分享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陈正兴 2021-01-23

阿伦按: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楚辞·九歌》

楚歌婉转,随历史烟尘散落在时光深处,歌中酒香,袅绕在千年后中国人的鼻尖。

浓郁的香味来自酒里的桂皮,细细砸吧,还有点香料的辛香。

这碗楚国的酒,隔着两千多年的距离,让今天的我们从书页上,仍能闻到诗句之间挥之不去的余香。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嵌错龙凤云纹铜樽,战国,楚

不过和今天一样,面对这种诱惑,有些人能控制肚里的馋虫,还有些人要忍不住贪杯了。

人和酒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恨,被一件2000多年前的奇特文物见证。

1975年8月起,河南南部的驻马店地区暴雨突降,当地包括板桥水库在内的多座中小水库相继溃堤,水淹千里。

十万火急之际,丹江口水库紧急启动蓄洪与泄洪。

如此反复多次,竟然冲出了一座2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楚国大墓。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淅川楚墓

如时间胶囊一般,这座大墓封存了诸多战国时期楚国贵族的珍贵文物,包括列鼎、编钟等等。

而其中的一件青铜器,一眼望去仿佛'九龙抬棺',只见密云森然,龙口怒放,在同时期墓葬里绝少出土。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云纹铜禁

这就是国宝级文物云纹铜禁:

全世界仅此一件,2002年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永久不准出国(境)展览。

看到这里,相信你一定想知道:

铜禁是什么?云纹铜禁又有何特别?它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它的出土又怎样颠覆了历史?

让阿伦带您走近这件稀世国宝。

铜禁:现存极少的青铜器珍品,见证史上第一部禁酒令

无彝酒,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酒诰》

'文王告诫:不可经常饮酒,并告诫所有在诸侯国任职的子孙,祭祀时才可饮酒,并以道德约束自己,决不许喝醉!'

3000多年前,从商朝废墟上新生的西周王朝,焦头烂额平息了东方叛乱的殷商遗族。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周初武庚叛乱

西周王朝的领导人周公旦想:还是得派个能管事的去那里,看好这帮遗老遗少啊!

于是,贵族成员康叔接受任务,前往商朝旧地的卫国主持政事。

临行前,周公旦思来想去,觉得有必要对他打个预防针:

卫国这块地方,商朝贵族遗民盘根错节,可千万别在那儿染上酗酒的坏习惯!

于是,这篇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禁酒令《酒诰》正式诞生。

《酒诰》的颁发,既是规定西周贵族和子民不许酗酒,更是对前朝走上末路的历史反思。

周公旦和西周王族反思的,正是商朝末期饮酒误国的前车之鉴。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商代铜爵

实际上,不光是周公旦,酒这种神奇的杯中物,让人欢愉但又让人堕落。

可以说自诞生起,就在华夏史册上留下了无数人性挣扎的瞬间。

比如在传说里,大禹就曾一语点醒那些沉湎美酒的醉汉。

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看来在大禹的眼里,小小的酒杯香气萦绕,却暗含着颠覆社稷的惊涛骇浪。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爵,酒器

后面的历史证明,他提醒后人'因酒亡国'的预言还真的一语成谶。

除了传说里沉湎美酒的夏朝末代君主,到了商代,无论考古发掘还是历史记载,商代对酒的沉迷,是导致国家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商朝人有多爱喝酒呢?

从商代酒器的鼎盛就可见一斑。可以说,在商代,酒具攀上了青铜时代的巅峰。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琳琅满目的商代酒器

巅峰之一在于数量。

比如在目前已发现的商代青铜器种类里,包括酒器、食器、水器、乐器等在内的4大部分共50多类里,酒器一项就占了半壁江山,拥有多达令人咋舌的24类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商代,青铜鸮面尊,酒器

其次在于功能和花样。

商朝人不光爱喝酒,还很懂喝酒。

他们和如今的中国人一样,酒该用什么装,喝酒该配哪套酒具,什么时候要温一下,很多时候都有讲究。

比如按这些用途,商朝酒器囊括了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和贮酒器等好几大门类,细分下来包括尊、壶、盏、爵、角、斛(音同壶)等等。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商代,妇好青铜鸮(xiao)尊,酒器

这还没完,每种酒器之上,还各有造型,精心装点各类纹饰。

其中,几何纹繁复,动物纹华丽,静静趴在酒器之身,就等着主人盈盈一握。

相信我,任何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去,都会在一堆青铜酒器里感叹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商代,青铜兽面纹觥(gong),酒器

且说不定,你还会亲眼目睹:在盛大的祭祀典礼上,光焰弥漫的青铜鼎前,女中豪杰妇好正端着一大爵酒畅饮,一旁酒器码放齐齐整整,喝完这一尊还有下一尊。

事实上,商朝之所以酒风如此盛行,除了饮食习惯,与当时重鬼神的祭祀信仰还有很大关系。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商代,青铜兽面纹觥,酒器

