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家诗(九十五)——早朝大明宫

 童蒙弘文馆 2021-01-25

早朝大明宫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大家好,我们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终于完成了千家诗的七言绝句部分。相信通过这九十多堂课的洗礼,大家对七言格律诗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更进一步,开始对千家诗中的七言律诗部分进行讲解。我们在前面介绍过,律诗是指一首诗由一共八句话组成,七言律诗就是说这八句话每句都是七个字,一共是五十六个字,整整比七绝多了一倍。同时,不仅仅是字数上的增加,律诗在写作的要求上也与绝句有着很大的不同。那我们在具体学习之前,先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些律诗的专有名词和写作特点,来帮助大家更快更好的理解和欣赏律诗之美。

首先,我们说,律诗一共八句话,那每两句话组成一联,其中前两句被称为“首联”,第三四句被称为“颔(读作‘汉’)联”,第五六句被称为“颈联”,最后两句被称为“尾联”。这里面,颔联和颈联是要求严格对偶的,所谓对偶,是指两句话除了字数相等外,还必须做到句子的结构相同,最关键的是意义还要对称,也就是说在这两句话相同的位置上,它们所使用的词汇一定要词性相对的,就像《笠翁韵对》中说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等等,相信大家应该可以理解这个概念。那么这个要求只针对颔联和颈联,对首联和尾联并不限制。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也可以多留意一下,看看这些诗是不是都符合这个规则。以上就是我们简单要理解的一点关于律诗的小概念,掌握了这些概念之后,学习起来一定会便捷不少。

那接下来,我们就步入正题,一起来欣赏我们这个系列的第一首诗,来自于唐代诗人贾至的《早朝大明宫》。惯例依然是先介绍一下作者,贾至,字幼邻,唐代诗人,政治家,在玄宗时期官至中书舍人,中书舍人为中书省的属官,主要掌管起草诏令,宣旨,接纳上奏文表等事宜,官阶为正五品上,也可谓是不小了。我们今天要讲解的这首诗,便是他在担任中书舍人这个时期的作品。只是后来到了肃宗时期,被贬官到了外地,最后到了代宗时期,官终礼部侍郎,也算是善终了。

我们来看是的题目“早朝大明宫”,“早朝”是指古代王朝,政府的主要大臣要在早晨集体在皇宫朝见皇帝,向皇帝汇报政务,并接受皇帝的问询和指示的一种例行会议,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公司里都要召开的早会。“大明宫”,唐代的皇家宫殿,位于长安城内,是皇帝接受群臣觐见的地方,早朝的地点就在这里。所以,这首诗就是当时作为中书舍人的诗人在参加过早朝之后,为了描述早朝的情景,而写下了这首诗。那我们下面就来一起领略一下古代的早朝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

先看首联“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银烛”本义是装饰有银色烛台的蜡烛,这里指的是百官去上朝的路上所持的灯火,因为去上朝的时候,天还没有完全亮。“朝天”即朝见天子。“紫陌”在这里指都城长安的道路,其中“陌”是道路的意思,“紫”这种颜色常用来表示极为尊贵的意思,所以都城的道路称为“紫陌”,我们今天的故宫博物院在过去被称为“紫禁城”,也是同样的含义。那这样一来,“禁城”就很好理解了,就是皇宫的意思。“晓苍苍”这里是天色即将破晓时所呈现出的暗青色。所以,这两句诗它的意思就是说,大臣们天还未亮就秉着蜡烛去朝见天子,通往皇宫的路显得那样的漫长,天空刚刚破晓,显现出一片深青色,这时的皇宫真是一片春意盎然啊。

再来看颔联“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弱柳”指柳树的枝条,因为柳枝低垂好像无比的柔弱一般,所以称为“弱柳”。“青琐”本义是指宫门上刻成绿色的连环花纹装饰,形似青琐,在这里借指宫门。“百啭(读作‘赚’)”是形容群鸟婉转鸣叫。“建章”本义是汉代宫殿的名称,这里以汉代唐,指的就是大明宫。所以,这两句诗的含义就是,道路两旁那上千条的柳枝低低垂下,轻拂着装饰华丽的宫门,那些婉转啼叫的黄莺儿,无比随性的盘旋在宫殿之上。

接着看颈联“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剑珮”是指大臣身上佩戴的宝剑和衣带上系的玉器等饰品,是当时的礼服装束所必备。“玉墀(读作“池”)”指宫殿前玉石做的台阶。“惹”这里是沾染的意思。“御炉”即皇帝御用的香炉。因此,这两句就是在说,大臣们身上佩戴的宝剑和玉饰随着他们走在宫殿台阶上的脚步而叮当作响,,他们的衣服和帽子上也都沾染上了御炉里散发出来的香气。

最后看尾联“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沐”本义是沐浴、洗澡,这里是指承蒙、蒙受的意思。“恩波”指皇帝的恩泽。“凤池”即凤凰池,位于大明宫内,因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中书省就位于此地,所以“凤凰池”就成为了中书省的代称。“朝朝(这里读作‘招’)”即天天,每天的意思。“染翰”是以笔蘸墨汁写字的意思,这里就是指写文章。“翰”即毛笔。故而,这两句诗所要表达的含义就是,我们这些共同沐浴在皇帝恩泽之下的臣子们,每日里都在凤凰池上,用自己手中的笔,来尽心尽力的辅佐君王。

我们看,这首诗是诗人参加例行的早朝时的情景描写。诗的一开始就为我们描述了早朝的盛大规模以及大臣们天还未亮就要赶往皇宫的辛苦状态,可见要想获得皇帝的重用和赏识,一定是要有所付出的。清晨的皇宫,无论是宫门前那低垂的弱柳,还是殿上那穿梭啼叫的黄莺儿,都显示出一副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也隐喻着诗人对国家兴盛及皇帝英明的赞美。终于,他们来到了大殿之前,剑珮之声显得庄重而肃穆,突显了帝王皇家的威严。御炉中飘散而至的香气弥漫在衣冠之上,既表明了他们距离皇帝很近,又暗示了作为臣子已经感受到了皇帝的恩泽,所以,到了最后,诗人一定是要表明决心,要竭尽自己的心力,在自己中书舍人的岗位上,用手中的毛笔,来为大唐的繁荣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诗人在整首诗中,其实并没有去正面描写早朝的内容及过程,而仅仅是通过大臣们在奔赴早朝的途中那种宏大而紧张的场面来烘托早朝的隆重和盛大,将那种皇家的威严和肃穆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为自己能够有幸参加这样的盛况,并贡献一份力量感到无比的自豪,有一种春风得意的心情。我们说,应制诗往往受题材限制,往往多是歌功颂德,赞美君王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大多缺少意境,很难产生上乘的佳作,但诗人能将这样的主题写的层次分明,表达明确而又没有太多屈膝谄媚的感觉,已实属不易。只是,似乎无论在任何时代,政治的力量总是难以想象的,就是这样的一首诗,竟让众多的大诗人,比如杜甫、王维、岑参等都来作诗奉和,那我们也将在后面的几次课上来讲解这些奉和之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