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医师节:向拼命救人的医生致敬!

 新用户6326I9Ei 2021-01-24

今天看《丁香园》,才知道昨天是“国际医师节”,在此,向所有从医者致敬!你们是全人类的护佑者,是我们所有人的保护神!

一个人,从来到世间到离开尘世的过程中,无论如何都躲不开的人大概就是医生。医生,人人都需要,属于一生某些阶段的刚需。

好大一个家族,如果一个学医的也没有,便觉得没有安全感,十足羡慕家里有医生的伙伴。

小时候,我曾是父亲指定的学医的人。后来老人家去世,当年选志愿时家里还是选择了父亲、兄长的本行——教育。

教育,是另一个角度的医生,西汉的刘向说,“读书,可以医愚”。人的精神心灵是在身体之上的追求,最基本的前提还是要有健康的身体,虽然鲁迅先生呐喊着要医治人们麻木的灵魂,毕竟时代不同了,在心灵健全、阳光的前提下,我们的肉体经由现代生活的浸泡,反倒七漏八淌的出问题,人们对医生的需求愈来愈强烈。

无论怎样扩建医院,医院里依然是人满为患。乡镇卫生院不了解,但县级都满满的;市级医院,当天能看上,就是极幸运;省级医院,能够预约到一周以内,就是好运气;更高级的医院,是更漫长的看病时间……

医生给人十足的安全感,尤其是熟悉的医生。有个小小的头疼脑热,凭借“当妈妈就是半个医生”的经验,是可以处置一下的。感冒之外的其他毛病,估计大家也都是找学医的同学询问:有可能是什么问题?治疗的
的途径是什么?听了,心里边有了空儿,有时候,不用专门去看,听同学建议,吃点药就可以。

今年冬春停暖没有感觉到那么冷,想了半天原因,大概是近几年在同学那里贴了几年三伏贴,效果果然有了,不禁万分感激。

我们习惯于将自己的健康全部寄托给医生,对医生有十足的依赖感,“这百把十斤就交给你了”,一副我们无能为力了,只能靠你活着了……

虽然看了中里巴人的《求医不如求己》,感觉小打小闹的还可以,但医学的广博,人体的复杂,疾病的不尽相同,就算是系统学习过,未知的东西依然很多。完全信赖医生没有错,将所有疾病都期待医生治疗好,就有点苛求了。

美国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上写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医生是人不是神,有1/3的病是可以治愈的,还有一些毛病,也许知识局限,也许疾病凶险,只能依靠着去安慰这一种情感疗法,只能尽可能帮助……

如果人人都理解医生的全力以赴,理解医生的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也许就不会存在医患关系紧张,不会存在医闹、伤医事件……

因为关系人的生命,医生总是受到更多眼光的重视。所以,一点小问题,就有可能被放大,甚至被曲解……


这次新款肺炎疫情的存在,医生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了医者仁心、舍己救人的精神。明知危险在前,依然逆光而行;最大的危险之处,就是他们工作的阵地。我知道,你们无意要成为闪光的英雄,只是在恪尽职守,做着一个医生最基本的职责。

你们每一个平凡的举动,就是将患者拉离死亡线的最大扶持。

致敬,
善良、悲悯的医者!你们是最美丽、最纯洁的白衣天使!是生命的再造者、健康的守护神!


武汉牺牲的医护人员最多,让我们心疼,只知道真枪真炮的战争会有军人牺牲,无情的失火现场会由于i消防员牺牲,而医护人员的这样多人的牺牲,还是第一次听说。职业的风险性,也许在学医那天就知道了,但是,你们依然义无反顾的参与,依然没日没夜的坚守,直到看到更多生命重新鲜活起来……

这是舍命换来的抗疫成果,我们一定要珍惜。


世界疫情蔓延,意大利疫情导致医护人员感染人数达到8000多人,这不禁让我们惊骇,的确是病毒凶险,但肯定也有防护不当。当然,我们更是体会到了医生这个职业的危险性。

只认为医生的风险,来自于医患关系可能导致的人身伤害,对传染病感染的风险估计不足,但是这一次意大利医护人员的感染率,让我们看到了从医者的不易。

每年高考报志愿时,有很多同学都直接说不学医,不上军校,不当老师。大家有这样的想法,除了没有这样方面的爱好之外,工作的艰苦也是很大原因。

提高医护人员待遇,给这个危险的职业,加一点经济保险,我赞成。

尊重医护人员,不止于精神上的,还要有经济上的体现,这样才会真正让大家发自内心的尊重。



今天,徐步而行两岁了。虽然曾被误称为“徐徐而行”,也被当做“徐步向前”,但是,我知道,大家理解的“慢慢前进”的含义没变。为自己的坚持更新感到欣慰,也为被认可充满感恩。

岁月清浅,如歌流年;徐步而行,四季相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