在当时,祭祀必定奉献酒肉,而能让人意乱神迷的美酒,自然被视作能与神灵沟通的重要媒介。

就这样,殷商时代的浓烈酒风,熏熏然翻过历史的书页。

而转到西周时代,陡然间豁然清朗。

西周开国后,全面总结商代覆亡教训,滥酒失国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于是,除了史书上留下了《酒诰》这样的文件,从考古资料来看,西周以后,青铜酒器的发展也从顶峰滑落。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西周青铜罍(lei),酒器

首先,最明显的表现是酒器在样式上的减少。

比如商朝中期后广泛流行的酒爵与酒斛之类的搭配,西周之后渐渐不再流行,逐步走向消失。

其次,即便在沿用商代的酒器上,西周时代也在风格上返璞归真。

脱下了殷商繁复的纹饰,披上了简约的新衣。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另外,在酒器的用途上,周代完备的礼乐制度,严格约束了酒器在贵族生活里的使用。

'越庶国饮,惟祀'。

也就是说,在西周,酒器不再是随时可用的生活用品,而是被作为一种重要的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或宴飨等重大场合。

因此,当贵族在这些场合里用酒器喝酒,自然得遵循当时礼制对他们的约束。

毕竟在老祖宗面前喷着酒气说胡话,可是一等一的大不敬。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西周青铜罍,酒器

最后更重要的是,西周初年官方颁发'禁酒令'《酒诰》,上上下下刮起了一股'禁酒风'。

就这样,在这股'禁酒风'的吹拂下,为了提醒贵族时刻饮酒注意、勿忘初心,一种被称作'酒禁'的器具横空出世。

从此飞入千万酒席,冷眼盯着那些推杯换盏、面色潮红的酒客:

悠着点,都别给我喝多了!

云纹铜禁:仅此一件的稀有文物,出土改写历史

跨越千年后,今天的人们好奇:酒禁究竟是啥呢?

其实并不复杂:它是一种放置酒器的桌案。

用今天的观念理解,就是一种喝酒用的桌子。

不过,和其他桌案不同的是,酒禁的作用不光在于放置酒器,更重要是随时提醒警戒线:

亲,酒水再好,也不要贪杯哦。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云纹铜禁

试想一下,每当伸手端酒,你总会不可避免看到酒壶下的酒禁,那森然的案身,张嘴的怪兽……

仿佛一眼锐利的目光,发射来一句灵魂的拷问——

差不多了吧?老祖宗的《酒诰》忘了吗?

也正因为此,酒禁的制作往往森严而精美,它发源于西周初年,随春秋战国的乱世历经沉浮,最后消失在战国末年归于统一的潮流中。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云纹铜禁

可遗憾的是,虽拥有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同其他同时期酒具的发现情况相比,酒禁出土甚少。

根据资料数据,中华上下五千年,出土与传世的酒禁不足10件

与此同时,博物馆公开展览的酒禁更是寥寥无几。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端方铜禁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端方铜禁

比如在国外,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一件流失的端方铜禁。

在国内,一件西周夔(kuí)纹铜禁在天津博物馆,还有曾侯乙墓出土的铜联禁对壶在湖北博物馆,除此之外,便是这件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云纹铜禁

而事实上,虽然其他铜禁一样珍贵,但从文物和历史价值上来看,它们都无法与云纹铜禁相比。

所以说,云纹铜禁,称得上是两周时代中国酒具的'无冕之王'。

它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首先,云纹铜禁器型庞大,霸气十足。

整件器物通高28.8厘米,长103厘米,超过了1米,宽度也达到了将近半米的46厘米。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一眼望去,静卧的铜禁,巍巍然如置身澄澈蓝天的朵朵青云,就等东风扶摇而上。

而更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云纹铜禁令人叹为观止的雕刻技艺。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2000多年前工匠的汗水下,铜禁的青云里仿佛能让人听见巨龙的长啸,奇异的造型甚至被网友称作'九龙抬棺'。

云纹铜禁器身以S形、C形和T形的铜梗支撑,四周笼罩密云。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细细看去,是精巧绝伦的透雕手法,铺陈多层镂孔云纹,如翻涌在半空。

此外,浮云之上,龙的数量可远不止9只。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在铜禁的边缘,12只龙形怪兽攀爬四周,好像在大口呼吸云水之间的酒香。

连铜禁的底部也不甘寂寞。12只虎形异兽,化作铜禁底足,似乎正交头接耳,讨论着主人的酒量。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更为重要的是,除了器型大,纹饰美。

云纹铜禁的出土,还颠覆了此前历史学家对一项中国科技的认识,改写了中国器物文明的历史。

那就是:失蜡法。

失蜡法,顾名思义,是一种最早应用于铜器制作的加工工艺。

从操作上看,这种技法极为复杂。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简单来说,首先用蜂蜡制作铸件的模型,在此基础上精雕细琢,然后使用耐火耐热的泥料作为填充物,在模具的内部空芯形成泥芯。

