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风秦韵10:曲径通幽书院门因缘际会古埙乐

 网闻博报 2021-01-25

国风秦韵10:曲径通幽书院门因缘际会古埙乐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源于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连续传承的文明古国。因此,西安被称为“世界四大古都”,这当然是海内外中国人的集体自豪和骄傲。从地理时空来看,“关中自古帝王州”,就记录着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最精彩篇章。只是在唐代以来的一千多年间,古都西安才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始建于宋哲宗元祐二年的西安碑林,便是人们怀古寻幽的“石刻记忆”。

    现在的西安市碑林区,就是因境内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碑林博物馆而得名。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西侧,有明清时期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关中书院”。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充满着书卷翰墨气息的书院门古文化街。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到这里都是缘于一个“古”字。闹市取静通幽处,在此便可以感受到别样的古风古韵,甚至遇到因缘际会的命运改变。当然,人生失意的落魄者,也会到这里来寻找自我突破的机遇。

    地球人都知道,古老的中国文化,起源于“结绳记事”的石器时代。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吹奏乐器,被称为埙。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直到铁器时代和网络信息时代,埙乐文化在“上下五千年”的传承过程中曾一度中断。直到20世纪八十代,由于陶埙的考古发现,埙乐文化才开始再次复兴。国风秦韵续文脉,秦人秦腔传古音。埙乐文化复兴,自然会在古都西安演绎出新的文化传奇。

    2003年,有一个西安人来到书院门古文化街。他不是前来购买文房四宝古玩工艺品,而是被市场经济商海激流冲卷到了这里。这个已经处在社会底层边缘的落魄者,就是今天被誉为“陕西群众埙文化领军人物”的黄建军

    当时,黄建军几经辗转,来到书院门靠摆地摊养家糊口。在此之前,他已经在人生低谷艰难跋涉了二十多年。黄建军生于1958年10月14日1976年“上山下乡”在西安市灞桥区红旗公社插队落户直到1979年,黄建军经过招工回到城里,被分配到陕西钢厂生产一线当轧钢工。厂是一家大型全民所有制企业,也是提供兵工产品的大型特种钢企业。不过,黄建军刚刚进厂工作,就开始感受到了企业改革改制的时代浪潮冲击。当年的陕西钢厂破产案是陕西省最大的国有资产破产案。作为国企下岗职工的一员,黄建军就不得不经历市场经济商海风浪的考验。

    从借款筹资开饭馆,到离开餐饮行业开始跑江湖贩卖服饰鞋帽小商品,直到在街头摆地摊。折腾了二十多年,最终还是白白赔了时间和辛苦,却依旧没有赚到钱。在此过程中,黄建军生活动荡四处漂泊,租房搬家就达十多次。

    据黄建军妻子闵小琴介绍,准确来讲,黄建军有过12次举家迁徙。不过,这些年来,黄建军夫妇的兄弟姊妹们,一直给他们提供着巨大的精神支持和力所能及的经济资助。就是这次在书院门开始摆地摊的700元摊位费,也是从黄建军大哥和大姨姐家里借的钱。正是在亲戚朋友们的支持帮助和鼓励下,他们才度过一道道难关。

    当时,曾与黄建军一起下乡的知青伙伴赵英琪,已是颇有成就的书画家和篆刻家。他鼓动黄建军扎根书院门,持之以恒求发展,肯定会迎来新机遇。在赵英琪的鼓励下,黄建军就直接把家搬到书院门。黄建军至今还记得,当时赵英琪对他说:“书院门是藏龙卧虎之地,也是善人结善缘的福地。凭着兄弟你的本事,怎能没有你的一席之地?”

    黄建军和闵小琴念念不忘的患难之交,就有小学同学李涛、中学同学刘跃进、下乡知青伙伴胡宁萍、民间埙乐老艺人王胜祥和制埙艺人冯柄中等等,这个名单还能够拉出一长串。黄建军说,到了书院门以后,自己能够在埙乐文化传承中有所作为,碑林区副区长程默、碑林区文体局和企业局领导、碑林区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郭健、西安趣汇守艺民俗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孙鹏和总经理王艺松,也都给他提供了很大支持和帮助。

    黄建军出身于秦腔艺人家庭他的父亲黄功茂是西安市五一剧团创建人之一。1973年黄建军曾到西安市文艺训练班(现为西安市艺术学校)拜邵增茂为师学习笛子演奏。当时还是中学生的黄建军,利用寒暑假时间,扎实系统地学习了乐理知识和笛子演奏技法。此后,他就一直是笛子不离身,既用吹奏笛子排遣苦闷忧愁,同时又给周围人带来民族乐器的艺术享受。

    2003年,从书院门摆地摊开始,他自然就获得了个人爱好的精神回归。他摆摊经销的古玩和旅游工艺品,便是以笛子、笙箫、葫芦丝和埙为主。在民族乐器演奏中,一气通七窍,会吹笛子就会吹葫芦丝,再学吹埙也就不难了。黄建军的埙乐情缘,便是从这里开始的。在书院门,几个埙乐文化有缘人,恰巧碰到了一起。黄建军就是在这里,结识了埙乐老艺人王胜祥和制埙艺人冯柄中。

    冯柄中原名为冯斌飞,是来自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的“西漂族”。他生于1972年,1991年到西安来谋生。从街头夜市摆摊卖小吃,到摆地摊卖旅游工艺品,直到卖埙和制埙,才终于创建了“冯氏陶埙”专业品牌。

    冯柄中说,在陕西埙乐界,高明、王厚臣和刘宽忍,都是专业吹埙的先行者。贾平凹把埙乐融入《废都》的创作意境中,在推广和传播埙乐文化方面功不可没。刘宽忍曾在一次电视访谈中,称赞黄建军是“陕西群众埙文化领军人物”,这也是对大众普及和传承埙乐文化的极大鼓励。

    冯柄中回忆说,2001年,他在书院门摆地摊时,因为经销古玩工艺品和葫芦丝,就学会了吹奏葫芦丝。时任陕西歌舞团团长高明,又给他提供了“十二平均率调校音对应表”。冯柄中据此学会了对葫芦丝和工艺埙的调音,并逐步走上了专业制作乐器埙的道路。

    冯柄中说,2003年,他在书院门结识了埙乐老艺人王胜祥。同时,结识了刚刚来这里摆地摊的黄建军。因为黄建军有笛子演奏的专业基础,所以他一边经销古玩工艺品和乐器,一边就开始在摊位旁收徒教习吹奏葫芦丝和埙。这不仅引起了过往游客的好奇,也陆续得到了各路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冯柄中介绍说,因为有共同的埙乐爱好,在2007年,他就与秦俭合作,推出了由王胜祥和黄建军主讲的中国第一部埙乐DVD教程,正式发行达2万多套。这部埙乐教程,对大众学习埙乐演奏发挥了基础性的推动作用。

    冯柄中说,在2003以前,黄建军经历了二十多年的人生波折和磨难。自从来书院门摆地摊开始,他在推动埙乐文化复兴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个人命运的自我突破和自我拯救。现在,这里虽然已经不允许摆地摊了,我们都必须进入店面规范经营。不过,黄建军从街头摆摊教学生演奏埙乐,到今天受聘于老年大学开班授课,黄建军向群众普及和传承埙乐文化的舞台却更大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