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耗资11亿人民币,安藤忠雄将证券交易所改造成了一座私人博物馆!

 七烟 2021-01-26
耗资11亿人民币,日本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将一座建于1763年的巴黎证券交易所改造成了私人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专为亿万富翁弗朗索瓦·皮诺设计打造,于2021年1月23日在法国巴黎正式开幕。据了解,该馆将展陈皮诺私人收藏价值约12.5亿欧元的5000件左右的艺术品。


“巴黎证券交易所-皮诺私人博物馆”改造后的室内景观

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卢浮宫和蓬皮杜艺术中心之间,巴黎证券交易所的布局忠实于城市对称,圆形平面中心是一个穹顶大厅,穿过巴黎正中心的 Rue du Colonel Driant 大道也正好穿过巴黎证券交易所圆形大厅的中心。



上图:Rue du Colonel Driant 大道正好穿过巴黎证券交易所中央

下图:巴黎证券交易所巨大的铁穹顶

圆形大厅的前身是一个露天庭院,曾改造为木制圆顶后被大火烧毁,又被用《巴黎圣母院》中被雨果形容为“英国骑士帽”的铁穹顶重建后,1763年建成至今,巴黎证券交易所这栋建筑的布局与结构始终如一。19世纪末五位不同艺术家受邀创作的五大洲贸易史壁画几经修复亦完好如初。






上图:安藤忠雄设计手稿

中图:巴黎证券交易所改建设计模型

下图:建造中的巴黎证券交易所,此时混凝土核心筒还未浇筑完成

为了不干扰原建筑的历史结构和痕迹,安藤决定利用建筑物现有的形状来形成一个内部画廊。他在圆形大厅内插入一个直径30米、高度9米的混凝土中央筒,以提供新的展览空间。中央筒贯穿地下一层,与玻璃圆顶平齐。除了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细分或贯通的模块化展览空间外,混凝土外壳还将包含一个接待室和一个冥想室。地下一层则是一个在中央圆柱体中容纳了284个座位的礼堂。



中庭内的混凝土筒体在建筑内形成两种建筑语言,两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环绕着圆柱结构的双螺旋楼梯,为人们提供了纵横交错的视角,并使人们得以近距离观赏修复后的壁画。

这个筒体连接了两个墙壁和两个时代,其外部清冷的清水混凝土和现有建筑内部美第奇式立面之间创造了新的走廊空间,四个开口以及包裹在筒壁中的楼梯间和通道创造了一条穿过底层并连通整个建筑的路径,该路径成为通往上方楼层的通道,来引导从地下接待厅进入的访客以离心运动的形式向上到达每个向公众开放的空间,最终到达二楼平台,近距离感受玻璃顶投下并映射在19世纪壁画上不断变化的光线与阴影。



光透过穹顶打在19世纪的壁画上,光影随着时间不断变化。



弗朗索瓦·皮诺和安藤忠雄

事实上,这位法国商人已与安藤忠雄合作了三次,而此前的两次亦均是将历史建筑改造成私人当代博物馆,分别为格拉西宫和海关大楼博物馆;巴黎证券交易所即将将成为皮诺所有的第三座私人博物馆。

皮诺的第一座私人博物馆格拉西宫(2006年)
皮诺的第二座私人博物馆旧海关大楼(2009年)

弗朗索瓦·皮诺是一位同时跨界艺术、商业的大佬,他不仅是拍卖行巨头佳士得的大老板、世界第三大奢侈品巨头Kering集团的创始人(Kering集团旗下有Gucci、 Saint Laurent、 Bottega Veneta等品牌),他还是全球当代艺术最大藏家之一(近五年连续入选美国《ARTnews》杂志“全球200位顶级收藏家”榜单),如今弗朗索瓦·皮诺的一举一动,却有可能会影响整个业界的发展。

 

01

与 艺 术 结 缘
 

很多人都好奇弗朗索瓦·皮诺这位传奇人物的经历,和许多成功人士一样,皮诺也是白手起家的——


  • 1936年,弗朗索瓦·皮诺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小村庄,凭着努力考入当地有名的城市中学,但因被同学嘲笑“农村身份”,他一度十分厌恶校园生活。
  • 1951年,皮诺在15岁缀学回家帮助父亲打理锯木厂。突破常规,皮诺选择了直接与供货商、运输公司合作,节省了中介成本的这一商业举措成功帮他淘来了第一桶金。传奇经商之路就此拉开帷幕。
  • 1963年,27岁的皮诺建立了皮诺集团公司Pinault,通过收购、抛售的操作不断获利,从此开始,愈来愈多不同行业领域的公司,逐一被他收入囊中。
  • 1992年,56岁的皮诺迎来了事业高峰,他买下了著名的巴黎春天百货公司,同一年并购邮购公司La Redoute,由此PPR集团(即现在的Kering集团)雏型初现。


