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百四十七篇  中国历代龙纹图鉴(二)

 寂寞红山 2021-01-23
(续)二、夏代龙纹
从夏代传世品来看,其龙纹沿袭新石器时代一头双身蛇状化原龙纹一类而有变异,是将前代同向的双身蛇变成反向的双身蛇,并增其形体多姿多彩的变化。如图7,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3800—3500年的陶片上“一头双身蛇形龙”刻纹,其龙纹躯体取像于蛇身,粗而弯曲,躯体两侧分布有飘逸多姿的鳍状物,颏下不远处有一形似鳍的变形五爪,其蛇形龙纹状如起伏的波纹,流动飘逸,十分奇丽,但还没有形成头上有角、形态奇异而有“九似龙”特征的后世真正龙纹,故还属于原龙纹。时代距今3800—35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夏王朝时期的产物。
原龙纹是基本忠实于原动物的龙形,而一头双身蛇形龙是原龙纹产生变化的端倪,开一头双身蛇形龙之先,开商代龙纹之先河。
第六百四十七篇 <wbr> <wbr>中国历代龙纹图鉴(二)X

7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片上的龙纹“一头双身蛇形”。
三、商代龙纹
商代龙纹是商代文明发展百川归海的产物。传世龙纹主要是青铜器、玉器上的龙纹装饰。龙纹造型开始有了角、脚、爪和凸起的鼻,为有角龙之先声。如图8是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司母辛觥盖上的爬行龙纹,是有角、有脚、有爪又有凸鼻的龙纹代表作。图12是河南殷墟出土的商代骨刻人首龙身像。中国古代神话中,伏羲、女娲、共工、黄帝、祝融、神农等都被描述成人面龙身或人首蛇身,这反映出上古的原始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对战胜自然,为人类造福的理想人物的崇拜。商代龙纹种类多样化,有牛角龙(图8、11)、祖角龙(图10、15、16)、猪首环体龙(图17)、象鼻龙(图18)、蟠龙(图16)、纯图案边龙纹(图9)、龙衔凤形(彩图4)、骨刻人首龙身像(图12)等种。龙凤合璧形成于此时。商代甲骨文“龙”字和商代金文“龙”字,也都是有头、有角又有弯曲的躯干(图13、14)。
其龙纹的创作方法是在多种动物中各选取躯体的优异部分,把这些优异部分重新组合,虚拟成一种新的动物形象。在龙纹创作时,常运用夸张变形、提炼取舍的方法,龙纹风格朴劲慑人,使有商一代的龙纹创作走出了历史上辉煌的第一步。
第六百四十七篇 <wbr> <wbr>中国历代龙纹图鉴(二)
8 殷墟妇好墓出土司母辛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