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枯木逢春!中医人期待的好时光,真的到了吗?

 医馆视界360 2021-01-25

中医时代

传国粹,守本心


01

一部《老中医》的热播,结合当下的情境,激发了许多人对中医的思考,有乐观,有悲观。

乐观者认为:

“中医中药看到了希望!为中医呐喊!”

“让社会了解中医人!了解中医!全民兴起!这也许是让全民了解中国中医,打开认知大门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

“《老中医》的播放,能给国人提提醒,老中医不光能治病,治好病,而且对那些疑难重病更有帮助。同时给那些不相信中医的人,打压中医的人提个醒,我是中国人,我相信中医,让有能力的中医人在全国遍地开花,造福人类。

“中医加油!说真的,中医一旦发展好了,看病难这个问题或许能得一缓解,毕竟中医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的。在近代史上,由于西医的推广,中医出现了没落,但目前西医已经到发展瓶颈了,而中医摸索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中医的回归很自然,庸医付出代价是必然的,未来能够行医的,一定是真正治病救人的能人!

中医是枯木逢春啊!百年耻辱,百年才回头啊!中医人可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是中医文化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国的教育同样在走回头路: 八十年代的中师、师范大学是红红火火,且都是最好的学生。可到了今日,多数是三本生,全国性缺老师,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振兴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时不我待!因为世上人人都需健康和未病预防,在这方面中医药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药食同源的产品,绝对领跑世界!只是还需进一步发掘!毕竟世界只有中国才有中医!”

悲观者认为:

“信不,一点作用也起不到,越宣传越事得其反。记住:中医绝不会再火起来。故事是虚构夸大的,也可是神话,也可是鬼话,也可有一点点良心话。”

一个医学靠电视剧振兴,这个医学就更值得质疑了!医学是科学的一个分支,还是靠科学吧。”

中医人自从偏离了道,用西医的思维学习中医,不能恬淡虚无,静下心来观察体悟天地、人体的气机变化,不能体悟黄帝内经,拍个电视是不能挽救中医的。”

中医难发展,原因太多了。中医内核是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很难用科学解释,到是有些玄学的味道。再说方剂既要死记硬背,又要活学活用,方要背,用的时候却不能死用,得变通,不像西医都是固定的。中医需要悟性极好的人,百年才出一个。”

“别高兴太早,参考以往医疗剧,播出后必然引起同行讨(tu)论(cao),何况中医各人用药习惯不同,加上网络神医泛滥,到时候谁攻击得最猛还不好说。”

当然也有中立的:

中医能治病,不发扬它也会广大,中医不能治病,早晚会被人民抛弃。

“要大力发展中医中药,不仅在宣传上,还要在制度上。”

“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医学习执业门槛降低了,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机会,也会同时敞开欺骗的大门,希望国家严格把控,不要让伪专家钻空子。”

“确实是机会,但起名老中医,给观众误以为中医只有老的上年纪的才好。另外我辈中医人应进一步发掘中医技术,发展新的中医理论,若不努力,社会流行的是伪中医,假中药,真传销,再多的影视剧也没用。

02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中医的大力支持,中医整体上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机遇。

《中医药法》实施,中医诊所改备案制,社会办医大松绑,民间中医解放,“一带一路”共享……件件都可以说是中医的利好政策。

再加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再不是那个“只求温饱”的群体了,他们愈加重视自己的健康,在如何“活出健康人生”的道路上,对中医愈加青睐。

但尽管如此,中医人期待的好时光真的来临了吗?

中医西化的现实,依然让很多中医人无奈。中医要与时俱进,但却往往丢了自己,在西化的道路上深陷不拔。许多人名为中医,却早已不“中”。

再说民间中医的问题,虽然《中医药法》肯定了民间中医的地位和价值,中医专长考核也陆续在全国落地实施,可这并不代表,考核就真的成了民间中医人的出路。

太多人对这一考核大失所望,过低的考核通过率,表面上是刷下了许多不合格的中医,为老百姓们过滤了许多“非法行医者”,可实际上却是激化了问题的严重性。再说许多医者连报名都没有机会,他们宁愿放弃考核,宁愿“非法行医”,都不愿过这条河,可想而知……

而从患者角度来看,许多人对中医仍然处于“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境遇里。一位患者表示,“这些年看病经历太多,我真的不知道是我运气太差,遇不到好医生,还是中医本身就是在骗人。”

甚至有患者表示,“十个中医九个骗,一个不骗在修炼。”不知道患者经历了什么,对中医如此失望?

身边也有朋友诉苦,看一个胃病,跑了苏州N个诊所,看了N个中医,还去了某个名气响亮的医馆,可是一番治下来该怎么样,还怎么样,现在也不折腾了,只能自己平时注意饮食了。

更有认识的许多亚健康人群,都想找到好的中医调理,可总感觉前面有无数面墙挡道,怎么也到不了好中医那里。有些人无奈,只好自己关注养生知识,自己给自己慢慢调理。更有些人,把一切归结于命,索性不再纠结于自己身体。

总而言之,中医有疗效是毋庸置疑的,但好中医不多,好中医难以遇见,也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普通患者。如网友所说,“中医真的好,真的好。就是太少了,靠缘分才能遇到。”

所以社会上,才催生了那么多的假中医,他们采取“攻心术”,紧抓患者的急切心理,乐此不疲地捞着钱。

03

“弃伪存真,文化复兴路漫漫!”中医振兴的道路,且长且阻。中医的复兴关键还在于中医人自己。

业内曾表示,恢复中医声誉,只有这一条路,没有别的路可走,那就是提高中医疗效。而要有中医疗效,就得有铁杆中医。

所有的中医都应争当铁杆中医。中医就是中医,踏踏实实地下苦功,把中医的东西学到手就已经很好了。中医有的是本事,能够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铁杆中医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根本。

其次是中医政策的调整,当始终坚持“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这个总方针。要将不利于中医发展的部分删除,而将有利中医发展的部分真正落到实处,不能中医发展本身就受限,好政策还几乎是“一纸空文”。

另外,中医是生活的中医,中医不像西医那样,其实离百姓更近,因为它就是百姓的生活。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当今的优势,多维度科普中医,力争让全民充分融入中医。

就像当下热播的《老中医》,就像先前惊艳国人的《本草中华》、《本草中国》、《秘境神草》等宣传记录片,他们都是讲述中医,让人们喜闻乐见的最好载体。

如相关人士所说,做好全民教育,就能留住中医的根,有了老百姓的相信,就有了中医的不断发展。

普及中医药知识,能让老百姓做一个成熟的就医者,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减少医患信息不对称的差距,不盲目追随西医的诊断和治疗,更不会去找假医和骗子,那才是中医的好时光。

                

医馆视界

<有温度的公众号>

一个整合中医行业信息资讯的权威服务平台,汇集最新中医行业资讯、国家相关政策、民营医馆经营理念剖析等。致力于为民营诊所/医馆提供最有价值的医疗信息服务,推动传统中医馆/中医诊所行业大升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