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致俊 | 妇女信得过的“娘家人”——记大孝堡乡南船头妇联主任薛凤花

 天下孝义人 2021-01-25

往期回顾 

·【孝义传统美食之---40】小酥肉

·【揭秘】你听说过平介县吗?(汾平介孝四县组成)

作者:王致俊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位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一个从事30年妇女工作的老妇干;

她,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原则,办事果断,平易近人;

她,心直口快,工作泼辣,清政为民,好办实事,这是广大群众对她的评价。

她就是大孝堡乡南船头村原妇联主任薛凤花

薛凤花,1938年农历9月6日,出生于中阳县石西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54年完小毕业后,即担任了本村铁姑娘队队长,带领青年妇女战天斗地,平田改土,做出了有益的贡献。195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6年经石西完小校长高之清介绍与王之栋喜结连理。1957年调入石西乡完小任教,1962年自然灾害期,她毅然弃文从农,带着党组织关系、带着孩子回到孝义县南船头婆家。为建设家乡,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她担任了南船头村妇联主任兼生产队队长。这一干就是30个年头。

“家有梧桐树,招得‘凤花’来”。她的公爹王济是一名中共党员,抗日烈士。丈夫王之栋是中阳石西乡完小校长。他们都有各自的追求、理想。薛凤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她上任后,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妇女干部请教,走出去向先进妇代会学习。她还订阅了《山西日报》、《农民日报》、《支部建设》等七种报刊杂志,坚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好工作,很快成熟起来。她认为:作为一名女性,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一种精神,这就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配下,她克服了重重困难,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村党支部和广大妇女的信任;靠自己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得到上级表彰、奖励。

充分发挥妇代会作用 当好妇女的“娘家人”  多年来,薛风花组织技术培训和文化基础教育相结合,以技术培训带动扫盲和文化课的培训,充分利用“妇女之家”和田间地头这块阵地,组织引导全村妇女学科学、学文化,提高素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她把全村中青年妇女按文化程度分别组成快班与慢班,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对家庭拖累大和少数文盲妇女,采取“亲帮亲、邻帮邻、学生回家帮母亲”的三帮办法,全面进行帮教。这样一来,妇妇文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原有的少数文盲、半文盲全部脱盲,并且达到了高小文化程度。

30年来,她走家串户,不知帮助过多少妇女儿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成为妇女们信得过的“娘家”人。

凤花在村里给大男大女牵线搭桥,使他们结为伉丽;风花帮助教育失学儿童,使他们重返校园;凤花帮助解决婆媳之间、夫妻之间矛盾,使他们言归旧好、破镜重圆;凤花帮助解决村人邻里纠纷,使他们回心转意;凤花帮助孤寡老人排忧解难,使他们欢度晚年;凤花为村里学前幼儿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园,使他们茁壮成长…。30年来,她不知放弃多少休息时间,不知跑了多少路;不知花费了多少口舌。她为了工作,从不叫苦不叫累。她担任妇女干部30年来,平时村里有什么事,她都一马当先,当成自己的事来办。70多岁时,还陪同干部跑计生。村支书问她:“还能不能跑?”她一拍胸脯:“能跑”。妇女们有困难,她更是义不容辞。她的热心认真在大孝堡乡南船头村是出了名的。

充分发挥宣传职能 塑造妇女组织形象  凤花认为:“妇女组织的宣传职能是吸引公众注意的渠道,也是塑造妇女组织的必要手段。要使宣传取得良好效果,关键是宣传内容、宣传对象、宣传环境、宣传机会和宣传方法等”。为此,她十分注重宣传的手段和效果。在组织开展宣传活动中,她注重抓好以下三点:

一是抓住宣传时机。她把每年的“三八”、“六一”节,作为向社会宣传妇女的有利时机,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实行开放式宣传,增强了宣传的强度力度;

二是抓住宣传的受众面。她与社会组织联办,并用新闻手段加以传播,这不仅影响面大,且传播迅速;

