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百零八篇    红山文化玉人的社会学透视(一)

 寂寞红山 2021-01-23
第六百零八篇 <wbr> <wbr> <wbr> <wbr>红山文化玉人的社会学透视(一)X

1 美丽红山。
摘要:最新科学发掘的红山文化玉人出土,为全面认识红山文化玉器历史作用增添了又一重要根据。本文通过对红山文化玉人的信息资源进行社会学视域的综合整理研究,率先探讨了红山文化玉人出土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渊源,并解析了红山文化玉人对中国古代玉人文化发展历史的影响。
红山文化玉人研究是一个被学术界关注多时的敏感问题。多年以来,人们期盼科学发掘的红山文化玉人出土,以便为早期出土的和已经传世多年的红山玉人找到归属和历史文化渊源,更好地全面地认识红山文化玉人,读解红山文化文明;并通过她更真实地反映出红山文化社会各方面文明状况以及人文精神,更准确地破译红山先民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
红山文化玉人出土的有关情况,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3年9月2日在牛河梁考古工作站首次通过媒体向外界披露。玉人出土的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位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的西南部,东北距牛河梁第一地点女神
庙直线距离4000米左右。墓穴开凿于山体最坚硬的变质花岗岩的岩脉上,南北长390厘米、东西宽310厘米、深468厘米,墓底距地表深522厘米。虽然墓的北部一侧呈斜坡状并起台阶,但整座墓圹的岩石开凿量仍然达到30多立方米,开凿下来的岩石块大小比较均匀,一般为长约15厘米左右的方块状,散布在墓口四周约90平方米的范围,部分凿下来的岩石块又回填到墓圹中去,致使该墓的填“土”全部为基岩石块。这座墓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墓圹中央的上部填土内,用石板砌出一多角形石“井',石“井”长135厘米、宽116厘米、高50厘米。此墓的石棺砌筑也比较讲究,共用17层石板,棺内壁却非常整齐。石棺内壁长190厘米、宽50-55厘米、高约65厘米。有石铺底板和石盖顶板,是红山文化遗址已发现的墓葬规模最大、用工最多的墓葬。墓主人为一成年男性,年龄45-50岁,仰身直肢葬。头东脚西,方位角80度。墓中人骨保存较完整,右侧股骨扰动移位。出土的随葬品只有玉器,共8件。计玉人1件、玉凤1件、斜口箍形器1件、玉镯1件、玉环2件、绿松石坠饰2件。其中以玉人、玉凤为红山文化玉器中新发现的器类。玉人出土在左侧盆骨外侧,面孔朝下,是一个刻画得很精细的站姿的裸体女性。玉人是淡青色软玉质地,体形圆厚,五官清晰,做工精美,高度写实。她的头很大,圆圆的脸,大耳朵,几乎要垂到了肩膀上。通高18.5厘米,瘦身,双臂曲肘,五指张开扶于胸前,双腿并立。额间凹陷,在眉心有一洞。肚脐凸鼓,雕刻线条宽短而概略。背面在颈的两侧及颈的后部对钻三孔呈三通状。以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这件玉人作为当时源于及高于社会现实生活的典型玉器,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她不仅能够见证红山文化社会文明诸多急待解析的重要问题,还为先前出土及传世的红山文化同类器物的归属和中国各类文化古代玉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证据。
一、从社会学角度透视红山文化玉人出土的社会意义
在社会学视域中,当代人对红山文化遗址、遗迹和文物的互动的、平行的和复杂的解释,标志着考古研究开始步入了多元时代,这种多重视角、多种声音和各种解释远古文明的大好局面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的开放性和透明度空前加大了,是社会更加文明的具体展现。令人称奇的是,原来红山文化的玉器中还多有玉人的发现。先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天津市文化局、台湾的日月坊,以及英国的费兹威廉博物馆等单位和个人都说有红山文化玉人的收藏,但由于缺乏地层根据,大家在引用这些收藏品时一直比较谨慎。2002年9月,红山文化玉人在牛河梁第16地点4号墓中的出土使大家的认识得到了确认,玉人在红山文化中的存在已经毫无疑问了。这一年多来,人们对她的出土予以了空前的关注,终于见到了她的芳容。从文物学的角度认识红山文化玉人出土的考古研究价值,考古专家郭大顺说,红山文化玉雕艺术是高度写实的,所以玉人的出土对研究红山人体态、形体特征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国外的一些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些玉雕人物,都说是红山文化的玉人。这次考古发掘出土的玉人,为红山文化玉雕人物的鉴定提供了实物,使一些赝品无处藏身。从工艺的角度认识红山文化玉人出土的艺术价值,考古专家辛占山讲,玉人这一玉雕新类型的发现,显示人物成为了玉雕艺术的主题的阶段,说明红山文化玉雕艺术已经日趋成熟,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同时,红山文化玉人出土为研究红山文化葬俗、红山文化玉器及与周边文化的关系,以及北方地区文明起源的道路和特点,也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新资料。因而,对红山文化玉人的信息资源进行社会学视域的综合整理研究,探讨红山文化玉人出土的社会意义和对中国古代玉文化发展的影响也顺理成章了。
如果我们在对红山文化玉人信息资源综合整理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学角度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源头,透视红山文化与文明史的衔接,理所应当寻求及解析当时红山人及社会的本质,红山文化玉人就是见证这一时期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器物。过去,牛河梁第一地点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的发现造成了人们的一个错觉,似乎红山文化女神庙的存在就能够证明当时是处在母系氏族公社阶段。此前,红山文化遗址已经出土了一些石雕人像和许多被人们称作人傩的,玉质、陶质、骨质和蚌壳等材质的类似人面象的器物。但最引人注目的,当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红山文化玉祖神和东山嘴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出土的两尊小型女人裸体孕妇塑像和大型孕妇坐像,有人认为这是当时人们崇拜的“生育神',也被称之为“东方维纳斯”,为母系氏族社会的直接证据。东山嘴的人体雕像呈孕妇特征,臀部、阴部等性部位都被着意刻划。它与欧洲旧石器时代的小型石头女性圆雕,如奥地利“维尔伦夫的维纳斯”,与西亚出土的小型孕妇塑像在表现手法上都极为相似。因而,有的专家毫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