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榜忠: 环保治理没有造成养殖户的减少, 而是增多

 爱禽社 2021-01-24

唐榜忠,重庆合川人,资深养鸡人。2017年10月31日接受《爱禽社》专访。

唐榜忠近照

爱禽社:对于小规模的普通商品蛋鸡养殖者,有说可进可退,有说进退两难,可能会牵扯到转型问题。您怎么看,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唐榜忠:从我身边的人来看,养鸡还是养鸡,不养鸡的还是不养鸡。说到转型,可能会朝公司加农户的方向发展。公司分散风险,小公司降低风险。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发展方向就是低成本的人工智能,各行各业都大力引进先进科技生产,因此,未来失业是社会主题,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创业,创业的首选可能就是养鸡,门槛低,见效快,容易被复制。所以现在的养鸡业,真的可以用围城的一句话来形容,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养鸡人除了养鸡外,也没有个一技之长可以改行,有苦往肚子里面吞,真所谓改行比改嫁还难。尽管行情和未来都不是那么乐观,思前想后,唯一出路还是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有啥子办法?

图片来源网络,与内容无关

爱禽社:在目前市场上,消费者对品牌蛋,品牌鸡的接受程度并不是太高,如何销售和推广自己的品牌?差异化或高品质是最终竞争热点吗?

唐榜忠:我见过一些养鸡品牌,我觉得品牌的建立,难度非常大。目前来看,没有偶然是不能成功的。销售和推广很关键,目前成功的品牌一般都是打的自产自销模式,差异化也许容易找,品质这东西看得见摸得着,提高消费者自己的认识程度是关键,就是普及品质知识,让假货无处藏身,现在品牌蛋的混乱局面,这个其实不容易做。

品质的东西摆在哪里,但是现在的消费者根本就不认识其产品品质的原理,谈何接受?

图片来源网络,与内容无关

爱禽社:我们知道,目前的各种面向养鸡户的会议、论坛、讲座,几乎每天都有,大多是讲疾控、饲养技术,很少牵涉到养鸡经营,模式,创新的,就是做这方面的引导不多。对此,您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

唐榜忠:我们行业如今在讲台上每天发声比较多的都是一些老者,六零后居多 ,年长资格老,所以说话也有分量,但不容易控制自己的发挥,所以也不可能搞出什么具体的名堂来。年轻一点的就不同了,年轻就是本钱,枪打出林鸟,所以都非常低调,处事谨慎。

至于到处搞演讲的,大多数都是书呆子,治书绰绰有余,治理市场一窍不通,面对目前的胶着状态,谁也没有办法脱颖而出,所以他们避重就轻谈些无关痛痒的皮毛问题。不要说他们了,我们谈些别的吧!

图片来源网络,与内容无关

爱禽社:好,请您再简单谈谈环保对养殖场的影响。

唐榜忠:表面上看,环保造成了养殖户的减少,但事实上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前段时间火爆炒作环保整治,各行各业都会有失业压力,那些人失业选择创业会干什么?京津冀面临雾霾停产,很多人都没有去处,他们又能选择干什么?这部分人中的一少部分很有可能去搞养殖。

还有,农村土地政策续三十年不变,各行各业首选下岗可能就是农村人,他们以前养鸡或者有养鸡想法的,失业有了点资金,不够养老又没有地方投资,就会稀里糊涂的扎在养殖业上。本来希望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不过往往都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其实就是我们看到的养鸡行业来去匆匆的主流。

爱禽社:好,谢谢您唐老师,我们下次再聊。

唐榜忠:不客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