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 集中与分散

 仇宝廷图书馆 2021-01-25

在投资中,到底是集中持股还是分散持股,一直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

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是,无论是主张集中持股的还是主张分散持股的一方,似乎都有充足的理论支持。

主张集中持股的经常会讲到以下几点:

成长股投资大师菲利普-费雪在《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里,分两章的内容讲述了两个“五不原则”,其中一条就是:“不要过度强调分散投资”。

巴菲特在公开演讲中曾经提到过著名的“打孔法则”,巴菲特以老式的打孔考勤卡举例,提出如果投资就像在考勤卡上打孔,一生只能打20个孔,你会怎么选择?

查理-芒格也讲过,优秀的公司并不多,而优秀公司价格合理的时间更少,因此遇到这样的机会,应该大量买入。在芒格早期的合伙公司中,仓位非常集中,持有的蓝筹印花公司股票就占到公司总持仓的60%以上。

……

主张要分散投资的经常会这样讲:

股市中有一个著名的投资策略叫做:“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在讨论安全边际时,提到过分散化为投资提供了额外的安全边际的观点。而且在实际的投资实践中,格雷厄姆的持股也是极度分散化的。

……

说句听上去很像和稀泥的话,我认为两者都是有道理的。因为产生上述争议的主要原因是参与讨论人中有太多ETC(自动抬杠)了,他们会自动的套用极端情况来批评对方。

他们批评集中时,其实质是批评单吊一个股票;批评分散时,假设的背景可能是2万资金投资在至少5只以上的股票上,所以表面上争论的不可开交,其实是虚设靶子,自己在左右互搏而已。

上面提到的所有大师关于分散和集中的观点的前提条件都是“构建一个合理的投资组合”,既然是投资组合,就不会只有一只股票。所以,真正值得讨论的是“相对分散”或“相对集中”的概念,而其中的关键点则取决于“所投资股票的确定性”“对确定性的认知”上。

如果有一只股票,可以100%的概率获得年化20%以上的收益,值不值得参与?

答案是:不仅值得参与,而且应该满仓持有并且加杠杆的参与。

实际上,只要是100%概率可以获得高于预期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通货膨胀率)的投资机会,都值得满仓集中持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因为100%概率所代表的确定性。

以上面的例子做为坐标轴的一端,随着代表确定性的概率逐步的降低,你分配在这个股票上仓位也会随着逐步降低,直到另一端就是极度分散策略——持有包含所有成分股的指数ETF基金。

从这个意义上讲,你的投资组合中所持有的股票多,不代表你看好的股票更多,只是说明你内心认为所投资股票的确定性相对较低,所以需要更多股票来分散这种不确定所带来的风险;但是,由于不存在投资某一只股票100%盈利的情况,满仓持有一只股票也是错误的。

如果你否认上面的结论,那只能说明你对确定性的认知是有问题的。

费雪强调:“证券投资清单很长,通常不是聪明投资人该有的做法,反而透露他对自己的做法很没把握”;有朋友现身说法,正是因为蔚来汽车在其投资组合中占的比例不超过10%,所以他才能够一直持有它,从而成为他人生中第一只40倍股。这也算是分散所带来的意外之喜吧。

虽然相对分散和相对集中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起码有一条原则可以作为参考:如果持有一只股票让你夜不能寐,那就把它的仓位降低到你能够安枕入眠的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