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原创•《鹧鸪天•夏夜》作者 注礼书屋、赏析 王建武

 晓岸瘦风 2021-01-26

鹧鸪天·夏夜

作者 注礼书屋

入夜蝉鸣阵阵低,
犹闻杜宇伴风啼。
幽幽磷火吐天恨,
闪闪萤虫动地思。
明月照,野魂依,
蜿蜒坟朵稻场西。
魅魑魍魉相安静,
听我高吟不夜辞。

孤独夏夜凭高吟

——《 鹧鸪天·夏夜》赏析
赏析 王建武

《夏夜》是注礼书屋为回忆知青生活而填的一首词。
   

把凄凉写成和煦,把孤独写成喧闹,把幽森写成明朗,把痛苦写成快乐,是词作者独出心裁,别具匠心的表现手法,也是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入夜蝉鸣阵阵低”,起句作者介绍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从起句的情绪上看,是一个平缓的,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情绪来承接起句。“犹闻杜宇伴风啼”,在这儿,作者是听到了杜宇的鸣叫?还是感受到了心灵的啼血?抑或兼而有之?作者为自己,更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发挥的伏笔。
  

“幽幽磷火吐天恨,闪闪萤虫动地思”,这是一漂亮的工对。
   

孤独的作者看到了窗外“幽幽磷火”“闪闪莹虫”,他们的“闪闪”“幽幽”似乎在倾诉着惊天的遗憾和怨恨;他们的“闪闪”“幽幽”似乎在表露着动地的情思和绪怀。

是什么让作者有惊天的遗憾怨恨和动地的情思绪怀呢?非当时代人,非亲历过“史无前例”风刀霜剑的人,是难以体会那种悲苦、无奈和无助的。作者家族、家庭、以及作者本人所遭遇的极不公平的遭遇,都凝结在“恨”与“思”中了。共和国的同龄人,特别是所谓家庭成份不好的人,一定会对这“吐”这“动”这“恨”这“思”有着切肤之痛,有着永远铭记着的深藏心底的记忆,有一块不忍揭不堪揭有时却又不得不去揭的伤痕。

而我们的后来者,也会在这些词句中,去想象前辈们历经过的血泪艰辛,而不让悲剧重演。
    

“明月照,野魂依。蜿蜒坟朵稻场西”下半段作者笔锋一转,从思绪回到了现实中。在皓朗的明月光下,空空如也,只有那飘游的孤魂野鬼相依于月光。作者孤身居住的稻場边(作者的同学早己回城,只剩她孤零零一人还在继续接受再教育。)是影影绰绰,连绵蜿蜒的坟地。
    

“魅魑䰣魉相安静,听我高吟不夜辞"在这孤寂的夏夜,山精水怪都安静了下来。为何?“听我高吟不夜辞”
  

最后一句“听我高吟不夜辞”作为全词的“合”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全词的思想性,艺术性得到了升华。因为这“高吟”一扫前面的孤寂,悲惨,恨情,愁绪,让本来很惨阴、很凄凉、很孤独、很幽森的情、景明亮了起来。才让读者知道作者在坟场边还能感受到“明月照”还能视惨森森的坟塚为“蜿蜒”。也许作者在“高吟”时,想起了莎士比亚名言“黑暗无论怎样攸长,白昼总会到来”;也许作者想起了歌德的“强大的勇气、崭新的意志——这就是希望”。
      

因为作者心中有希望,有乐观,甚至豪迈,一声“高吟”,将作者身处惨境逆境而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呈现在人们面前。也就使全词的色调定位于光明之中。
   

纵览全词,我们不仅有共鸣,有敬佩,还有期待。我们期待作者有更多更高的吟。

往期回顾:残冬日暮,任雪风轻吼。文竹青春却依旧。看如今、腰细欲断如丝,居斗室、骨魄清奇鹤瘦。



作者简介:

注礼书屋,本名戴曼曼,人称荆州才女,现为退休人员。诗词世家。其始祖为西周宋王,远祖为注“礼记”的大小戴,先祖为宋江湖诗派领袖戴复古。其父为荆州水利专家,有诗词书籍传世。注礼书屋是作者祖传印章,惜毁于文革。作者以“注礼书屋”为笔名,撰写了数百篇诗词,散见于各类网络中。

作者简介:

王建武,笔名健康舞,男,中共党员。前中国职工教育学会会员,前湖北省荆州市企业文化协会理事,前某中型企业负责人,现为退休人员。
注礼书屋原创诗词作品

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

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