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作文里的母爱《我的人形闹钟》,反思: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愫说育儿 2021-01-25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一年里,总有360天不想起床!

又到了洗澡靠勇气,起床靠毅力的季节。

天寒地冻的早晨,被窝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

“不是我不想起,是床在巴拉我”

床的魔力,非一般人可以抵挡,你家宝宝也是“起床困难户”吗?

小学生作文《早饭》,写出了一个孩子关于起床的纠结与挣扎,内容过于真实

这是一位“热爱享受生活与美食,并善于规划”的小学生,她想吃菜市场附近的凉皮和酸辣粉,又想在周六睡到自然醒,于是她周五放学回家就把作业写完了,真是个“自觉自律”的好孩子啊!

“尤其是那里边的辣椒香疯我,鲜麻又辣,我吃了之后,快活的赛神仙了,但是唯一的缺点是他们只有早上才出来,要是想吃的话,我必须要起个大早出去买。

周五晚上睡觉前想着周六早上起个大早去的,结果周六早上一睁开眼已经中午了,妈妈喊我吃中午饭,好吧!没有关系,我还有周日一天呢!”

What?说好的“快活赛神仙”呢?说好的自觉自律呢?

哦,原来是忘了设闹钟啊!小学生也是非常辛苦的,上了5天的学,疲惫值已经到达阀值,需要一个自然醒的周六来恢复元气。

嗯,没毛病啊!好在还有周日嘛!

周六晚上她设定了四个闹钟,她的设想是:早上8点半起床——9点出门——9点半回家吃。

为了能确保8:30起床,她从7点开始,每隔半小时设定一个闹钟,直至8:30。

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于是她便安心地约周公下棋去了。

“很准时的闹钟响了,我关了,继续睡,一个一个的闹钟都响了,终于到了8点半我该起床的时间了,我关了闹钟之后,躺在床上想,我一会要找穿的衣服,还要刷牙洗脸,梳头发,最讨厌梳头发了,虽然是短发也觉得麻烦啊,接着我要穿袜子,平时我的袜子都是随便地扔,我还要去找袜子,穿鞋我必须要去选一下符合我气质的鞋子。

接着我要出门了,下五楼的楼梯没电梯,去车棚开自行车骑着过去,骑车要5分钟左右,买了之后我还要骑车回来,把车放进车棚里面,上楼回家,我还要吃得满头大汗的,累死我了,一个早上就为了一顿早饭不值得不值得呀,这样想了想,我还是继续睡吧,找周公讲故事去咯!”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美食的向往……

如果有,那就是赖床不起呀!

无论前一晚如何发愿起誓,无论设定多少个闹钟,最终都抵不过对床的热爱!

是不是很真实?多少个赖床的早上,我们都是在这样的天人交战中煎熬着度过!

虽然是狠狠打了脸,这篇作文却得到了老师的评“优”,正是因为她写出了真情实感吧,老师的馋虫也被勾出来了:“想吃凉皮!”

起床困难户:这分明写的就是我啊!

来,划个重点!!!

小学生写作文,一定要真情流露才最打动人哦!

那么,务必要留心观察身边的小事,抓住那些转瞬即逝的感受,才能在写作文时信手拈来!

当妈妈成为专属“人形闹钟”,被小学生作文还原的母爱,值得所有家长反思

前面说过了,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才能打动人,而这篇小学生作文,字里行间将母亲的无私付出展露无遗,让我眼前浮现出熟悉的画面,文末的一句话更令我深思,怎样的爱,才是对子女最好的呢?

“妈妈永远会在每天早上准时叫我起床,然后准时在七点四十分让我吃上早饭,然后准时在八点送我到学校……”

看到这里,我不禁嘴角上扬。

小时候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父母没有闹钟,却可以每天都起得那么早。

现在懂了!为了让孩子每天吃的第一口饭,是营养、美味的,我也可以把瞌睡虫赶跑。

这也是大部分妈妈们都在做的事,一年四季,与起床困难的孩子斗智斗勇,慈爱无双。

可当妈妈“升级”成为孩子专属的“人形闹钟”,则意味着母亲和孩子之间超界限的捆绑。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催促我,盯着我,做在这个时间该做的事。”

简短的一句话,却是母亲事无巨细付出的真实写照。这意味着妈妈需要放下自己,时刻关注到孩子的需求,在每一个节点恰到好处地催促与照顾。

我想,这在孩子幼年时期,可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滋养。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继续如此包办替代,势必会影响孩子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建立,让孩子丧失自我管理的能力,对时间管理没有概念,甚至随着叛逆的青春期到来,亲子关系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到现在,我发现我都离不开我妈妈这个人形闹钟了。妈妈一不在家,我就根本不想写作业,没有了妈妈这个人形闹钟的催促,我都没法儿适应了。”

五味杂陈!相信这一定不是家长们愿意看到的结果吧!

孩子终将长大,终将独立于世。父母终究不能陪伴孩子走完这一生,离开孩子妈妈的怀抱后,他是否有足够能力进行自我管理,并独立生活,则是父母需要思考的课题。

“爱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

这是一位名人说的话,他的原话是:“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但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起床困难、拖拉磨蹭……着实让老母亲们操碎了心,但显然为了不迟到而生拉硬拽,为了能及时上交作业而在深夜河东狮吼,都不是明智之举。

毕竟如果唠叨和咆哮有用,哪位妈妈不想优雅慈爱,谁不想岁月静好呢?

其实作为大人,又何尝没有起床困难的困扰呢?

曾在某音看到一则小视频,配合地方腔调的普遍话夸张地演绎:“起床是自然苏醒,然后打个哈欠,愉快地下床。而不是闹钟一响,就吓得抽筋一样的,就算肉体已经行走,可灵魂还在沉睡。这不是起床,这是诈尸......”

笑得我花枝乱颤,引起强烈共鸣,我一度将它发给各路朋友众乐乐!

你,是起床,还是诈S?

你家也有起床困难症的宝宝吗?

有人说,每个“拖延症”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事无巨细的妈妈,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说说你的育儿故事。

感谢阅读!欢迎互动,欢迎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