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型“冷暴力”热潮在幼儿园掀起,孩子默默忍受,父母却浑然不知

 wupin 2021-01-25

从孩子咿呀学语,到能上幼儿园,对于家长来说无疑是一种身体上的解脱,但心理负担从未减弱。幼儿园的选择成了难题,大家都在担心孩子身体受到伤害。

大的教育环境下对幼儿园的要求都极为严苛,为了缓解家长的担心,幼儿园基本都安装了监控设施,满足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动态的需求。但监控并不能展现出新型冷暴力的出现,家长也很难在孩子身上察觉,可它造成的伤害程度不低于肢体的暴力伤害。

孩子尚且年幼,很多感受和想法不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甚至对于一些伤害都无法明确地感知。因此,对于父母的要求就会更高,需要他们可以察觉到孩子肢体和情绪上的细微变化。可很多家长会因为忙碌或者自信,疏于对孩子的关照,迫使他们独自承受幼儿园里的冷暴力伤害,而家长全然不知。

一.忽视“存在感”的冷暴力

幼儿老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面对众多孩子时,主观情绪上也会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小朋友。对于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可能就会多加关注,给予更多的关照。对于自己不喜欢甚至讨厌的小朋友会另行对待。

比如,把不喜欢的小朋友排在队伍、座位的后面;或者对于孩子上厕所、喝水、多吃一碗饭的需求视而不见。假装听不到孩子的诉求,忽视他们的存在感,让孩子产生挫败感。

二.言语“侮辱性”的冷暴力

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给孩子扣上一个头衔,像孩子王、熊孩子类似这样的标签轻而易举地替代在孩子身上,其实言语伤害对于孩子来说是攻击力最强的,尤其是一些有诋毁性的言语。

幼儿园的小朋友自立能力差,左右脚鞋子穿反很常见,面对这种情况,有些老师会说:“你是属猪的吗,笨死了,天天穿错”。这就是典型的语言暴力,在老师、孩子甚至监控上是很难察觉的。

三.教育“讽刺性”的冷暴力

手工课上,孩子做好一个手工,最想向老师分享展示自己的成果。老师你看我这个毛毛虫像不像,老师非但不鼓励还说:像什么呀,颜色都不对,你的不用上交了,自己扔了吧。

老师这样的回答直接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其实孩子最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长期接受这样的教育会让孩子害怕老师,甚至产生上学的恐惧,出现厌学情况。

孩子的一行一举都牵动着父母的心,为他们营造舒适的成长环境,呵护心灵的健康状态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和义务。从根源上减少孩子遭受冷暴力伤害,更多时候需要家长的亲力亲为。

一.幼儿园选择,师资力量才是重中之重

大多家长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侧重点跑偏了,其实老师才是最需要考虑的因素。孩子每天接触最直接、次数最多的应该是班级老师,所以老师的态度、性格、学历才是父母应该考虑的关键因素。

二.孩子异常动态勤留心

孩子在遇到一些不开心、不满意的遭遇时,都会通过行动来呈现。情绪、语言、动作这些都会有所展现,哪怕是微不足道。父母对于孩子异于平日的行为举动一定要勤留意,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出现特殊的变化,即便是小孩子也如此。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重心,保护好孩子的这个责任每位家长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了这条路也是任重道远,对父母的考验很大。但出于孩子健康的考虑,孩子的一举一动还是需要密切关注的,这样可以更好地减少孩子被伤害的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