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的医疗体系是怎样的?

 新用户34201035 2021-01-24

香港人生活工作节奏快、压力大,而且人均住宅面积非常小。但据世界银行统计,截至2014年,香港人平均寿命全球第一。香港女性平均寿命86.7岁,打破了日本女性多年来保持的全球最长寿记录;男性平均寿命则为80.5岁。要知道,在全世界,只有香港、瑞士等一小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男女平均寿命都超过了80岁。港人平均寿命如此之高,其中奥秘究竟是什么?

有媒体分析认为,高效而低价的公共医疗体系是公众健康的坚实保障,香港医生的高水平与高收入让香港人可以感受良好的医风,世界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硬件设施则保证了就医体验,与世界同步的药物引进体系让香港居民可以使用全球最先进药物,丰富完善的香港医疗保险计划减轻大病负担,再加上香港独具特色的饮食养生也功不可没。

小编这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香港的医疗体系~~

Part 1香港各医疗专科的先进水平

香港医学历史始于1887年香港华人西医书院,国父孙中山先生是第一届的毕业生。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一直沿袭英国的医疗体制,至今已创造了很多杰出成就。在世界医疗水平上,香港的医疗水平仅次于美国,在个别领域更在欧美之上,如治愈胃癌和肺癌的水平位于世界第一。

小编这里选取心脏科、胃肠肝脏科、骨科为例,说明香港无论在医生技术、医疗设备和药物适用等方面均在世界最前列。

心脏科:

1、香港心脏移植存活率居世界首位

2、香港在全球首先将心室去纤颤器及单导管起搏设施应用于手术中

3、在亚太区,香港率先为心力衰竭病人在起搏器的起动和导管拔除方面使用激光技术。

4、香港发明快速检定心律不齐的贝斯概率监频器。

5、开创心脏病新疗法,利用干细胞让心肌细胞再生。

6、2010年,世界第一宗心脏和肝脏同时移植手术成功完成。

胃肠肝脏科(消化科):

1、1990年,香港最先发明医治乙型肝炎的药物

2、1996年,全世界第一宗活人换肝手术在香港进行

3、1996年,进行世界上首次成人右叶活体肝移植

4、2009年,香港首宗四活人交叉换肝手术成功

5、亚洲第一项微创单孔割除胆囊手术成功

6、2010年,世界第一宗心脏和肝脏同时移植手术成功完成

7、开创对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干扰素实验,发明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及替比夫定

8、改良成人活体肝移植技术,成功率高达95%,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骨科:

1、2004年,香港完成亚洲第一个人工椎间盘手术

2、2005年,香港大学医学专家研制出新的含锶羟基磷灰石和D-GMA树脂的生物活性骨水泥。在世界首次成功的人体椎间盘移植手术,这是治疗椎间盘退行病及颈腰痛的一大突破3、在2009年进行世界上第一个远程控制扩展装置植入手术,治疗脊柱侧弯的儿童。

Part 2香港的医疗制度简介

经过长期积累和发展,香港逐渐完善成为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二元医疗体系——由公营和私营医疗系统组成的双层医疗架构。公营医疗属于第一层,以全民保障为宗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公共税收支付,目的是要确保没有人会因为有病无钱而得不到资料。私营医疗属于第二层,提供由个人支付的私人医疗服务,以用者自付为原则,让个人可以自由选择更高质量或更舒适的服务。

双轨制是香港的医疗体制核心。病人可以少花钱就医,也可以多花钱享受高档医疗服务。因此,医疗一向是政府开支的重头。2013-2014年度财政预算案显示,港府医疗支出预计为537亿万港元,占政府经常性开支近20%,这还不包括老人和残疾人长期照护等费用(列入“福利支出”)。据统计,每一名港人住院时政府对医院的补贴额,每日平均高达4290港元,病人自付的100元仅占医疗成本的2%。

公营医疗系统

成立于1990 年的香港医院管理局(医管局),负责管理香港所有公立医院(含旗下的政府诊所),并通过特区政府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对政府负责。公立医院的投入完全由政府负担,提供90%—95% 的住院服务经费。公营医疗开支主要是靠政府资助,95% 是来自税收,其余的5% 是来自对个人的服务收费。每个医院的院长只是负责日常管理的工作,没有人事权。

政府诊所:这是香港医疗体系的基石,也是跟内陆很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处理社区居民的常见病,慢性病和轻症。只要有香港居民身份证,就可以去看病。预约排队时间短,挂号费只需要40元港币。里面医生都是家庭医生,轮流在不同的诊所出诊。但香港的医疗电子系统非常发达,只要你在香港的公立医院看过病,无论住院或门诊,都有详细记录。所以看病也很快,平均每人10分钟,看完会给你预约好下次复诊的时间。药费很便宜,10元一种药,3个月的量,无论是波立维、立普妥、蒙诺,甚至是胰岛素、希罗达,都是10元用3个月。非常便宜。这也是香港慢性病管理很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急诊服务:如果在家中出现急症,拨999,救护车就会5分钟内到达现场,免费送你到最近公立医院装修的急诊室。在急诊,有护士先进行分诊,分危急、紧急、次紧急和非紧急四类。如果是意识不清,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属危急,立刻处理。心梗但血压正常,可能属紧急,2个小时内处理;次紧急要等4-6小时,非紧急要等6小时以上。这在内陆是难以想象的,但香港人习惯排队,在急诊室的秩序一般比较好。

