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故意的忘记

 新用户6326I9Ei 2021-01-24

一个人一生用在找东西上的时间有多少?一个说法是五六年,还有一个说法是人一辈子70%的时间,后者未免太长了些,五六年的时间用来找东西还是比较靠谱的。

       说来真是非常惭愧,如果这是个平均时间的话,那么,我应该超过平均数。

        旧的医保卡不能使用了,才想起来寻找新领的社保卡。先是找遍了平常放重要东西的抽屉,没有:又找了其他几个抽屉,没有。遍寻不着时,拜托“专家”来找,几乎走了同样的路径,没有。然后询问,是否真正领过?肯定的,还印象深刻的记住签字时空格很小,似乎还有某人签字不对侵袭到我格子的嫌疑。而且印象里还有工作人员帮我激活。至于问到的背着什么包,穿着什么衣服,回来后先到的单位还是回家的,则完全忘却了。找遍了衣服的内外口袋,包的内外夹层,都没有,当然找不到的包不在范围之内。的确有个夏天常用的白色小包,恍若晃动
在眼前的样子,就是找不到,估计应该也没有。

          如此,该找的对方找遍了,不该找的地方也找遍了,结果都是没有。最后只好打算周一补办。

          医保卡也曾经补办过的,找不到了,花了五块钱补办一个,非常轻松。结果补办结束就找到了,地方当然不记得了,只记得看到它时,心里说,奥,原来在这里,有印象的。印象总在找到的一瞬间才有,如果想,那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到的。

          好在从来没有丢过重要证件,因为那些东西不常用,总是躺在档案袋子里,自己不长腿脚,就无法走出去。只是每一次让上交东西都非常怯场,众里寻它千百度,真是麻烦呀,而且是所有证件都在一处,实在需要百里挑一。不过,只要在,终归是不怕的。

         银行卡似乎没有丢过,毕竟有密码,丢了也不会丢掉钱。可是,社保卡不同,都是默认的初始密码,一旦丢了,就有可能被他们刷空。昨天听诊所里的一个大夫说,某人捡了一个社保卡,去药店买了几斤阿胶,那可是一千八百多一斤的阿胶呀,几千块钱呀。虽然后半句说,主人报警了,结果被抓住,不但追回了阿胶,还被罚了2000元,而且药店也受到了处分。可是,我选择记忆的是被刷走了几千块钱。

       诊所大夫问我,你是否改过密码?不记得了。那,如果要抓住盗刷的人,前提是药店有监控。于是想,如今是否还有没有监控的药店?心里一万个期盼跑过去,不要盗刷,最好有监控。担心自然不容易消除,可是,那也要等到周一才能够补办呀!

        大概还心存侥幸,大清早开始起来清橱子,看看是否在橱子底部角落里,于是衣服叠放整理,统一安排,以至于后来忘记了初衷,居然都没有翻看最角落处。估计应该是没有的,因为不曾有过放橱子里的印象,而且卡之类的东西只放在一处。

        被教训过多次,物归原处。可是,有时候不知道原处在哪。约定俗成的地方,就是原处。大概未能公开号称,哪里是放什么的,哪里是放什么的,一一口头郑重告知,多次告知,才可能形成条件反射。

      其实,以前迷失东西,基本都可以通过“专家”找到,这一次专家说,根本没有印象,你不曾说过一句关于社保卡的话,假如回家让我放,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话此时说太晚了呀!

      丢掉,忘记,这事于我太轻松了,好事坏事都忘记得很快,一眨眼就翻篇忘记了。

      上午去补办卡之前,先去查询,我是否真正领过了。待我说明来意,在排队取卡处的一个工作人员瞪着眼说,我印象里你都领了。而且特别强调“我”字。

        我想我好忘事,查一查,我轻声说。

         结果,他声音很响亮,不用查,我都记得你领了。

        我真是惊骇了,每天面对这样多办业务的人,怎么就记得我都领了。我,大众脸孔,脸上又没有刺字,没有鹰眼、钩鼻、大嘴巴子等其他明显的区别于常人的五官,我还有其他让人过目不忘之特点?是我过度自信长相大众化了?不是赤发鬼刘唐,也不是青面兽杨志,仅凭三角眼莫非就可以千万个面孔里识别出来?或者是过早的一头白发?多少老年人都是花白头发,莫非看得出我是花白头发的非老年人?好眼神!

        被人家如此怼,我也不好意思再有继续查询的想法了,只好问,补办走什么程序。

        不要丢,告诉你们不要丢,补办很麻烦,得上社保局。他厉声说道。

       我继续陪着小心问,那需要到社保局找那个窗口?他只好高声问另外一个女孩,女孩说,到总行去找白莹补办,不去社保局。

       大堂经理的自信,一方面可能真是认人,我们的确相信有过目不忘之能力,于千百人中记住千百人,几乎可以给公安局破案做人像识别了。可是,那种自信,一方面也许还来自于我的胆怯和迟疑。我对自身记忆的不自信,恰恰助长了他超强的自信。如果我硬要查询,恐怕在程序上他也应该答应。恰恰由于我的心虚,结果他以咄咄逼人的自信成功阻止了我查询。

      到总行我顺利的补办社保卡成功,看到一个营业员,很面熟。他说,老师,还认得不?

      很面熟,我教过你的。

        可是,真的想不起,请原谅这种超级健忘,甚至打趣说“落爪就忘”,不止一次,应该是次次皆是。面熟,想起来有时候需要几天才可以接上线。忽然在过后的某一天里,忽然想起名字,班级,趣事,只是那个学生都听不到了。不过这次很快,从问询班主任开始,判断班级,后来他说起我带他出去骑过自行车。终于记起来了,原来只记得一张笑脸,后来连他爸爸妈妈以及说话声音一并涌来。我的确带着他、一女生和儿子一起去过艾山,他后来转学走了。总要有些媒介才可以记起来,可是,有些时候媒介并不容易找到。

        补办完社保卡,时间至少过去了两节课,如此,可不耽误事?

        
记忆力以前还很值得称道,初一到初三所有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能从头到尾不带喘气的一口气背诵下来,每一次都和学生比赛,甚至还会得到很多崇拜的眼神,如今这些当年勇都羞于提及了。如果再次扔到课堂上,是否会再次严格要求自己,一字不漏地背诵所有该背诵的课文?我想,一定是的,在什么岗位什么要求。

       当然也真是很佩服有些人,说过便不会忘,看过便铭记于心,或者凡事都有记录,东西都安放规矩,绝无花费时间回忆、寻找之累,感觉生活节省出许多时间,可以用来做更多事。

       忘事也被被恭维说,忘事好,烦恼忘记多好呀。可,我这是非选择性忘记,该忘记的不该忘记的,都忘,统都忘。有些事情不能忘,忘了就成麻烦,比如放卡这件事。

      从平均用在找东西的时间如此之长,可见大家都容易忘记,合理管理自己的家,规划空间,善于收拾,也是给找东西节省出时间。以此为戒,养成好习惯,争取做到
忘事却不耽误事,再无烦事上心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