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点】藏经阁的“格局观”—写在即将出关之日

 墩墩舆情课 2021-01-26


因缘际会来到“藏经阁”闭关修炼,苦心志、劳筋骨,研习着这里的“扫地僧”们“至人、至境”的武学造诣,时间过得极快,180个日夜循环仿佛就在一瞬间。

转眼即至深秋,不久便迎来出关之时,消瘦了不少,也多了许多白发,但修为的提升却很明显,很是受益,不必好奇,不是什么盖世武功,也不是什么兵器绝学,而是阁中长老们心中的“大视野”、“大格局”。

带我闭关的长老,在阁中年龄不算大,属中坚壮年,对当前江湖形势、发展态势极有见地。“心中要有大格局”、“什么样的格局注定了你能获得什么样的成就”是最常对我谈起的两句话,也对我影响最深。

格,解释为格子,意指每个人身处的地域、家庭、工作、社会等一切关系的总和,有的大,有的小。局,解释为全局、整体,意指每个人心中能想到各种关系的总和,有人胸怀天下,有人心系小家,当然两者没有褒贬之意。

在我看来,格局的关系有些辩证,太小的“格”匹配不了很大的“局”;同样太大的“格”若与略小的“局”放在一起,也显得很不和谐,尤其是在当前各派林立、风云变幻的江湖博弈中,更需要“格”“局”的完美契合,而这一切的关键因素就在于“人”。

看问题、看矛盾,需要有全局视野;解决问题、解决矛盾同样要兼顾格子化的受众。高调宣扬“老子天下第一”的侠客,终究没有好下场;受限于格子里的“义士”单凭一腔热血也难成一代英豪。

要想在夹杂着“利益博弈”、“正邪立场”、“现实问题”、“情感冲突”的江湖里论道、匡扶正义,绝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除了要有独门的绝技、超然的智慧外,还要有颗大心脏、大格局。

比如:华山与武当因小摩擦互掐,双方往往都有很强的“情感代入感”、“立场意识”,陷入格子中无法自拔,很容易消解两者中一致对抗邪恶力量的凝聚力,令亲者痛仇者快,得不偿失。

阁里闭关期间,在众长老们的言传身教下,驾驭江湖的视野、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与方法,怕是底下修炼数年都难以悟到。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即将离开,发自肺腑地感谢阁中的所有人,感谢让我顿悟“格局观”的长老们。师傅已领我进了门,日后定当竭尽所能将阁中所学发扬光大,为这江湖的正义贡献一份力。


更多舆情文章尽在@墩墩舆情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