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双方订婚,男方担心在订婚宴席上无法让女方亲友尽兴喝酒,不声不响找几个豪饮者隐匿其中,以保障全程微笑作陪而不会中途外出吐酒。 信心满满的寒暄,胸有成竹地准备见招拆招,不料,女方亲友一概不能饮酒,连酒杯都不要,以一杯清茶来定下这秦晋之好。女方自然真诚,朴实敦厚,或许也有真酒量的深藏不露,这令精心准备者始料未及,仿佛已有喝下伏尔加烈性酒的准备,拿起杯来却是一杯寡淡无味的白开水。豪饮者满身铠甲,对方却直接亮出软肋,真是“无招胜有招”。 本拟好以一整支部队严阵以待,步步为营,逐渐出兵攻城,不料,对方却大开城门,不但无兵无械,而是捧着鲜花、和平鸽童叟共舞,一片歌舞升平,全无战事之状。 紧绷的气球被这一支绵针一扎,顿时松了气。宴席上,男方喝酒者不得不“内部争斗”,酒也无味了些。 于女方而言,这大概就是“不战而退”。 亦有男女订婚,女方知男方殷勤劝酒的风俗,顺便给陪酒者打了预防针,大家在思想上亦是有备而来。 可想象很骨感,现实太丰满。当口感麻木,愈喝酒愈如水一般,心开、话多、量也变得超常,人格外宽容豪爽,凡敬酒者都应该喝,来者岂有拒绝的道理?喝下酒便是给足了面子,加深了感情。 面子也足了,感情也深了,身体却不好驾驭了。频频举杯而尽的豪放气概中,身体向一侧倾斜,道路亦不平,台阶更陡峭,脚踏棉花包,身体向上飘,头脑昏沉沉,急速要卧倒。 初见面,感情真挚,礼貌谈吐,尽兴豪饮之间,胃内翻江倒海,如仲秋后的钱塘江潮一般汹涌,或如旺泉一般汩汩向上冒泡,酒精蒸发后的气体被迫压扁以打嗝的方式冒出,如压抑不住,估计液体、固体都会顺势于口鼻间喷溅而出。 清醒之前的苦楚大概都曾是刻骨铭心,自我总结复盘时也许都痛下不喝的决心,但每次坐到桌前又有数不清的“身不由己”,过不了的还是观念那道坎儿:无酒不成席,不喝不成敬意。 这也应了“要么不喝,端起杯子就注定喝多”的规律,齐鲁之劝酒风让人不寒而栗。 不喝酒也能顺利订婚,喝多了,没有扭转世界局势,也没有促进科技发展,不过是订了个婚而已。  |
|
来自: 新用户6326I9Ei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