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地雷”,我的印象还在 20年前玩过的扫雷游戏上 或是,抗日神剧中 “见到鬼子就挂弦”的闹剧桥段 [电影《举起手来》日本军备为躲地雷,匍匐前进] 可是,对于下图这个少年 Massoud Hassani 来说 地雷就是「童年的恐惧和消失的生命」啊 因为 他生在全世界地雷隐患最严重的国家 阿 富 汗 . . . 从牙牙学语到10岁初懂人事, 他和所有阿富汗的小孩一样,生活在同一句告诫中:不要随便去空地上玩。 战乱不断的阿富汗,战争中埋下的地雷有数百万个,遍地都是。可受害的都是百姓们啊!一不小心就误踩而炸伤甚至死亡的人,不计其数。
这其中,也包括了Hassani 的童年玩伴。 Hassani 说: 「我曾经亲眼看到玩伴(因为地雷)受伤」 「甚至还有一些(被炸后)没有存活下来」 直到10岁后,他们举家迁移荷兰,而他顺利进入了荷兰的设计学院。 但就算身体离开了那个危险之地,虽然他的玩伴和童年留下的阴影让他把「为世界铲除地雷的念头」一直深深种在脑子里。 进入大学后,Hassani 开始专门研究地雷问题,他发现:从六十年代到现在,地雷清除一直在使用同样的技术——金属探测法,方法丝毫没有进步。 这样的探测方法,一来效率低下速度慢;二来设备昂贵造价高成本大。而最关键是,这种亲身探测的方式,是拿探测员的性命去做代价!!! Hassani 开始从自己的童年玩物中寻找其他的探测方式。打从他有了设计的念想后,就喜欢上了用风作动力,让自己用纸或者垃圾制造的玩具自动滚起来。 他由此想到,如果有个足够质量的物体,一边以风为动力自己滚动,一边用足够的力来压向地面,探到地雷自行爆炸排雷,也不会伤及无辜,这不是更好吗? ▼ 它以自然风为动力,无数个触角接触地面,一旦压到地雷,就引爆排雷。 ▼ 当他把 Mine Katon 拿到 kickstar 上众筹后,引来世界注目,《时代》采访了他,他也开始到各地演讲,并且向军方推广自己的发明。 ▼ 可惜,军方并不认可 Mine Katon 的实用性。
毕竟,对于军方来说,排雷是绝对严谨的工作,遗漏一颗地雷就等于害了一条无辜人命啊。 但是,对于阿富汗的平明百姓来说,在有限的条件下 Mine Katon 仍是一种实惠的预防工具。 2013年Hassani 把这个简陋版的排雷球体带回了阿富汗,造福国家。 而另一方面,他还在继续寻找更精确、快捷的排雷方式。 终于!!就在不久前,这个排雷研究有了质的飞跃!
这架无人机由多个部分组成,能够根据需求自行更换。 ▼ 顶部是控制方向和定位的飞行器 ▼ 底部是排雷的金属探测仪 ▼ 或者轻巧抓放引爆雷管的机械臂 ▼从探测到排雷,一共三步 1、绘图,确定范围: 飞到高空,3D 制成地图,随机规划路线进行S形路线排查 2、搜索,标记危险: 排查中探测到地雷,自动在3D地图上标记危险符号 3、引爆,排除地雷: 换上机械臂,抓住雷管,将其放在危险处,远程引爆排雷 这种排雷方法,不仅仅可以远程操作,保障排雷人的生命安全。而且相比以往的排雷方法,整整快了20倍! ▼ 无人机的外壳是3D打印而成,排雷成本,更是低了 200倍! ▼这个革新地雷探测的新发明诞生后,连荷兰女王都亲自参观了它。 即使现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Hassani 依旧没停止他研究排雷的脚步。 是的,事实的确是这样。不仅仅是阿富汗,联合国的数据统计显示:全球有60多个国家在战争中埋设了1.1亿多颗地雷。每天有10个无辜的人因为地雷而死去。 更恐怖的是,全球还有 55个国家还在制造地雷。这些东西一旦投下,隐蔽性强,除非专业探测部队,如果被平常人发现,结果几乎都是误踩引爆,最后伤残或者死亡。 . . . 你可能过着安稳和平的幸福生活 你可能认为战争早已远去 你可能还觉得这简直“小题大做” 但世界上的雷区仍是隐形的战场 还有无数人因它们,饱受苦难 而科技工作者拯救生命的战争 仍在马不停蹄,从未终止 . . . (点击蓝字或图片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