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效学习力的6项训练法

 昵称7496105 2021-01-24

学习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事情,但说一千道一万,归结起来,学习无非就是身体感官的事。

如果把学习当作一项指挥艺术,“眼、耳、手、口、心、脑”就像六种乐器,分工明确,协作得当,就可以演奏出高效的学习“交响曲”,在最大程度上帮你提高知识内容的吸收率。

有研究表明:

光看只能获取知识的20%,光听只能获得知识的15%,如果眼看、耳听、手写、脑思同时并用,则可获取知识的50%。

高效学习力的6项训练法

高效学习力的六项训练法

1、眼到——训练学习的观察力

是指通过视觉输入信息,在大脑皮层的神经元中形成存储记忆。眼到背后训练的是捕捉信息概要、中心思想、核心概念的能力。

自我反思

你是否阅读时候,一眼而过,缺乏捕捉信息点的下意识?

使用原则

眼到,多用于阅读新知识的环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通过语言“主谓宾定状补”的基本组合结构,借助动词、连接词、概念,快速辨识内容的关键信息点。

2、耳到——训练学习的抗扰力

是指通他人的语言形成的听觉输入信息,形成存储记忆。耳到背后训练的是大脑思维的抗干扰能力。

自我反思

你是否存注意力时常出现走神的情况?

实用原则

多都用于现场听课,自我学习视频教材的时候。

现场听课时,要保持心无杂念,尽可能先把负面情绪暂时屏蔽掉,事后再找办法解决。若不存在负面情绪,不少人在听讲时,会纠结在上一个不懂的知识点中,这时候你要改变认知,反正没听懂,先把接下来的知识点听明白再说,待课后对不懂的知识点请教老师、同学或自我学习时进行解决。否则,一节课下来,患得患失,学习效率极差,最后也没有学习到什么知识。

学习视频材料时,让自己置身于一个独立安静,没有吵闹声的“封闭环境”。

3、手到——训练学习的执行力

是指通过肌肉记忆完成信息的存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手到背后训练书写行为的条件反射能力,能否快速做出答题,且顺利完成。

自我反思

你是否在考试时,经常出现组织文字语言时不顺畅,提笔忘字的情况?

使用原则

手到,多用于学习新知识后目录章节,知识点标题,内容概要的记忆线索的笔记书写,以及复习环节的知识梳理。

比如回忆知识概要的地图;抄写概念、原理、公式;进行知识管理笔记,整理归类,重新组织语言的表述内容等等。

4、口到——训练学习的语言力

是指通过语言声音输入信息,形成存储记忆。口到背后训练的是语言思维的反映能力,能够快速组织语言,且语言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自我反思

你是否把知识点看了很多遍,但还是记忆效果不佳?

比如,有的人看完一个知识单元的内容,可以立马复述出30%相对完成的内容,有的人则只能复述出10%的内容,且这些内容比较碎片化。

你可能是视觉记忆敏感度较弱,这时候你需要专注完成1-2次的阅读,在了解内容基本的信息概况后,因人而异边看书边读书,把书读3-5遍左右。

看十遍不如读三遍!

所谓读书、读书,书是要读出声音来的,不少人在学习时养成了看书不读书的习惯,对提高知识记忆量的学习效果并不显著。

使用原则

口到,多用于复习阅读,背诵知识的环节。在复习的阅读中要默读和朗读应该相互结合。尤其遇到:

① 知识重点、

② 关键概念、

③ 难以理解的句子、

④ 阅读或念起来绕口的不顺畅的句子,

针对以上这几种情况,要读出声音,复多朗读几遍,且发声的音量要大,通过“强音”来刺激大脑神经,达成强化记忆的目的。

5、心到——训练学习的专注力

是指通过大脑的注意力,学习的热情,求知若饥的欲望,专注知识内容的本身,心无旁骛。

自我反思

你在学习时是否排除了杂念,制心一处?

如果心不在焉,若无其事,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在书本,心在别处,无论你看多少遍书本知识,记忆效果都非常有限。

如果情绪不佳,负面情绪过多时,最好不要勉强,逼着自己看书,反正看了和不看没有什么区别。不如先平复心情,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做一些有趣的小事情,让自己心情愉悦起来,找回好情绪的状态,再去读书学习。

使用原则

心到,适用于学习的全过程,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成。

6、脑到——训练学习的思考力

是指通过大脑的分析、判断,产生更高层级的认知决策,形成更高效的理解记忆。脑到背后训练的是思考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

自我反思

你是否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开动脑筋进行思考?

只学习,不思考,在大脑没有形成深刻的认知,还是等于走马观花。

使用原则

脑到,多用于学习遇到阻碍、难点时,运用提问思考基本的三段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提问可以极大刺激你的大脑思考、求知欲望,有强烈企图心寻求更高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这句话很简单,但也很抽象,理解起来并不容易。你要给自己提问:为什么是运动过程,不是静止状态呢?本质是什么意思?必然是什么意思?稳定是什么意思?顺着这几个问题的思考,查询相关的定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再比如,一个复杂的知识点,难以消化理解记忆。

你要给自己提问:类似这样的知识点,有更快、更简单的理解记忆方式?顺着这个思考,寻找相关的理解记忆方法,然后总结归纳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最优解”的理解记忆方式,然后复制到同类型的知识点上,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以上六点,分清界线,在学习的过程中交叉使用,通过反复刻意练习,运用自如后,可以帮助你达成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