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期间在家注意什么?|家居生活防护指南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1-25

因为疫情防控,目前多数人都需要在家呆着,平日里家居环境的消毒和个人的洗护便成了抵抗疫情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今天翻阅查看了一些专业的文献资料,整理出一些应该会有用的干货。

如果有专业人士看到,希望能够友情进行补充纠正。

家居消毒部分:

首先,按照目前研究内容可知新型冠状病毒怕热,在56℃条件下,30分钟就能杀灭病毒;此外医用酒精、含氯消毒剂、碘类、过氧化物类等多种消毒剂也可杀灭该病毒。


医用酒精(浓度为75%的酒精)最为常见,也能适应大部分场合,如果能够购买到医用酒精自然是首选。因为酒精易挥发,所以不建议自主调配,难度过大。此外,家中有孕妇和小朋友以及酒精过敏者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另外纠正一件事儿,白酒因为浓度的问题,并不能够作为消毒剂使用,更不可用来泡澡进行全身消毒,否则很容易发生生命危险。

有人质疑医用酒精对病毒的杀伤力,在此澄清,因为2019-nCov病毒外有蛋白质包膜,医用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从而产生灭杀效果。


84消毒液在很多人家中都是常备物品。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以及次氯酸盐),消毒的原理是强氧化性,与之类似的还有二氧化氯(一般被用来给自来水消毒)。

不过此类消毒液都需要稀释使用,需要自主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比。

但是含氯消毒剂刺激性较强,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使用说明、有效期,使用后注意及时通风,不要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部位。

此外,对厕所进行消毒时,切勿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同时使用,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不仅不会有消毒的效果,还有可能会引起中毒。


过氧乙酸成名于非典流行时,是当时公共场合消毒的主力。

从分子式来看过氧乙酸与醋酸只差一个氧,也就是这个微小的区别让它有了超强的氧化性,只需要0.005%的浓度就可以用来进行消毒杀菌。

但是,它的缺点更为显著。稳定性极差,容易发生分解,有一定的腐蚀性,所以市面上基本上很难买到,如果有人使用,切记注意安全。

物理方法。无非是紫外光照射和高温两个手段。

高温杀毒较为便捷,对于家中常用物品,基本都可采用这个手段,比如用热水煮一下餐具等不怕水、耐高温的物品;洗衣服时,定期对衣服进行洗涤说明中注明的最高温度进行洗涤。

紫外光照射是实验室常用消毒手段,但是家用紫外设备产生的波长未必适用于消毒,而且紫外灯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臭氧等有害物质,加上紫外光本身就可以引起人体伤害,所以不建议使用。

其余类似于乙醚,氯仿等被认定对新型冠状病毒有灭杀效果的物质,往往不易获得,或者危险性较高,所以不做描述。

个人洗护部分:


洗手液的选择。使用洗手液、肥皂等洗手产品,加上流动水冲洗20秒钟以上,对于病毒的传播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所以在餐前、便后、外出、接触垃圾等所有会污染到手卫生的情况下,一定要洗手。

洗手方法还是原本的七步洗手法,简单口诀为:内外夹攻(弓)大力(立)丸(腕)。

:洗内侧。掌心对掌心,相互揉搓。

:洗外侧。掌心对手背,两手交叉揉搓。

:手指互夹。掌心对掌心,十指交叉揉搓。

:弓起手。十指弯曲紧扣,转动揉搓。

:大拇指。拇指握在掌心转动揉搓。

:指尖立起。指尖在掌心揉搓。

:手腕。清洁手腕。


各类洗手液的选择对很多人来说很头疼,尤其是一些有杀菌效果的洗手液销路火热,我查了一下,目前来看并没有任何研究证明洗手液中的杀菌剂对新型冠状病毒有灭杀作用。

洗手液中杀菌剂的效果更多是针对细菌起作用,市面上常见的杀菌洗手液对常见的流感病毒确实是有一定的灭杀作用,但是灭杀效果和病毒的类型关系很大,所以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并不一定尽如人意。

此外,免洗洗手液以及其他手部消毒产品,也可作为不方便洗手时的补充,成分也基本上就是酒精和含氯化学物质。

总结以上,其实较为实用手段基本如下:

皮肤消毒可选用75%的酒精和碘伏等(其中黏膜消毒不可用酒精,应该用碘伏或其他的黏膜消毒剂)。

居家环境消毒可选用含氯消毒剂(比如84消毒液、漂白粉或者其他含氯的消毒粉/泡腾片)配制成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L的溶液(学好化学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擦拭或浸泡消毒。耐热物品可采用煮沸15分钟的方法消毒。

此外,在家活动,一定要确保室内空气通畅。至少每一个星期彻底清洁一下家居环境。如果家中物品表面和地面被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或者排泄物污染的时候,应该先用吸水力较强的抹布清除可见污垢,抹布用过及时扔掉,然后再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污染处及其附近进行清洁。

日常饮食注意营养搭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持食物的多样性,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证正常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喝水。

不要轻信各类偏方和食疗的方法可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

谣言澄清:

家中食用醋因为浓度过低,并达不到消毒效果,反而会引起眼睛和呼吸道不适。

不要过度摄入维生素C,维生素C只是帮助机体维持正常免疫功能,并不能增强免疫力,过度摄入反而可能导致痛风。

别自己盲目使用抗生素,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病毒,抗生素则是针对细菌,品种对不上。

参考内容来自于: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编  广东省科技出版社出版

2.部分医学网站和专家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