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扣工资促消费,老师为啥要反对

 与孩子一路同行 2021-01-26

4月8日,一张“怀化市要求从教师工资中扣取促进消费款”的截图在网上流传。

经媒体证实,日前怀化市财政局的确下发怀财办【2020】37号文件,要求从所有公务人员工资中扣除促进消费款,标准不一。

作为教师,也被按照公务人员对待,引起了老师的热议和不满。在地方政府看来,教师也是吃“财政饭”的,当然要一视同仁。但在舆论看来,多数地方的教师整体福利待遇还是无法和公务员相提并论,发工资的时候做不到平等,要奉献的时候倒是一次不落,显然就更刺激教师群体和舆论的不满。

疫情之后各地要恢复经济活力,地方政府想积极作为的初衷没错,但还是应该少一些拍脑袋决策。我们都知道人们的消费水平和人的收入分不开的,作为政府,只能决定自己发放多少工资,不能决定人们消费多少。

说到钱,不由想到钱与人的三种关系:一是人找钱,人们拼命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去努力工作挣钱,这是很辛苦的过程。二是钱找钱,由于有了钱,钱开始向钱集中,买房卖房挣钱,放贷收息挣钱,相比人找钱已经轻松多了,《西虹市首富》中的王多鱼由于有了钱,想花掉都难。三是钱找人,这是挣钱的最高境界,那些有价值的人,往往被高薪聘用,当然,还有个别贪官,他们来钱更快。

老师和广大劳苦人们一样,靠着自己的辛苦挣钱,钱来的慢,当然花的也慢,这就是旅游公司往往不愿意接待老师参加旅游团的原因。他们往往抱怨老师买旅游产品太仔细,要看上半天,不是不买就是还价。

老师真的不愿意消费吗?不,主要是他们的钱少,为了买房,为了生活,为了发展等等这些基本的日常开销,他们已经囊中羞涩。我有一个同事,每年为了学习心理学,省吃俭用投资学习,一年各项费用都得一万元左右。

总之,老师是精打细算的人,有计划消费的人,他们知道好钢用在刀刃上,钱应该花在该花的地方,千万不能克扣工资促消费,否则,不但目的达不到,还会引起教师的不满。

如果给老师涨工资促消费可以吗?我认为也不行,因为工资涨了10%,所有的物价都会涨10%。20年前,我的工资1000元左右,房价800元一平方,现在我的工资涨到了5000左右,房价却成了8000元一平方,房价为什么涨?不就是工资涨了吗。工资涨了,物价、房价长得更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