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赫:醒来吧,守望之神呼唤我们

 钢琴练习曲 2021-01-25

演奏者:Tatiana Nikolayeva


澄清一下:

这阵子有小伙伴问我是不是教徒,虽然我写了不少宗教的音乐,但我本人并不是教徒,既不信佛祖,也不信耶稣,更不清真……我只信音乐。

我喜欢巴赫,恰好他又是个虔诚到脑残粉境界的路德宗教徒,仅此而已。

品名字叫《醒来吧,守望之神呼唤我们》,德文:Wachet auf,ruft uns die Stimme。

但这个旋律并不是巴赫原创的,它来自一首众赞歌。

歌曲原作者是一位叫做菲利普·尼古拉(Philipp Nicolai,1556-1608)的路德宗牧师,不过他只是个十八线的小人物,我们就不用管了。

巴赫最初采用这个旋律,是在他的第140号康塔塔,是里面的第4段,男高音咏叹调《锡安,听见守望歌声/Zion hört die Wächter singen》。

这是康塔塔的原作:

指挥:铃木雅明

锡安,听见守望歌声》手稿 | 约1755年

这是一部警世之作,创作于1731年,故事来自《马太福音》的一个短小寓言:

十个美丽的贞女拿着灯,半夜去迎接新郎。
十个人之中,五个聪明的菇凉准备了灯油,另外五个SB没准备。
新郎来了,那五个SB才想起要去买灯油,等她们回来时,天国的大门已经关闭了,jio…jio豆麻碟!
最后,她们只能留下后悔与遗憾……

有宗教学者认为:

在这首康塔塔里,天堂而来的新郎,寓意着耶稣;五个聪明的贞女,代表着类孽债和罪恶但得到救赎的灵魂而SB们,就是我这种不信教的人啦,与耶稣基督一而再再而三失之交臂。

在这个简单又有点诡秘的圣经寓言里,巴赫作为教徒,并没有死缠烂打咄咄逼人,只是以一种然的方式传播教义

和、谦抑却又坚定!


赫大概很喜欢这个旋律,后来1748-49年写《舒伯勒众赞歌/Schübler Chorales》(BWV.645-650)时,还炒了个冷饭,第一首又用了这个旋律,由管风琴演奏。

舒伯勒众赞歌》手稿 | 约1750-60年

于这段旋律太过好听、太过出名,所以被改成了各种乐器演奏的N多版本,成为了巴赫宗教音乐的代表旋律之一。

其中钢琴独奏版以布索尼、赫斯与肯普夫的最为出名,都是根据《舒伯勒众赞歌》管风琴版本改编的。

文章的音频,就是由尼古拉耶娃演奏的布索尼版本。

Ferruccio Busoni | 1866-1924

这个作品,麻烦就别问我几级了…几个改编版都是手指灵巧度方面没太大的要求,难是难在内声部的突出控制:

布索尼改编版乐谱

画红线的中声部,就是Philipp Nicolai众赞歌的旋律,右手演奏。

但是右手同时还有一个高声部伴奏的,弹的时候必须把高声部退居二线,突出中声部的众赞歌,让人清清楚楚地听到这个旋律,而且由始至终保持着良好的呼吸感与歌唱性!

这样的技巧就有点不太友好了,要比手指飞快的那种难得多。

圣-桑有首练习曲,就是专门训练这个技巧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玩玩哦☞ 圣-桑,a小调练习曲

最后丢个由Richter演奏管风琴的《舒伯勒众赞歌》版本,我很喜欢这位德国大神的演奏,希望大家也喜欢啦!

演奏者:Karl Richter

乐谱获取请参看:

关于以后的乐谱……

记得帮点在看。把公众号加星标,新文章才不会漏哦!

其它推荐deepreader

太好听啦!赛依的《鸽子》!

巴赫:咏叙调

西村由纪江:椿

汤山昭:爆米花

奈夫:绿袖子

莫里康内:爱的主题

阿布鲁:玉米粉上的雀鸟

Proksch:探戈-桑巴

法伦克:E小调练习曲

希曼诺夫斯卡:F大调方阵舞

肖斯塔科维奇:第2号华尔兹

肖斯塔科维奇:手摇弦琴

久石让:练习曲-10.A Wish to the Moon

马斯卡尼:间奏曲

庞塞:e小调间奏曲

陈泗治:蕉叶微风

Metelka:献给德尼莎与路易斯

吉洛克:小丑

拉莫:野蛮人之舞

维尔巴克:阿拉伯旋律

夏布里埃:纪念册的一页

埃里克的晨练

大狮子弹的这首音乐会安可曲,真心美翻了啊!

格林卡伤感起来,真没肖邦什么事了…

巴赫:F大调田园曲

虽然是考级作品,却比大多乐曲更美!

喜欢小清新吗?Séverac的这首小品一定适合你!

这么可爱的四手联弹,竟然莫扎特9岁写的!

荐曲 | 爱德华斯:素馨花

荐曲 | 加德:升c小调小行板

荐曲 | 福列:西西里舞曲

荐曲 | 斯美塔那:a小调尚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