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老子李耳、陈寅恪、贾平凹,再到阿房宫,这些字常被读错

 悟心空一一德清 2021-01-24

文·段宏刚

许多汉字具有多音、多义的特点,若不深入去了解它们,按照自己的认知经验把它们解读出来,往往会弄出笑话,尤其是在传播度非常广的人名和地名上,读错字的现象很普遍,许多人自己读错了,却并不知道自己错了。

在此,举几个经常会读错的例子,供大家来认识汉字的博大精深。

先秦时期“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在汉语文化圈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他的姓氏为“李”,名为单字“耳”,字为“聃”(音dān),所以,许多古籍上把老子称作老聃。聃字的含义是耳朵和头发自然下垂,看起来具有仙风道骨的样子。由于是生僻字,在现代并不常用,许多人看到它时,似懂非懂,下意识地会按照半边字音来读,读作冉。

秦始皇当年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奢华的大型建筑物,除过著名的万里长城和兵马俑之外,在长安城西郊还建造了一座宏伟壮丽的皇宫,名叫“阿房宫”。实际上,这座宫殿是历史上最大的烂尾工程,秦始皇到去世那一年仍然没有建好,不久后,秦朝灭亡,这项工程也不了了之。

阿房宫的叫法一直存有很大争议,从上世纪50年代普通话推广后一直延续到了现在。20多年前,来自全国几所著名高校的专家坐在一起探讨,目的是为了把阿房宫的叫法确定下来,大家各抒己见,摆事实讲道理,争得不可开交,让其产生了三种叫法,分别为ē páng gōng,ā fáng gōng,ē fáng gōng,到底哪个正确?没有人能说清楚。

从目前来看,认可度最高的无疑是叫ē páng gōng。但是,古城西安的市民中,有多一半人不认可这个叫法,因为阿房宫是西安西郊重要的公交枢纽站,公交线路很多,公交车喇叭通常把它读作“ā fáng gōng”,受播音员潜移默化的影响,西安大多数人已经默认这个读音,并且习以为常,不但叫顺口了,也听着耳顺了,没有人再去关心它的读音是否正确。

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丕,后来称魏文帝,他的妻子名叫甄宓,其名字“宓”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多音字,有两种读音。据文字学家考证,三国时期“宓”字还没有这个读音,只有读音,跟“伏”字通用,是一种姓氏,比如,远古时期的神话人物伏羲,也被写作“宓羲”,但是,这种写法并不常见,通常出现在时代久远的古籍里。

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陈寅恪的“恪”字,也是一个多音字,有两种发音quèquè是古汉语里的发音,目前,在保留着古音古韵的“客家话”里还存在这个读音,其他方言里很少见到。陈寅恪因为是江西修水人,自小说着客家话,小名叫“雀儿”,他的父老乡亲称呼他时,经常把“恪”读作què若按照古汉语来看,读作què并没有错误,只不过在后来,普通话被推广开后,大家都开始读,久而久之,音被叫顺口,随即被固定下来。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名字里的“凹”字,是一个常见的多音字,有āo两种读音,āo音最为常见,音只在一些不常见的地名中出现。在贾平凹的名字里应读,只因为贾平凹的小名叫“贾平娃”,当他70年代初期从商洛丹凤县农村来到省城西安求学时,同学们都嘲笑他这个名字既俗气又土气,无奈之下,贾平凹索性把名字改为“贾平凹”,虽然读音还一样,但寓意变得高雅了。

在姓氏中,有一个姓——,它有hēi两个读音,在如今的姓氏里读两种读音都正确,若在古代肯定不对。“夜”在古代作为姓氏时,必须读hēi,在非姓氏里才可以读yè,不能混淆。但在现代汉语里的读法,已经没有人在乎这些,一律被读作yè,也被默认下来,没有人会认为有什么不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