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的民本思想、修养方法

 黑龙江波涛 2021-01-24

   民本思想是孟子“仁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生为本,仁爱为怀”的观念,影响深远。《孟子》中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以下作简要介绍。

  “梁惠王(上)”篇——

  梁惠王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一面说:“贤人也以此为乐吗?”孟子回答说:“正因为是贤人才能以此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也是不能够快乐的。”接着,孟子以周文王建“灵园”的事来说明,贤人虽然用了百姓的劳力来修建游玩的场所,但百姓乐意出力,因为周文王能与民同乐。孟子又以暴君夏桀为例,来说明不贤的人即使拥有珍禽异兽,但不能与民同乐,自己得不到快乐,百姓还对他恨之入骨。

  “与民同乐”的思想,是孟子“民本思想”的组成部分。

  孟子对齐宣王说:“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得到。至于一般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也就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一旦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那就会胡作非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所以,贤明的国君制定老百姓的产业政策,一定要让他们能赡养父母,抚养孩子;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致饿死。然后督促他们走正道,老百姓也就容易听从了。”

  这段话的意思类似管仲说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孟子认为,有恒产才有恒心,所以,要先让百姓丰衣足食,然后才能知礼义。

  “梁惠王(下)”篇——

  孟子说:“国君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国君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如果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

  这是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政治观点。

  “公孙丑(上)”篇——

  孟子说:“尊重贤才,使用能人,杰出的人物都有职位,那么,天下之士都乐于在这样的朝廷任职;在市场上提供储货的地方却不征税,把滞销的货物依法收购不使积压,那么,天下商人郄乐于在这样的市场做生意;海关只稽查不征税,那么,天下的旅客都乐于在这样的路上旅行了;种庄稼按井田制助耕公田而不再征税,那么,天下的农民都乐于在这样的土地上耕种了;居民区没有额外的土地税和劳役税,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乐于成为这里的居民了。真正能够做到这五点,就连邻国的百姓都会把他当父母一样仰慕。如果有谁想带人攻打他,就好比率领儿女去攻打父母,从来就没有人会成功。这样,他就会天下无敌了。”

  这段谈到了尊重人才和税收问题。孟子主张免除在当时属于不合理的税收,以减轻百姓的负担。他的立足点都在天下百姓,其目的是使国君成为“天下无敌”的明君。

孟子的民本思想(1)

  “离娄(上)”——

  孟子说:“桀和纣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之所以失去百姓的支持,是因为失去了民心。……获得民心的办法:百姓所希望的就满足他们,百姓所厌恶的就不强加在他们身上。这样,百姓归服仁德,就像水往低处流,兽向旷野跑一样。替深渊把鱼赶来的是水獭;替森林把鸟雀赶来的是吃鸟雀的鹞鹰;替商汤王、周武王把百姓赶来的是残害百姓的夏桀和殷纣王。”

  孟子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如何得到民心,孟子提出了以民为本的“仁政”,只有实行“仁政”的国家,天下百姓才来归服。

  “告子(下)”篇——

  孟子说:“仁德的语言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心。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政令”属法治范畴,“教育”属德治范畴。孟子主张侧重德治,德治是赢得民心的所在。

  “尽心(上)”篇——

  孟子说:“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饮食有一定数量,费用有一定节制,财物便用之不尽。……圣人治理天下,使百姓的粮食像水与火一样充足。……百姓哪有不仁慈的呢?”

  这里说的是衣食足而知礼义的道理。经济搞上去了,抓精神文明就容易了。

  孟子说:“君子对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百姓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孟子说的“仁民而爱物”,就是国君要应百姓的生活需要去支配物资,不要无限度地追求物质利益而役使百姓。亲爱亲人,仁爱百姓,爱惜自然资源。

  “尽心(下)”篇——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者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如果危害国家,就改立国君。”

  这是孟子关于“民贵君轻”的著名论述。国君可以被百姓改立,天下百姓则无法被更换。

孟子的民本思想(2)

  孟子的修养方法

孟子的“修心养性,自善其身”,是一种完善人的学问,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作简要介绍。

  “公孙丑(上)”篇——

  公孙丑问孟子擅长哪一方面,孟子回答说:“我知言,我养我浩然之气。”

  孟子讲的“知言”,是指对于“诐(偏颇)、淫(夸张)、邪(怪辟)、遁(躲闪)”等言辞,都能看出它“所蔽(片面)、所陷(过分)、所离(离奇)、所穷(理穷)”之处。他讲的“养浩然之气”,是强调人的内心修养。他认为要“配义与道”,即加强儒家仁义道德的思想修养,日积月累地行仁义之事,“浩然之气”才能水到渠成。

