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生产的由来与发展

 草灰CHLH 2021-01-25

安全生产的由来与发展

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与劳动相伴而生的是在其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生产水平,生产对象,自然环境和具体的社会状态决定安全生产。没有脱离社会的生产,也没有脱离具体生产的安全问题。人类的生产是随人类社会的进化从简单到复杂,生产对象的联系是由直观到抽象。当生产劳动复杂到了一定成度,人不能掌控所有生产环节,生产事故就有可能发生。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伤或其损失的意外情况。现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生产高度复杂,人类尚未认识其中的所有重要规律,所以在各个生产领域仍有事故发生,但是我们相信在未来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类有望大大减少或消除各种安全事故。

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生产对象范围小,劳动工具极其简单。原始人的劳动技能,是从本能进化而来的。男子从事狩猎,开始都是依靠个人力量猎杀一些小型动物,小型动物对人的危害小,人很少受伤,这种活动是安全的。随着族群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人们需要越来越多食物,人们把狩猎的对象瞄准大型动物。个人要想捕杀大型动物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这就要有很多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一活动。在开始进行这实践活动时难免有人受伤,但人们不断调整分工,紧密配合,巧妙实施,经过大量实践,人们终于可以比较容易地捕猎大型动物。人群合作捕猎大型动物在人类进化史上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减少伤亡,这是安全生产的开端。女性从事采摘劳动,当不带刺树上的各种果实被采摘完后,人们要采摘带刺树上的果实,为了避开树上的刺,人们不断实践,经过许多世代的进化,人们的身体和手越来越灵活,灵巧地避开树上的刺。如果人群中有人受伤,整个人群会不遗余力对其进行救治,因为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学会使用火是原始人类的一大进步,因为被火烤熟的食物比生食更容易消化,减少了消化道疾病。火还可带来光明,驱走寒冷,吓走野兽。原始社会的生产有如下几特点:生产对象少而且简单;生产技能代代相传,在相当长时间里变化不大;生产环境稳定,生产过程对环境影响小。所以在原始社会,生产中出现事故的可能性小。

进入农耕社会,人们以农业生产为主,另外还有小型手工业存在。虽然从原始社会到农耕社会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人所面对的劳动对象依旧十分简单,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直观,农业生产很少发生事故。然而在其它许多领域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大型水利工程,军事设施,豪华宫殿,帝王陵墓建设中,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艰苦,环境非常恶劣,大批的人因疾病和各种事故致死致残,受伤的人无人照顾,任其生死。劳动人民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在统治阶级眼里他们就是会说话的工具,统治者很少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事故的发生。在许多工程中有成千上万斤重的石头需要人工搬运,有很多事情是明知不可为而要为之,统治阶级的命令就是生产规章制度。每一个大型建筑都是人民的血泪浇筑成的。手工业因其规模小,很长时间中也没有多大变化,工艺成熟稳定,流程直观,便于流传学习,所以在手工业领域的事故很少发生。

十六世纪前后,西欧几个主要国家先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赚取更大利益,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工厂环境十分脏乱,流行病肆虐。工人们在极端理化环境中工作,随着蒸汽机的发明,机器比以前转得更快了,化学工业的发展,使一些工人处在到处都有高温高压设备,有毒,带腐蚀的环境中工作。工人们争扎在生死线上,到外都可看见因为工伤致残而不得不乞讨的人。工厂除了生产设备处几乎没有防护设施,没有科学的生产规章制度,不管资本家还是工人都没有安全生产意识,这就是早期的资本主义工厂。生产的扩大,车间里的设备越来越多,车间与车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些东西的内部机制不是光靠感觉就可以把握的,因此违章操作增多。一次事故就会给资本家带来巨大的损失,资本家开始注意安全生产。对机器采取严格的管控,对车间进行清理,让工人接受安全教育,预防事故的发生。十九世纪,在世界多地暴发过工人罢工,工人要求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缩短劳动时间。改善环境可以使工人们舒心,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提高工资,可以让工人有更多的经费用在子女的教育上,提高科学素质更好适应于以后的劳动;缩短劳动时间,工人可以更好的恢复体力精力,参加新的劳动。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的本质是看不见的,不易察觉一些物体带了电。工厂用电的早期,工人触电是经常的,随着用电知识的普及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最近一百多年来,安全生产的问题日益突出,人的价值越来越大,安全生产就是尊重人的价值,想尽一切办法,保护人在生产中的安全。于是,管理学,心理学,数学,系统科学从多个方向渗入到安全生产中去。我们还是要问工人上班为什么违章,可能是为了方便,可能是侥幸,很多次违章,结果没发生事故,这就是在头脑中普遍适用的科学真理被狭隘的经验代替了,心理学就是要深入地研究违章中的侥幸,通过心理干预力争解决这一问题。今天我们把一个工厂看成一个系统,然后用数学的方法进行定量规划,制定出最适合安全生产的方案。人们可以事先对每一次生产活动进行仿真,发现可能存在的漏洞。要想用计算机对人的行为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是很难的,可是在背景不复杂,人的行为动作不是很多的情况下是可以识别人的行为。计算机将会使监控录像从事故发生后的“事后诸葛亮”变成安全生产的保护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革除旧工厂留下来的弊病,不断完善工厂生产制度,提高工人安全生产觉悟。工人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就应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严格遵守工厂的各项制度。安全生产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社会风气,需要辈辈积累,代代相传。旧中国产业工人数量很少,就全社会而言安全生产还没形成一种风气,可我们中国可以在短短六十多年使这种风气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说明了社会主义祖国在传播安全生产这一理念与风气上有强大优势。

新时期的到来,人们要求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安全生产不仅仅限于工厂,车间,我们还要注意环境安全。人类在生产中排出废水废气,早使地球难堪重负,自然界在向人类一次次发起报复。环境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真接关系到人的生存与健康,关系到生产劳动能否正常进行。

人类安全生产的实践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生产对象,生产工具,外部环境越变越复杂,人类调控生产活动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用安全生产的知识,最终战胜和控制生产事故,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