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尤东明:套路

 昵称73531636 2021-01-25
总第078901期



套路


 作者:尤东明

 

老刘头,总觉得好像是被儿子和媳妇套路了。
老刘头和老伴都是过了七十的人了,住在小城里的一处平房里。闲暇时间,老两口就骑着一辆小三轮车,去广场,去公园转悠。
老刘头的儿子,在一个单位里上班,儿媳妇在一个小区做保洁。两口子都挺忙。儿子媳妇有一个宝贝闺女,在远离小城的省城里工作。去年,也成了家。
儿子住楼房。天儿冷的时候,儿子媳妇去接老两口来楼里过冬。冬天,楼里边暖和。
老两口子说啥也不去。说楼里不随便,还拘束。出来进去,上楼下楼的不便利。不如平房里住着随意。没办法,儿子给他俩买了一吨煤,并接长不短地就过来扒一眼。
老两口子私下里说,近了臭,远了香。能离着远一点,就不往跟前凑合。



眼看着就到年跟前儿了。
吃过晚饭,老两口坐在电视机前看京剧。这是他俩每天晚上必须的,也是唯一的娱乐项目。但今天,老两口又加了一个项目:就是合计着准备过年的年货。计划着活鸡,要买几只,鲤鱼要买几条。过年了,远道的姑娘儿子都是要回来的。还说要不抓紧了买,再晚两天,这些东西就要涨价喽。
其实,老两口子不去住儿子的楼房,里边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远道的姑娘和儿子回来,若是住在儿子的楼里,怕儿媳妇心里烦,闹不高兴。
儿子媳妇又过来扒眼来了,还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子。编织袋子里边还蠢蠢欲动着,像是活物。
不待老两口子发问,儿子就说:今天去乡下办事,顺道买了四只土鸡,还有一只柴鸭子。你看我俩都上班,也没时间宰。明天,你俩把它们宰了吧。
儿媳妇也说:楼里边,地方小,也舞弄不开。再说,弄得鸡毛满天飞,埋里埋汰的,也脏地慌。还有那个味儿,多少天都放不出去。
老刘头在心里哼了一声:一百多平的楼里,还舞弄不开几只小鸡?怕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吧。
儿子又接着说到:两个小鸡留着给闺女捎到省城去。一只留着咱们过年,剩下的一只也留着,灵活机动,防备着过年时来个客人啥的,好炖上凑个菜儿,也体面。这土鸡儿,齁贵着呢。
老婆子赶忙问:那只柴鸭子呢?要给谁呀?
儿媳妇也赶紧说:那是给你们买的。土养的柴鸭子,营养着呢。
儿子媳妇走了。



老婆子说,这是怕咱们闲着,给找点活干干。
哼,不行,土鸡咱也得留一个,捡大的留。
还留啥呀,不是给你一个柴鸭子了吗,你怎么还要啊?你没听儿子说,这几个土鸡,都有安置了吗?不是要给省城的孙女两个地吗?
管他呢,小孩子以后吃的时候多着呢。明天,杀完小鸡,就先炖一个解解馋。
你呀,快拉倒吧。一个老头子,少吃一口还能咋地?还能搀掉下巴颏咋地?没见过你这样的老头子,还跟着孙女争上嘴了,好像那不是你的亲孙女是的。想吃,市场里就有。咱自己买一只去。
也是啊,咱哪能跟宝贝孙女争呢。但明天,杀完鸭子,一定给他炖上。
炖上了,也是得把他们都叫回来一起吃。老婆子嘴里嘀咕着。
要说,年轻时的老刘头是一把干活的好手,利索,透亮。但如今,年岁大了,也不愿意去摸索这些琐碎的活计了。老婆子更是不愿意干。所以,第二天,吃过早饭,老两口骑着三轮车,满县城地寻了一家专门代杀鸡宰鸭子的店铺,花了四十块钱,杀了四只土鸡一只鸭。眼看着人家年纪轻轻的小老板,麻手利脚地把活蹦乱跳的土鸡,柴鸭变成了白条,老婆子觉得这四十块钱,花的好肚子疼啊。



老头子倒是说到做到。回家后,就乒乒乓乓地把那只柴鸭洗净剁碎。锅里添水灶下开火,还加了一把鲜菌子。就炖起柴鸭来。
老婆子嗔怪说:你还真给炖上了。
老头子:当然了,那还能假。
那也不能都炖上啊,咱俩吃不了的。
吃不了?咱放冰箱里保鲜,想吃就吃,足够咱俩吃好几顿的。再说了,他们要是回来呢?保不住一顿就给包圆喽,还指不定够不够呢。
开锅了,小厨房里弥漫着炖肉的香气。
好香啊。门开了,儿子和媳妇兴冲冲地叫起来。
哎呀,正打算打电话叫你们来吃鸭子肉呢。你爸呀,嘴馋了,把那只柴鸭给炖了。
刚开锅,还没熟呢。老头子瓮声瓮气地说。
那鸭子就是给你俩买的,炖了就对了。再说,我们也馋肉了呢。儿媳妇抄起铁杓子,掀开小锅的盖子,翻了翻锅里的柴鸭肉,又顺带着盛出一小勺汤,尝了尝:嗯!味道好极了。我爸炖的柴鸭,真鲜。我就说嘛,土养的柴鸭,营养着呢。
我就说咱爸会做饭嘛。怎么样,服了吧?儿子沾沾自喜地说。
老婆子在心里说:你俩就一唱一和地忽悠吧!
那当然。你赶紧去前边超市,买两样小菜儿,再买一瓶酒,咱陪爸喝点。
得啊令。儿子把那个的音,刻意地拉长了一下,就锵锵锵地出门买酒去了。
哼,这还差不多。老头子心里说。
……



儿子和媳妇,拎着四只褪得溜光地土鸡,还有没吃完的炖柴鸭,上了车,要回家了。
媳妇边开车,边对男人说:你看咋样,我计划对了吧。杀鸡的钱也省下了。鸭子炖熟了,吃了一顿不说,剩下的又拿回来了,太胜算了。就是味道差了点,有些清淡了。还有就是没想到,我就这么一说,爸还真的让你去买酒,又搭了一瓶酒的钱。
可是我看爸妈连一块柴鸭的肉都没有吃啊。他们只是吃了几口炖在柴鸭里的菌子。男人望着车前边,那被车灯和街灯混合了的光,铺得满满的路,缓缓地说。
牙口不好,咬不动,搁谁也没办法。不过,那炖柴鸭的汤,一定还是很有营养的。
沉了一会儿,男人说:明天下班了,我再去买两只土鸡,买两只当年养的,嫩嫰的土鸡。我花钱去宰,给爸妈送去。叫他们想吃了就炖,馋了就吃……
那你可怨不了我,谁让你买的鸡鸭都是陈了年的。
你不是说,陈年的鸡鸭味道好吗。
这一回,媳妇瞅了瞅身边的男人,没言声儿。
此时,月光虽然皎洁,但在城里这璀璨又明亮的街灯下边,已经显得很微不足道了。


 

作者简介
尤东明,农垦职工,喜欢文学。希翼借一双文字的羽翼,遨游在文学的星空里!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学英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在场文学主编明桦感谢您支持原创作品
,是一种情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