  孟子说:“子路在别人指出他的过错时,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教益的话,就给人家敬礼;舜帝更是能与别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所以,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别人一起来行善。”

  孔子的学生子路,能闻过则喜,夏禹听到有教益的话还高兴地下拜行礼,大舜不仅能拚除自身的缺点,非常快乐地学习别人的优点,还能与别人一同做善事。这三人是闻过则喜、善言则拜和与人为善句楷模。

  “离娄(上)”篇——

  孟子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能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周全——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

  孟子所说的“反求诸己”,是儒家自我完善的主要方法之一。他认为,只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克服不足,修正自身的行为,就能做一个让人敬仰的人。

  孟子说:“本来很近的路,却跑到老远的地方去找;本来很容易的事,却往难处去做。其实,只要人人都亲近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意思是说,凡事不要舍近求远,舍易求难。要使天下太平,只要人人都从自己身边平凡的事做起。

  孟子说:“使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所以,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极其真诚却不能使人感动,是没有过的;不真诚是不能够感动人的。”

  孟子强调“诚”的重要性。真诚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如果缺乏真诚,一切都无从谈起。

  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好为人师”是古今文人的通病,都认为自己比別人技高一筹,成了奋发进取的障碍。孟子提出来,以引起人们的警惕。

孟子的修养方法(1)

  “离娄(下)”篇——

  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简约去。”

  意思是说,做学问要深入浅出。

  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是仁,是礼。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是仁爱的事不干,不合于礼的事不做。即使有一朝一夕的祸患到来,君子也不会感到忧患了。”

  孟子认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内心应保持仁和礼的观念,首先敬爱别人,别人也会敬爱你,不做违背仁和礼的事。在这段话中,孟子还强调了反躬自省,别人为什么不敬爱自己,首先应从自身找原因。“仁者爱人”也是儒家“忠恕之道”的出发点。

  “告子(上)”篇——

  孟子说:“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大道。放弃了大道不走,失去了本心而不知道寻求,真是悲哀啊!有的人,鸡狗丢失了会去找回来,本心失去了却不知道去寻求。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这是孟子的“求放心”理论,它与“反求诸己”共同形成了孟子的“内省”说。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具有先天的良知良能,因而,“反求诸己”和“求放心”就是求这种内在的良知良能,或把失去的先天善性寻找回来。

  孟子说:“眼睛、耳朵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被外物所蒙蔽,一与外物相接触,便容易被引入迷途。心这器官则有思考能力,有思考就有所得。这是上天特意赋予我们人类的。所以,首先把心这重要的部分确立好,其他次要部分就不会被引入迷途。这样便可以成为君子了。”

  孟子这里说的“心”,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脑”。“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是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视听才不会被外物所蒙蔽。

  “告子(下)”篇——

  孟子说:“君子不讲信用,怎么会有操守呢?”

  意思是说,有修养的人是应当讲信用的。孔子也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说明“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之一。

  “尽心(上)”篇——

  孟子说:“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孟子主张“养性事天,修身立命”。按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不能虚度光阴,浪费生命。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充实自己,机遇总有一天会到来。

孟子的修养方法(2)

  “尽心(上)”篇——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句中的“方物皆备于我”,意思是说对世界万事万物都有了透彻的了解;“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以高标准认识事物,以高要求社会实钱,是最大的快乐。

  孟子说:“人的品德、智慧、本领、知识,往往产生于灾患之中。那些受疏远的大臣和贱妾所生的儿子,经常操心着危难之事,深深忧虑着祸患降临,所以能通达事理。”

  意思是说,面对逆境,不要悲观,应从容面对,成功之路就在自己脚下。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见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他水流所吸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他言论所吸引了。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要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流水有规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程度不能通达。”

  意思是说,做一个通达有修养的人,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基础要扎实,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才能使自己的学识水平和思想境界达到理想的高度。

  孟子说:“饥饿的人觉得任何食物都是美味的,干渴的人觉得任何饮料都是可口的。他不能够吃喝出饮料和食物的正常滋味,是由于饥饿和干渴的妨害。……人的心灵也有像饥饿和干渴那样的妨害,一个人如果能够克服掉它,不让它去妨害心灵,那就不会以自己不如别人为忧虑了。”