三是抓住宣传的方式方法。她举办或利用有一定规模的培训会议进行宣传,这样强化了宣传效果,正面增强了妇女组织的社会影响。为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学到致富知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在凤花的合理建议下,村委先后投资5000元,为群众安上了广播;投资50万元建起村民休闲健身活动场地;投资30万元新建起党支部、村委办公室和妇女之家;安上自来水,开通全村闭路电视。博得村民的好评与赞誉。

围绕村委中心任务 积极开展妇女工作  她兼任南船头村一队妇女队长以来,把全部精力都倾注于工作上,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带领全村妇女勤劳致富,彻底改变南船头落后面貌。她组织中青年妇女协助村委订规划、谈打算、办实事,使全村实现了“四无”。即无计划外生育、无失学的、无违法乱纪搞封建迷信活动的、无大操大办婚丧之事的。在凤花的带领下,家家舍得投资,培养人才,户户勤劳致富,新建房屋。全村人高兴地说:“这真是政通人和村风好,全靠风花好领导”。

自从风花成了工作上的骨干,村党支部给她的担子越来越重。重担面前怎么办?是退还是上?退,她是有理由的,因为她是个女人,家务负担很重。但她的性格偏偏不是退,多年来,不仅处理好工作中的矛盾,而且十分注重处理好工作和家务矛盾。她尊敬老人、体贴丈夫、正确教育子女。家庭的和谐,使她有充沛的精力努力工作。南船头村位于市区东部平川,是一个典型的盐碱下湿地区,全村328户、2300亩土地,大部分土地属于盐碱地,生态环境恶劣,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治理。那是70年代初,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艰苦奋斗坚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展平整土地,挖渠排碱,引水灌溉,改良盐碱等工程。支部要求,男女参战,女劳力由薛凤花组织带队。她二话没说,只有一个念头:咱是妇联主任、队长,又是共产党员,应服从党的安排。于是她组织带领妇女群整天忙于改碱工程,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经过两年苦干实干,实现了全村田水渠林路五配套的园田化,使全村2300亩土地实现了河灌水利化。连续10年增产增收,连续12年粮食亩产千斤以上,走出一条具有传统农业特色的共同致富之路。

1976年冬季,响应县政府号召,村村大搞四旁绿化。凤花和村委领导一道带领群众顶风雪、冒严寒,早出晚归。期间,由于气温太低、常常冻得手脚麻木,中午吃饭时连筷子也抓不牢,但大家硬是咬着牙挺了过来。大干40天,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了两条大道、五条大小渠旁及村旁的栽植任务。当时,南船头村委被县、乡授予“四旁绿化一杆旗”光荣称号。

生产条件的改善,为科技推广创造了条件。1980年在凤花的组织下,村里成立了科普协会和三个科研组,每年至少举办5期科技培训班,95%的妇女能接受培训。全村推广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凤花主动在自己的口粮地里搞试验,推广地膜覆盖玉茭,创出单产1500斤的新纪录。试验成功了,群众放心啦。次年全村推广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分别由第一年的20户、38户发展到120户和90户。同时种植玉米全部实现了良种化。当年玉茭单产平均每亩达到1200斤以上。凤花多年来只知奉献,不讲索取,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凤花今年77岁。从她加入党组织的那天起,就从事妇女工作,风风雨雨,曲曲折折,在农村这块热土地上默默地奉献着。她就像装了发条、安了弹簧似的,工作起来就不由自主,停不下来。人们感慨地说:“凤花是个为妇女工作不停歇的老人”。30年来,她先后被评为出席地、市、乡的“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凤花如今已是古稀老人,步履蹒跚,但她依然没有停下为妇女工作奉献的步伐。她坚持每天学习,听广播、看新闻,积极参加村党支部召集的各项学习活动,关心国家大事,宣传党的政策。

2011年以来,连续三年被市、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今年又被评为市、乡“学习模范”。



更多人在读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