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给海关一点建议

 关务发布 2021-01-25

本来,今天是周五,应该发点娱乐八卦,但是呢,昨晚跟大师聊天,聊到了海关的改革与进步,获益良多,今天不如,也给海关一点建议?

建议很多么?

其实也没有,咱就从意见征集给点建议吧

意见征集嘛就是调查研究的一种咯,看图:

调查研究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我们担负领导工作的干部,在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之前,一定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去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研,同真正明了实情的各方面人士沟通讨论,通过“交换、比较、反复”,取得真实可信、扎实有效的调研成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2005年8月26日,《之江新语·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

调查研究要点面结合

一方面要遵循调查研究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调研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和效益,以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特别是综合调研部门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研究力量,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了解情况,做到点面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使决策建立在充足的事实依据之上。

——2006年1月9日,《之江新语·调查研究要点面结合》

以上为镇楼之语!

海关调研之现状

海关调研(仅指对关务),目前是高大上的一个活动,起码在我们关务眼里是高大上的活动

通常我们看到一些政策发布都会说经过广泛调研。可是政策一出,却是骂声一片,比如2019新申报要素。

这些政策发布真的有进行过前期调研么?

也许是有的吧,只是关务们不知道!

那么,问题来了,海关现在的调研关务们为什么不知道呢?

总署层面: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海关没做调研,起码,总署还有这些公示:

可是,看上去,是不是没几个议题?

其他东西呢?都在哪里征求意见的?

大多数群众是不知道的,是吧?

偶然间,我们会在一些微信或者QQ群看到一些第三方发布消息

与总署某某某进行了意见交换,针对什么什么议题进行了汇报

而,此刻,群众们怎么想?大概会有这么几种想法吧

1.牛逼!大牛,关务代言人!

2.靠,什么玩意,凭什么代表我们?

3.这些专家真的懂行么?

4.怎么一个我们行业的都没有?怎么代表我们发声的?

5.这是贴着海关发财的关系户吧?

对,大家各种想法,那又怎样?

难道还不让人家想么?

直属隶属海关层面:

海关发布通知,邀请企业参加座谈,但是,每个关区的名单永远都是那些规模较大企业,简单来说关区进出口额前十强!

这总该没问题了吧,总是你们关务了吧,代表你们心声了吧?

嗯,这个没错,在此我还想表扬我们属地海关呢,毕竟我们邀请的范围更广

算了,还是不表扬了,招人恨,哈哈

可是呢,我们属地海关的调研,一般都只是解决我们属地的一些方案啊

并不会对全国政策有什么影响吧?

当然,在此,向税则调研项目的所有海关老师致谢!

到这,好像有点逻辑混乱哈。

只是想到哪说到哪而已,这个项目大多关务同仁是真心感谢的!

一点建议

格式之类的咱就不要班门弄斧了,直说一点建议:获得感与参与度

首先,调研需要公开透明

个人认为一个海关项目的推出,群众应该有知情权与参与度

比如增加某某监管参数,是不是可以有以下步骤:

一、海关官网发布意见征集,说明政策改革背景,说明海关监管目的,说明海关控制手段

二、海关官网发布首次调查表,通过海关多媒体平台进行普惠推送,让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关务作业人员参与进来

三、进行调查内容汇总分析,进行结论再公示

四、再次收集信息进行分析,随后进行结论发布

其次,调研需要科学专业

胖剑似乎有点不要脸哈,敢指指点点了

那个------不要脸就不要脸吧

继续

个人以为调查表的设置,起码考虑以下情报:

企业背景,这方面海关调研几乎都有了

企业所在的行业背景,这里还是建议海关是否考虑增加这些调查?

比如行业的的核心价值(代工还是自主)、该企业所处环节及上下游产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在哪个细分领域:行业痛点有哪些、同类型龙头企业是谁等等

增加调研项目对企业影响,给企业充分说明的机会

必要时,我们可以约见行业龙头企业关务负责人,现场听听企业的心声。

重视前期调查,重视数据分析,重视结论公示

在此再转一段共勉:

深、实、细、准、效

“深”,就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善于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交朋友,到田间、厂矿、群众和社会各层面中去解决问题。

“实”,就是作风要实,做到轻车简从,简化公务接待,真正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

“细”,就是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深入分析问题,掌握全面情况。

“准”,就是不仅要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实际情况,更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

“效”,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切实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较强操作性,做到出实招,见实效。

——2003年2月25日,《之江新语·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

自己说经过广泛调研,这个事情将要如何如何

不如关务们说经过向海关汇报,这事将要如何如何

关务获得感,来自于关务的参与度!

客官,你说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