  意思是说,心灵不能受到像饥渴那样的干扰,否则就会失去辨别力,以致好坏不分,胡乱吸收不健康的思想和观念。人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使心灵经常性地吸收养分。能够这样,即使发现自己有不如人的地方,也能迎头赶上。

  孟子说:“做事好比掘井一样,掘到六七丈深还没有见到水,仍然只是一口废井。”

  意思是说,做事要有恒心,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不能懈怠,半途而废。

  孟子说:“只是奉养而爱,那就如养猪一样;只是爱而不恭敬,那就如养畜生一样。恭敬之心是在送出礼物之前就有了的。徒具形式的恭敬,君子不可虚留。”

  意思是说,赡养老人,不仅要满怀爱心,还要做到恭敬。如果不是这样,那就跟养牲畜差不多了。

  “尽心(下)”篇——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意思是说,读书时应善于独立思考,结合实际,不能唯书本是从。

  孟子说:“言语浅近而意义深远的,是善言;操守简约而施与广博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语,讲的虽然是平常事,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君子的操守,从修养开始,然后才使天下太平。人的毛病往往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不耕种,却到别人的田地除草——要求别人的很多、很严,要求自己很少、很宽。”

  意思是说,有修养的人说话要言简意赅;行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作风要求实务本,推己及人。

  孟子说:“修心养性的最好办法是减少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即便本性有所失去,那也是很少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即便本性还有所保留,那也是很少的了。”

  意思是说,欲望太多,则利令智昏,做出愚蠢的事来。因此,孟子认为,修心养性的最好方法就是清心寡欲。句中的“本性”,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在孟子看来,人所固有的“善”,会被欲望蚕食。

孟子的修养方法(3)

孟子的仁义学说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义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学术和政治思想,在儒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孟子》关于仁义方面的论述比较多,本文只提取精华部分。

  “公孙丑(上)”篇——

  公孙丑向孟子请教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回答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怍义袭而取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意思是说,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它是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必须要靠正义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得的,一旦做了有愧于心的事,这种气就缺乏力量。

  孟子还讲了“拔苗助长”的故事来说明“浩然之气”不能急于求成,要靠个人平常生活中,以仁义道德作为行为标准,日积月累而成。

  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服孔子也。”

  意思是说,以德服人,能让人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二弟子归服孔子一样。以力服,只能让人暂时屈服,不能让人诚服。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意思是说,人所固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四心),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的发端(四端),像星星之火,燃烧后可以燎原,像涓涓细流,汇集后可以成江河。要懂得“扩而充之”,进行后天的培养,就能够具备足以安天下的能力。

  孟子说:“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不忍人之心”就是包含“四心”在内的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用这种心情来行政,就是“仁政”,实行“仁政”可以治理好天下。

孟子的仁义学说(1)

  “公孙丑(下)”篇——

  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这是孟子在向他的学生讲了天下形势之后说的一句感言,“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呢?”表现出孟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滕文公(下)”篇——

  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是孟子提出的“大丈夫”之道,句中的“广居、正位、大道”,就是“仁、礼、义”。“大丈夫”的所作所为,都应符合仁、礼、义的要求。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就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傲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孟子这段话,曾激励过众多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仁人志士。

  “告子(上)”篇——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孟子关于鱼和熊掌,生命和道义的著名论述。孟子认为,正义的事业比生命更可贵。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曾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正义之士,为实现美好的理想,奋斗不息,舍生忘死。

  “告子(下)”篇——

  孟子说:“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其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意思是说,只要人与人之间都心怀仁义相处,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大家忠诚正义,世界就能保持稳定与和平。

  孟子在第一次见梁惠王时也说,要讲仁义,不必谈什么利益。他认为,从治国方面上说,仁义比利益更重要。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是孟子最为著名的言论之一。文中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灭亡。

  在孟子看来,逆境和忧患并不一定是坏事,对于仁义之士来说,是一种必要的磨炼。这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强不息的精神,曾激励过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

  “尽心(上)”篇——

  孟子说:“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这是孟子对“士”(即知识分子)的教诲。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才能安然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才能不让百姓失望。穷困不得志时就修养自身,完善自我;显达得志时就要把恩惠施于百姓,兼善天下。孟子这种修心养性和兼善天下的人生态度,成了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主要方式。

  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也。”

  意思是说,政治清明吋,用道义立身行事;政治黑暗时,用生命捍卫道义。孔子也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都要求“士”应把仁义道德提高到比自己生命更为重要的地位。不要以牺牲道义为代价去屈从他人。突显出儒家捍卫道义的壮烈情怀。

孟子的仁义学说(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