这个时候,可以将模具层层包覆制作外范。

等外范成型,再对模具加热烘烤,随着蜂蜡融化流走,铸件的模具成为留好空间的外壳。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如此繁琐工序后,大功即将告成。

此时,把沸热的铜水灌注在外壳里,随之冷却后,一件失蜡法铸就的器物终于诞生。

经过此种技艺铸就的铜器,往往玲珑剔透,镂空繁复。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以云纹铜禁为例,在它的结构上,至今能辨认出失蜡法的痕迹。

从支撑的铜梗到案面的云纹,在5厘米不到的厚度里竟分布了5层。

正是在这5层铜梗之间,它们以互相穿插和交接的方式,构成了多层透空的蜡模。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云纹铜禁失蜡法结构图

当蜡模褪去,铜禁的身躯之上,升腾起层峦叠嶂的云气,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

正因为此,云纹铜禁的出土具有重大意义,将中国人运用失蜡法提前了1000多年。

事实上,在云纹铜禁出土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历史学家根据文献,曾认为中国的失蜡法工艺源自隋唐,由印度西来。

《唐会要》有载,唐高祖武德年间,曾应用此种方法,铸造'开元通宝'。

而成器于公元前6世纪的云纹铜禁,身负精美绝伦的外衣,载满华夏历史古老的绝技,

证明了这项科技并不是西来的舶来品,在2000多年前的华夏就已初露曙光。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无独有偶的是,差不多稍后发现的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镂空精美的青铜尊盘

经过鉴定,同样被专家广泛认为是失蜡法铸就。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曾侯乙铜尊盘

这些考古发现更加坐实了:

至早从战国时代开始,失蜡法就已在中华大地流传,是中国土地上发展起来的3大铸造技术之一,至今仍在科技中发挥影响。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亲历了中国失蜡法的早期发展,作为此种技艺下器型最大,结构最为复杂、工艺最为繁复的青铜器之一,透过烟雾氤氲的巫山云雨,在历史里投射下一道夺目的光芒。

阿伦说:

云纹铜禁的光芒,照亮了历史深处春秋争霸的烽火。

很多人好奇,铜禁所在的淅川下寺二号墓,主人究竟是谁?

幸运的是,同期出土的一组青铜列鼎留下了他的宝贵信息: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鼎上的铭文,共14行80余字,记录了一位'王子午'担任楚国令尹时的政绩。

虽藏身历史角落,这位'王子午'却是一位留名楚国八百年的赫赫人物:

他字'子庚',父亲正是鼎鼎大名的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

除了是一位王子,子庚还历任多位楚王的国家要职,比如楚共王时期的司马和楚康王时期的令尹。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云纹铜禁

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管制里,令尹是当之无愧的'百官之长',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为国家重臣的子庚,一生奔波在楚国霸业兴起的峥嵘岁月里。

在死前留下的铭文里,子庚自称'有功于国',从历史记载来看所言不虚。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春秋中期列国形势

他曾深度影响楚国与秦国、晋国等强国之间的外交,为楚国争取了诸多利益,是当时列国间颇有影响力的人物。

有一次他送楚国王后秦嬴回娘家秦国,却遭秦国突然扣留,后来演变成一场重大的国际事件。

失去子庚的楚国忧心如焚,赶紧请晋国出面,以财货与土地交换,让晋国在秦晋边境筑城,向秦国施以巨大压力,逼迫秦国尽快放人。

整场风波下来,秦国不顾邦交扣人,晋国不畏战争要人,楚国不惜成本救人……足见子庚在当时局势里的重要。

这份政治资本,或许正应了'虎父无犬子'。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问鼎中原

子庚的父亲楚庄王,带领楚国从云梦如泽的南方启程,万千楚兵刀锋汇集成一支令中原诸侯颤抖的可怕力量。

公元前606年,庄王带兵闯进周都洛阳南郊,向周天子使者打听起'九鼎'的重量,欲将天下霸业置于怀中的他,留下了'问鼎中原'的成员。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云纹铜禁

在这样一位'霸气总裁'老爹的影响下,难怪子庚在列国间备受重视。

也难怪他制作出隐隐然霸气瑰丽的云纹铜禁,死后带入另一个世界。

而在现实世界里,可以说,云纹铜禁见证了历史:

从中国第一个风云骤起的'禁酒时代',到春秋争霸的江山烽火,无愧为一件至关重要的国宝级文物!

云纹铜禁:貌似"九龙抬棺",永久禁止出国,这件国宝改写历史

此外,云纹铜禁改写了历史,它融合了庄严奇妙的设计和超乎时代的失蜡法科技,是华夏民族开天辟地,创造文明的珍贵物证。

最后,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如这句《离骚》,国之瑰宝云纹铜禁,飞越了2000多年的苍茫云海,承载楚人游龙般的瑰丽想象,融入华夏文化的大江大河,永远向世界闪耀中华文明的灿烂光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