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英:爱情的模样

 昵称73531636 2021-01-25
【总第072001期】


爱情的模样


文:学英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公婆


对于我们的父辈来说,我爱你这三个字是羞于说出口的。也许过了一辈子的夫妻,从不知甜言蜜语花前月下为何物。互相不是直呼其名就是老张老李的,但这不妨碍他们携手一生,白头到老。
我的公婆倒是互相称呼彼此的小名,只是听不出半分甜蜜,说话的语气经常生硬的吵架一般。他们之间,没有言语的温存,更无动作的亲昵。十指相扣对于他们是个陌生的词汇,手牵手的动作恐怕一生在家人面前都不曾有过。就连早晚遛弯也不从不见他们并驾齐驱,公婆一同出街,高大的公公前面大步走着,后面一、二米开外矮小的婆婆紧紧随行,从不会超越。他们的举止真的看不出半分恩爱。
是漫长的岁月,把他们的爱情磨去了鲜润的模样;还是柴米油盐,把他们的深情消蚀殆尽;或者他们就没有过爱情?都不是!他们的爱,有他们的表达方式,有他们美好的模样。



记得小时候,有部电影叫《李双双》里面有句台词叫:先结婚后恋爱。公婆大概就属于此类吧,公婆的婚姻来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年公公虽然年轻倒是个有主张的人,媒人去家里提亲的时候,他悄悄记下了婆婆的名字和住的渔村。一个人偷偷去海边远远的相看了婆婆,看到在海边劳作的婆婆娇小可人甚是满意,然后就娶了回来。
公婆这一辈子应了一句老话儿:前世的冤家。据说,两人从年轻的时候就见天的打嘴架,都是为了些菜咸醋淡,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谁也不服谁。谁都想在家说了算,通过一次婆婆出门丢了买东西的20元钱的“大事件”(那个年代确实是大事件,公公一个月工资也就28元钱),公公掌握了全家的行政和财政大权。我进了婆家的门,也时常见公婆争争吵吵的,最多的就是公公“偏爱”挑剔婆婆做饭的手艺。婆婆在每一次争吵后都气的说再不伺候公公了,可是每到饭点饭菜准会冒着热腾腾的香气摆在公公面前了。婆婆也常和我念叨:这老头太难伺候,一吃饭就叨叨叨叨的,啥时候让我清净几天呀。我也曾一度认为公婆天天争争吵吵的,婆婆肯定心里委屈的不得了,巴不得公公离得远远的。直到有一年公公单独回辽宁老家探亲,那是他们几十年来第一次分开,恰逢端午。端午前一夜,我们包好了粽子,婆婆坐在当院的大灶前一边烧火一边抹眼泪。我吓了一跳,以为我做错啥事了,赶紧问:妈,您咋了?她眼泪哗哗的:也不知你爸能吃到粽子不,你老姑也不会包。我听了不禁笑起来:您不总嫌我爸叨叨你吗?您还管他吃不吃上粽子!笑完了,望着仅仅分开十几日就开始记挂公公的婆婆,我坚信他们之间是有爱的。平时公公对婆婆的百般“挑剔”也许就属于他们独有的交流方式。日子在他们二老的争争吵吵中有滋有味的过着……



后来公公的得了癌症,这个顶天立地高大帅气的男人,一下成了一个需要婆婆和儿女们照顾的人。医生预言公公最多活半年,在婆婆的悉心照顾下公公活了三年多。这三年多婆婆衣不解带的看护这公公,公公对婆婆的依恋超乎我的想象。婆婆出门买菜,一转眼的功夫公公就会喊婆婆的名字。冬天下雪的时候,婆婆出门公公总会叮嘱:路滑,慢慢走。公公身体好的时候,亲朋好友婚丧嫁娶这样的事,都是公公应酬,病了以后该婆婆出马了,公公就会告诉婆婆什么样的场合该说啥不该说啥,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事无巨细一一详尽的解释,耐心认真的样子让人难受。也是在公公病重的哪些日子,我真的看到他们手牵手的动作。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笨拙和别扭。他们牵手的动作那么和谐美好,令我心生敬意。那时公公已经不能出门了,起床和从沙发站起来这样简单的事都需要家人帮助。为了让公公活动下腿脚,每次饭后婆婆都会拉着公公的手在客厅里遛弯。一步步数着,走的步数多婆婆就会夸公公:老刘头今天真厉害!公公就会孩子般开心的笑起来。婆婆也会一起开心起来,望着公公的眼神深情而执着,他们的角色和年轻时互换了。



一天家里任都出去了,就我和公公在家。公公郑重地对我说:我走了,你妈你们得管。我回答:这是自然的,您放心。他说:我真不放心,年轻时到现在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我管着。不是我想欺负你妈,是我想多分担点儿。我走了以后,你妈我就交给你们了,不能让她受委屈了。我看着衰弱的公公眼泪不由自主流出来,依然回了那一句:这是自然的,您放心。他接着说:从年轻到现在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我管,柴米油盐都是我买。真的不是欺负你妈,是我想多分担些。我让你妈省心一辈子,结果我走她头里了,你们一定得对她好。她有个啥事要多担待。公公第一次和我说了这么多,话语里都是不放心婆婆。我相信同样的话他一定和每一个孩子都郑重其事地说过。我想公公对婆婆一定是深爱的,年轻时不会甜言蜜语,只能用家事的大包大揽来表达。久而久之成了习惯。离开前又郑重地把这习惯交代给所有的孩子们。这习惯我想就是公公爱婆婆的最朴实的模样吧。



都说人生是一场修行,我想凡尘中如我公婆这样朴素的爱,必是一场慈悲的修行。也许不曾许下海誓山盟的诺言,也许不曾收到玫瑰千朵的告白,甚至没有说过那三个字。然而,平凡日子里的默默照拂,朴素生活里的柴米油盐,一点点融进慈悲与感念。不似酒的浓烈,醉情满怀,却像茶的清醇,持久绵长,更是白开水的寡淡,初尝无味却最是营养。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修行,一路收获生命的赠予,一路感恩真情的慈悲。这修行没有刻骨铭心的仪式感,没有花开一瞬的惊艳,只在平凡的生活里心中慢慢滋长慈悲与纯善......
这,也许就是爱情正真的模样。


作者简介
张学英,笔名三月雪,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现客居北京。做散淡的生意,过闲适的日子。用文字腌制时间,煮字烹文疗饥慰伤。对黑土地情有独钟,生于斯,长于斯,文字长萦绕于斯。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学英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在场文学主编明桦感谢您支持原创作品
,是一种情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