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寒流,为何蜂多蜜多的强群冻死蜜蜂多?其实是封盖蜜太多了

 世界蜂联 2021-01-25

对于养蜂人来说,极端天气出现的越少越好,因为这种突发的极端天气最容易导致蜂群损失。就拿2020年12月份到2021年1月份出现的两次寒流来说,我的蜂场损失惨重。坐标上海,第一次寒流最低温-8摄氏度,但是时间短,也没有看到结冰现象,蜂群只出现少量蜜蜂死亡,比较正常。第二次寒流就有点猛了,低温时间久,最低气温天气预报是-9摄氏度,但是我觉得不止,河面都结冰了。蜂场蜜蜂被冻死一半以上,有的几乎全群冻死,损失惨重。

我在上海是定地饲养中华蜜蜂的,中华蜜蜂大家称之为土蜂。往年上海冬季最低温也就在0摄氏度左右徘徊,所以对于蜂群我基本就是适当保温。由于秋季没取蜜,蜂箱里封盖蜜充足,几乎每框都是整脾封盖蜜。对于到来的寒流我对强群是很放心的,就是担心弱群,基本就一足框蜜蜂,怕会被全群冻死。但是寒流过后检查发现,结果出乎预料,强群冻死一半以上蜜蜂,弱群反而没冻死多少。这个结果让我对冬季蜂群该如何保温有了新的认知。

寒流中被冻死的蜜蜂

为什么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呢?第一点、相同厚度的蜂箱,保温条件一样,群势强的蜂群反而冻死一大片,而弱群基本没事。第二点、不同厚度的蜂箱,保温条件一样,蜂箱厚的强群冻死一大片,而蜂箱薄的弱群却没事。第三、相同厚度的蜂箱,蜂群群势大小差不多,保温条件一样,封盖蜜多的蜂群反而冻死的蜜蜂多。通过这三点对比就能发现,当出现极端寒流天气,在蜂群没做好充分的保温前提下,蜂群蜂盖蜜多不一定是好事。

冬季,野外蜂群空间大,蜜蜂结团在巢脾下边,封盖密处很少蜜蜂,蜂群可以安全越冬

为什么极端寒流天气,蜂群封盖蜜多反而不是好事?主要原因是一整脾一整脾的封盖蜜让蜂群不容易结团,蜜蜂都被蜜脾隔开了,寒流温度突然下降,很多蜜蜂不能抱团取暖而被冻死。蜜蜂的体温是变温的,不像我们人类体温可以保持恒温。当温度下降,蜜蜂就会结团来保持温度,通过取食蜂蜜,抖动身体,互相摩擦来产生热量。外围的蜜蜂体温下降就会钻进蜂团中提高体温后钻出,所有蜜蜂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持体温而不至于被冻僵。人工饲养蜂群由于蜂箱空间有限,蜜蜂在冬季就会咬脾增加空间来结团, 所以养蜂人会发现冬季蜂箱底部的蜡屑会越积越多。如果封盖蜜多,都是整张蜜脾,蜜蜂要把巢脾上的蜜吃完才能把巢脾咬了来增加结团空间,而寒流来的快,蜜蜂根本来不及咬脾增大结团空间。那么在寒流期间蜂团就会转移到巢脾下面,观察发现蜂团都贴在箱底了,而巢框上面蜜脾上的蜜蜂由于无法结团保温,就会被冻死。同时由于寒流期间蜜蜂会加大食用蜂蜜产热,体内的粪便就会越来越多,期间外界温度低又无法外出排泄,会造成蜜蜂大肚被活活憋死。但是这种情况造成的蜜蜂死亡较少,毕竟极端寒流天气来的快去的也快。

寒流之后加强对蜂群保温,保鲜膜可以减少热量散发,棉花起到保温作用

有人说,蜜蜂在寒流天气是被饿死的,因为蜂蜜结晶了。由于蜂蜜结晶蜜蜂食用不到蜂蜜被饿死的情况很少,因为寒流天气就几天时间,蜂蜜不可能那么快结晶的,蜂蜜结晶是个长久缓慢的过程,而且秋季和冬初采集的蜂蜜是不容易结晶的。事实也是这样,寒流期间检查蜂箱内蜂盖蜜情况,只有少量结晶,大部分蜂蜜还处于液态的状态,所以蜜蜂不是被饿死的。

这次寒流造成蜜蜂大量冻死主要原因还是对蜂群保温不到位,如果能在寒流到来前及时把蜂箱包裹好做足保温,封盖蜜就不是造成蜜蜂不能结团被冻死的因素了。所以冬季蜜蜂越冬之前,养蜂人有必要把一整张蜜脾割去下半部来增加蜂群结团空间,同时在越冬时可以在覆布上盖一层保鲜膜来减少热量散发,阻隔冷风吹进蜂箱内,这样再遇到寒流就不会出现大量蜜蜂被冻死。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泡沫箱把蜂箱罩住,这样基本不会出现蜜蜂被冻死现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