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融创的新思考:用户思维下的美好体系构建

 昵称73528701 2021-01-25

 1 ● 

中国地产发展到今天,已经脱离了最开始的莽荒时代,进入到开发成熟期。
它们之间最鲜明的区别是,前者只在乎开发、成交和顺利交付;而后者,在进入到市场成熟期后,开始进入到良性竞争的范畴,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业主服务。
你已经看到,在今天追求品质和服务,已经成为大多数开发商的集团战略。
比如说融创华北,他的品质之路其实是在实行两步走的战略:引领时代的产品力以及融创式的归心生活!
简单来说,归心服务和归心生活是融创华北整个美好生活系统的基础。那么,这个基础的依托,则是融创华北区域的产品创新。
比如说:户型。在今天,在二胎放开、85后90后业主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的时候,市场对户型的需求早已经产生脱胎换骨的改变。
融创的考虑是,户型必须从功能、尺度、空间延展、精细化设计等尺度之上具备可进化性,设计了多重承载性的可变生活空间。
再比如说,这次疫情已经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地产的产品研发方向,例如对无接触和智能化的追求。融创华北提出了“健康社区”,强调健康、智能、体验的概念,对生活场景进行全新升级。
产品只是第一步,是为了服务而创造出的一个空间,如何做好服务甚至让服务来拔高反哺产品成为融创华北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
 2 ● 
于是,在2020年,融创华北大区喊出了七个字:总有美好在身边
这句话甚至可以压缩的更短,只需要四个字:美好生活。
不管是一句话,还是一个名词,说出来的时间也许只需要一秒钟,但是它们背后的意义和深度,却繁芜复杂。
你看,这就像是植物一般,繁花和枝叶所依凭的,却是地表之下无以言说的庞大系统。
融创的美好生活体系,一共分为三个部分,产品、服务、生活。
乍看起来,似乎也异常简单,只是三个名词而已。
但是,当你了解了它们之间相依相存,并且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之后,你一定会惊叹它的庞大和细密。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几年前,几家大开发企业开始流行一种趋势,就是物业前置。
在之前,物业往往是新盘交房后,才会直接接手,开始自己的服务。而物业前置,则是在项目做总图的时候,物业就开始介入,从后期物业服务的实际需求出发,去影响社区整体的规划。
这就是最初级的服务对于产品的影响。
说实话,这一点就是到今天,也并没有普及。
但是在今天,融创华北的归心服务,已经做到了哪一步了呢?
在融创华北2020年服务体系的总图中,有这样一个名词,叫做归心交付
什么是归心交付?
比如说,行业中有一种现象是这样的:
很多客户买了房子之后,就跟开发商失去了联系,下一次沟通就是交付。而在交付前,真正的主人对自己的房子状况往往一无所知。
这是目前国内陆产营造最普遍的现象,开发商和业主互动已经弱到了极点。但这本来应该是一种强关系的,没有人会不期待自己的新家。
很多业主和开发公司之间的矛盾也因此而起。
融创华北洞察到了这一系列客户的痛点。从前期到后期全流程设置了不同的站点,层层递进,逐层消解客户购房后的疑虑。
从前期的蓝图描绘到客户签约,从总经理见面到工地开放,从交付到服务。
这一整套动作过程统一起来,涵盖了从客户从购房到交付期间一系列的问题,融创用和客户之间的重度交互和多重参与,将整个房子的营造过程,全部和业主紧紧的绑在一起。
这样做的优势是,从蓝图描绘开始,从项目规划阶段的设计思考和展示、空间规划的配置开始,业主就会深度介入,并提出建议。
可以将业主实际居住需求和专业设计进行完美结合。
在我看来,归心交付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它负责串联起融创服务板块中的诸多环节,比如从置业到交付再到后期维护,这些所有的环节共同构成了系统的全周期的归心服务。
 3 ● 
如果说,归心交付是一种全周期的业主共建过程,那么归心生活就是融创式美好的承接载体。
时至今日,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大阳台;还有的,是村口的那棵“老树”。
鲁迅说,村子的夏夜,摇着大芭蕉扇,在大树下乘凉,是一件极舒服的事。男女都谈些闲天,说些故事。孩子是唱歌的唱歌,猜谜的猜谜。
中国乡间的每一个村口,应该都会有这样一棵老树。这是村庄最天然的生活和社交场。它是将中国人骨子里的围墙情绪和领域感彻底打碎消融的地方。
作为精神图腾,它天然的会成为,每一个离乡游子心底里最深的那一抹乡愁。
融创华北非常用心的将这个图腾转化到了自己的社区里,这就是归心空间。
在融创华北,每一个交付小区里,都会有建筑空间留白。
这是融创华北在多年营造的过程中,发现了城市里的人们对社区生活的真实需求之后,因此做的决定。
它所依托的是产品创新。
融创华北从交房后十年生活演变的视角,去考虑新房交付后的业主社区生活。
比如说,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地方,会像你家小区内部的公共空间一样,对你的孩子和父母如此重要。
孩子的第一个社交小伙伴会是在这里,老人一年中待的最长时间的地方也会是这里,有人统计会超过600个小时,用来看孩子、闲聊、散步。
所以,一个完美的社区空间必须要具备哪些功能呢?
需要有四季分明的风景,需要有让儿童社交、探险、冒险的游乐场,需要有让老人休息和聊天的公共空间。
但融创知道,在刚交房时刻,任何的人为设定都是主观的,但是社区和生活却是在不断生长的,你在今天很难想象五年后的生活场景。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预留空间,在融创华北系统内,这被称为4+X空间。
就像城市规划中的留白,让城市自然生长,空间自有它的最佳用处。
社区生活的生长和变化自有其路径,融创要做的只是引导,为归心空间设计一个精神内核作为主导。
这就是归心社群。融创的目的是要通过一个个精心运营的社群,来打造融创特有的生活方式。
在预留的归心空间内,融创设计了从社区书房到公共厨房,再到儿童定制乐园和长者怡乐等等全部功能。
然后再通过社区运营,将这些空间功能激活。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种逻辑:
归心服务和归心生活深度影响融创产品打造和创新;而最终,产品所营造的空间又成为社区服务和社区生活的主要承载和依托。
三者一起构成融创式美好生活。