弗朗索瓦·皮诺


在皮诺带领下,集团业务逐渐集中于奢侈品领域,不断扩大范围,收购了Gucci等顶级奢侈品牌,成功跻身于世界奢侈品集团第三的位置。

皮诺白手起家的经历已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但这位商业大佬还有着长达40年的艺术收藏史和多达数千件的个人藏品,以“全球当代艺术最大藏家之一”的光环被人重新认识。

从皮诺的经历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并非艺术世家出身。说到与艺术的结缘,始于1980年,44岁的皮诺首次参加了拍卖活动。当时,画家保罗·塞吕西耶Paul Serusier的一幅乡村风景画中的老妇人,令皮诺想起了自己的奶奶,于是这幅画成为了皮诺的第一幅收藏品。此后皮诺对艺术品的热情愈发热烈,他开始频繁出入画廊、拍卖行,大规模地收藏艺术作品。

从藏品特征来看,弗朗索瓦·皮诺的收藏主要集中在当代艺术领域。1990年,皮诺对荷兰大师蒙德里安的经典格子绘画《表格II》深深着迷,他以880万美元的高价拍下了这幅作品,这也是他收藏的第一件现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

皮诺最为推崇的艺术流派是极简主义,他收藏了理查德·塞拉、罗伯特·雷曼、马克·罗斯科等一流派几乎所有重要艺术家的代表作。

但对其他风格作品的收藏也在同时进行着,皮诺热衷于收藏毕加索等20世纪早期画家的作品;一度也非常迷恋波普艺术,曾收藏安迪·沃霍尔等二战后美国艺术家的作品,还在2007年以2360万美元拍下杰夫·昆斯的作品《悬挂的心》,打破了当时在世艺术家作品的拍卖纪录。

 
杰夫·昆斯《悬挂的心》


皮诺认为收藏是一件需要付出热情、耐心和毅力的事情,“你可以在生意场中是一位冷酷的野兽,你不需要鉴赏力;但艺术处处总关情。”皮诺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自己跟艺术品经常会“一见钟情”,亲自去艺术家工作室挑选作品也是一种更为奇妙的体验。


 
02
如何分享艺术
 

弗朗索瓦·皮诺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藏品,由此,建立私人博物馆也被提上了日程,“收藏艺术品,尤其是当代艺术品不能只是简单的量的堆积。热衷艺术的人总是乐于分享他的热爱、感觉、发现,甚至疑问。一个做法就是在如博物馆这样的专门场所,尽可能多地展出艺术品,或者将艺术品进行巡回展览。”
 
皮诺梦想在巴黎建立私人博物馆的想法,始于2000年。原本将在雷诺汽车厂旧址(距巴黎市区3英里)修建博物馆的计划,正好赶上当时巴黎市政府规划变更,致使皮诺迟迟无法获取土地使用权。于是他于2005年4月宣布,放弃在巴黎建馆的计划,将目光投向了意大利威尼斯大运河边的格拉西宫Palazzo Grassi。

 
格拉西宫外景


格拉西宫建于1722-1748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建筑外观为新古典风格,不同于威尼斯的大多数罗马风格/巴洛克风格的宫殿建筑。弗朗索瓦·皮诺以3700万欧元买下它99年的运营权 80%的收益分成,并邀请日本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进行了改建。
  • 2006年4月,格拉西宫当代艺术博物馆盛大开幕,《我们往哪里去?》Where Are We Going?作为该馆开幕首展。


格拉西宫内景
 
  • 2007年6月,皮诺又获得了威尼斯旧海关大楼Punta della Dogana的运营权,并再度邀请安藤忠雄负责博物馆设计改建工作。海关大楼建于1677-1682年间,比格拉西宫历史更为悠久。
  • 2009年6月6日,在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前一天,海关大楼博物馆正式开放。
威尼斯海关大楼外景
 

海关大楼博物馆内景


格拉西宫和海关大楼博物馆不仅是皮诺的私人博物馆,更是共同构成了威尼斯当代艺术中心。

而如今,弗朗索瓦·皮诺将与安藤忠雄第三次携手合作,皮诺的第三座私人博物馆即将于1月23日面世——他多年前想在巴黎建立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心愿终于将要实现。这座博物馆,选址于罗浮宫和蓬皮杜艺术中心之间的巴黎证券交易所Bourse de Commerce。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也是巴黎最珍贵的历史建筑之一,比格拉西宫和海关大楼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建立年代可追溯至16世纪。



历史上的Bourse de Commerce,当时只是被用作放置面粉的地方


谈到和安藤忠雄的合作默契,皮诺说到,“即将开展的项目是具有一定挑战性,对此我认为安藤忠雄是我的不二之选,安藤先生是当今为数不多的建筑师能把艺术的独创性与事物的严谨性巧妙结合到建筑,使其与自身、与过去,与现在形成一个引人深思触动的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弗朗索瓦·皮诺所建造的每一座博物馆,不仅本身就是一件具有宏大历史意义的艺术品,而当其作为一个载体去呈现更多精妙绝伦的现当代艺术藏品时,就有了更加悠远深重的含义。无论是古老历史建筑与现当代艺术作品的碰撞,还是皮诺与世人分享其对于艺术的激情的行为,都值得探索和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