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立社:赏石艺术与童心

 二闲居 2021-01-25


◆ ◆ 



赏石艺术与童心

从幼年到少年,再从少年到青年、壮年、中年、老年、暮年,这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不懂事慢慢变得懂事,变得成熟。但成熟以后却发现失去了小时候的许多快乐,不自觉的常常回忆我小时候如何如何……所以有人说艺术家能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作品,是因为他保持着一颗童心。

童心能让我们简单快乐


2

也许在成长的过程中,让我们学到东西太多;也许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太多;也许是在工作中碰到的阴暗面太多,使我们常常看待一个事情或解决一个问题时考虑的特别复杂,可能往往很简单的事情弄得曲曲弯弯的,空费了许多精力时间金钱。


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看别人的脸色,学会了斗智斗勇,学会了斤斤计较,心眼也变得小了。打电话,人家不接,就想是不是人家对我有意见了?朋友孩子结婚,没请我,是不是那次喝酒我说什么不中听的话了?等等问题,平添许多无谓的烦恼。

再看看小孩,刚刚在打架,一会又手拉手一起。他们内心干净,没有那么多的癍癍点点,没有那么多的沟沟坎坎。所以他们活的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当然我们成年人是不可能回到童年时代,但尽量的让自己简单一点,那我们的快乐就会多一点。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在河边拣到一块石头,几个围过来七嘴八舌,议论着应该怎么看,起个什么名。说的热火朝天,说的乱七八糟,过来一小孩看了一眼,马上说出一个名来,大家都不吭声了。再看石头形象画面,可不就这样吗!原来有时候是我们的想象太丰富了,事情就复杂了。所以我们有些石友得到一件奇石,拿回家,把孙子叫过来问:“你看这像什么?”回答往往八九不离十,有时还会给你一些惊喜。小孩的世界是单纯的,他们往往能看到最本真的东西。

童趣让我们享受生活的乐趣


2

小时候,我们对什么都好奇,不停地向父母提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种好奇心使我们学习到许多知识。成熟了,见的东西多了,经的世面多了,我们对什么都无所谓了。

去旅游,有人看到一棵树长的很独特,便站下欣赏,旁边有人嘟嘟:“不就一棵松树嘛,哪里沒有。”有人在摩崖石刻前揣摩书法内容,又有人嘀咕:“懂不懂呀。”有人在一朵小花前举起相机,过来一个人:“这个都沒见过,傻冒。”这种没有一点情趣的“成熟”,他的人生是多么无聊。别人旅行回来,脑子里裝的不同的风景、民俗、风味小吃。而他回家,一声叹息:“不上华山后悔一辈子,上了华山后悔两辈子。”

因为成熟,我们对什么都习以为常,都熟视无睹,满脑子的工作、学习、物质、金钱……而忽视了眼前生活中的许多乐趣。其实只要我们稍加留意,生活中充满了趣味和乐事,就看有心无心了。

阮文辉大师在戈壁滩上拣了两块戈壁石,一个质地坚硬、表面光洁,一个质地疏松、似乎就要散开。他把两块石头放在一个盘子里,配上一段小诗:同样的烈日,一样的风沙,别人炼成了金刚体,你却变成豆腐渣。为什么?是你质本差,心太花。诙谐中充满哲理。

现在不断升温的小品组合石,就是表现儿时游戏的乐趣,有一种让我们回到童年的感觉。

童乐让我们少一些功利心


2

小时候,自己做了一小手枪,或是别人送一个玩具、无论好坏,值多少钱,都能高兴好一阵子,而现在买一个高档手机也无所谓。不可否认,现在物质条件非常丰富,不能和儿时相比。可能正是这种丰富多彩的物品,让我们的思维、视觉麻木不仁了,看这个没意思,看那个是假的。

刚进人赏石圈,大家都在探索,怎么玩的都有:有在上面刻题名的;有为放稳把石头下端磨平的;有用砂纸打磨取除石上污渍的;有用树根配座的,也有用花盆当托的,大家玩的不易乐乎,大家玩的热火朝天。后来有人说了,奇石不能这么玩,一定要保持天然性,要原汁原味。人们开始小心翼翼,拿到奇石后小心的用酸泡着,时时观察着,时间少了怕去不了污,时间多了怕泡没了图案。打磨的不敢藏,怕有人说你不是藏家。不是知名品种的奇石不敢要,怕以后不能升值。

当然,市场经济,谁也不能离开金钱这个话题。但赏石活动过于与金钱挂钩,那肯定会分散一部分玩石的乐趣。

比如,原来你什么都不明白,买了一块图案很好的打磨石,心里很高兴,朋友来了,很得意给人家介绍这是什么石种、表现的什么内容、什么价格得到的……突然有告诉你:这个石头不是什么名石,你买贵了,打磨石不值得收藏等等,把本来你美好的心情毁灭了。但如果不是奇石经营者,不以升值为目的,只是为怡情悦性而玩石,又何必在乎这些呢?古人就曾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才是玩石人应该追求的。

有时我想应该像古人一样,在一些自己比较欣赏的奇石后面刻上收藏时间、收藏地点、收藏人,也可使这件奇石的传承有可考证的依据,有何不可呢?

成长是自然,成熟是必然。谁也无法、也不可能回到童年。但只是希望爱石的人,多少保留一点童心、童趣、童乐,在赏石活动体验中多有一份快乐、少一点忧虑,心情愉快了,身体才健康!


·END·



购买3D打印底

↓↓点击下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