公立医院专科门诊:香港的公立医院门诊跟内陆不同,都是预约制。就是说你根本不能去玛丽或威尔斯亲王医院这样的大医院挂号直接看门诊,那里没有挂号处。都必须看政府诊所,如果政府诊所的医生觉得你病情重,就会送你去急诊或者写转介信,让你去公立医院看门诊。但也不是随时看,也要排队。比如想看心脏科门诊治疗高血压,一般要等1年。也是看10多分钟,药费跟诊所一样。所以一定程度上说,在香港看病其实更难。你不能随时去协和或301这些最好的医院找专家教授看病,只能排队,而且只能去自己住的那个区的医院看病,等着不认识的医生给你看,而且每次都不一样。

公立医院住院部:香港公立医院分几个联网,每个联网里面有一家最大的医院,如威尔斯、玛丽或伊丽莎伯医院等,还附有小点的康复性质的医院,如沙田医院、大埔医院等。患者从急诊送上病房治理,住院时间一般3天,稳定后就可以送到康复医院,直至完全康复,从而保证大医院收治的都是病情最重最复杂的患者。住院费用也是极低,每天花费100元,包括药费、检查治疗和手术费用。如一个做搭桥手术的患者,共住8天,出院时只需交800元港币的住院费用,搭桥手术相当于免费的。当然,自费项目比如支架,还是要自己付的。但如果经济条件很差,政府会支付你实用裸支架的全部费用。

公立医院预约做检查时间都很长,一般很难在住院当天完成。如普通超声要约半年,心脏彩超约一年,CT或MRI要约更长时间。比如有的医院MRI2012年的病人已约到2019年。手术的排期也要很长时间,比如在香港白内障手术也是免费,但至少排队等5年。

香港地少人多,所以内科或外科没有专科病房,不同专科如心脏、呼吸、消化的患者都放在一起,由不同的专科主治处理。整个病房就一个第一年上任的医生36小时值班,他主要负责写病历和简单的处理,太难的处理他会call第二年以上的住院医生过来处理。也就是说,这里第二年以上的住院医生干的就是内陆住院部的活,没事时呆在值班室里。这里的病历都很简单,就几句英文简单交代一下病情和处理。没有内陆的病历那么严谨和详细。不会有拟诊讨论和查房意见这类的东西。三级查房制度这里基本很少,科室主管有时会来看看,大部分时间就专注手术或者PCI。大部分公立医院的医生都不做研究,只做临床。但他们每天都看文献,对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都了如指掌。

私营医疗系统

诊所:香港有很多私人医生。大部分是全科家庭医生,内外妇儿都看。挂号费一般是100-200元港币,药费一般是500元开3天的药。如果比较复杂或需要做检查,他会写转介信推荐你去私家的化验所做检查或者去私家医院看。第二类家庭医生是专科医生,一般是公立医院有多年经验已成名的医生。他们有自己的诊所,挂号费一般是 500-600元港币,药费检查费另算,他们常和某家私家医院合作,在私家医院的手术室做手术,收入和私家医院对分。这类医生收入都很高,月薪有50-80万。

私家医院:香港有好几家私家医院。私家医院只要有钱就可以入住,但费用非常高,高昂的费用前提下,预约排期几乎不用等。门诊挂号费要 1500元(小挚备注:这是比较好的私立医院的收费),每天住院费要2500元左右,一个胸腹CT检查7000左右,手术室租用4000元左右,麻醉费用3000元左右,还有其他一些杂费,总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收费的环节。所以能看私家医院的都是比较富裕的人。私家医院没有驻院医生,只有护士和转介他住院的私人医生负责他。晚上有什么情况,护士只能打电话向私人医生求助。

Part 3 香港医疗制度的机遇与挑战

然而,香港的医疗系统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与问题,集中反映在1)手术和门诊服务的轮候时间过长而且地区间不均;2)公营部门缺乏人手以及需要先进技术与设施的装备,而私营机构在配合公共医疗服务的作用有待发掘两大方面。为了构建一个品质与效率驱动、“优质实惠”的医疗服务体系,香港城市大学主导了一项香港研究资助局(RGC)资助的大型研究项目。

项目: 为香港提供21世纪的医疗服务 - 构造一个品质与效率驱动的服务体系

香港城市大学主导的多学科研究团队:项目统筹: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陈友华教授。

主要合作机构: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首席研究员:钱桂生, 黎建强, 徐国良, 严厚民和邱启荣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 黄国全教授(香港大学); 叶恒青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 和姚大卫教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在早前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于深圳研究院举办的“智汇”讲堂中,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院长、管理科学系讲座教授严厚民为大家深入讲解了城大领衔的这项研究。在这次分享中,他明确提出:正如同医院不是“车间”,病人也不是“部件”,医疗服务必须建立在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等待时间应当只占服务时间的一小部分,同时保持资源的高利用率。

他以护士取物的流程为例,讲解了如何通过运营管理的方法分析并改善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对于手术成效的监察则比较复杂,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公式与模型来检测和计算相关的数据。通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观察,获得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至于排队等待问题,通过建模对病人人数、医护人员配备水平和利用率的检测与计算,发现了一些典型的特征,采用特定的模型和方法可以优化医护人员配备水平来解决急诊等候问题。

严厚民教授表示,关于香港医疗体制的这项研究仍然在进行当中。未来,香港城市大学矢志成为硏究优异、专业教育出众的全球一流学府。作为亚洲一所名列前茅的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致力培育和拓展学生才能,创造实用知识,推动社会和经济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