目前,海贝社、多彩社、枫叶社、乐活社等等社群,已经成为融创华北社区IP鲜明的文化旗帜。
通过丰富的社群生活营造,对位全生命周期的业主家人,在融创社区内营造“有家,有生活,有知己”的社群文化。
通过业主共建的方式,真正把社区打造成共享、共情的北方“大院”式情感居所。
归心服务+归心生活,它们分别代表了融创华北的服务体系和交付后的生活营造体系,它们一起构成了融创华北强大护城河,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最坚固的服务闭环。
 4 ● 
一段时间以来,我研究了很多开发商的集团战略,但很多时候是失望的,因为他们从底层逻辑上,还是那个想法,别人有,咱也要有。
这种盲目跟风和也要有的风气,蔓延在中国楼市的上空。
比如说这几年最火的社群,看一下你身边,有多少社群匆匆上马,最终沦落为卖房的营销手段。
却很少有人想过,社群的社会学基础是什么?社群对于中国基层社会的社区治理又有着什么意义?
这只是房产开发和服务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就已经这样的困难。
所以,能从集团层面将品质和服务之间的整个链条想通,又能合理落地的开发商,真的是凤毛麟角。
以上这些,是在看了融创华北的年度生活主张之后,我最大的感慨。
反而观之,今天融创华北已经布局了天津、西安、郑州、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豫西、豫东9大城市公司。正在开发和交房的项目数以百计。
散开看,这是一个个独立的点,但是当点越来越多之后,便结成了网。
一个巨大的优势是,这让整个融创华北区的社群大联动和跨城活动已经成为可能。
融创华北要做的,就是打通,打通社区与社区之前,打通社区与城市之间,打通城市与城市之间,打通整个华北大区。
这是一种从我到我们,从一群人到一个社区,从一个城市再到另一个城市的改变,最终整个融创华北都会成为生活共同体。 
从美好生活到美好城市,融创正在美好服务的道路上飞奔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