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舆评丨要看清郭敬明、于正道歉文案背后的公关痕迹

 墩墩舆情课 2021-01-26

今天,郭敬明、于正相继通过社交媒体途径向庄羽、琼瑶发表公开道歉信,持续“刷屏微博微信等互动环节,成为2020年最后一天的最热话题。

我注意到网上有一种声音,以强烈声援郭敬明、大力支持于正等忠实粉丝形象示人,集中发表类似“很喜欢你,一起加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等点赞式评论,刻意维护郭敬明、于正人设形象的意图显得十分强烈,且集中表现出“瞬时发帖”“口径一致”等明显组织行为特点,建议进一步深挖和彻查。

一是瞬时发帖对冲舆论企图明显。梳理发现,以郭敬明道歉帖文为例,这类“我们支持你”“一起加油”等点赞式跟评发布时间,与郭敬明凌晨00时00分定时发布的道歉原帖十分接近,且密集出现,跟评一度呈现一边倒支持等“刷屏效果,借助瞬时密集发帖触发舆论“从众”效应,试图以此对冲后续可能针对郭敬明15年后才发表道歉声明真正原因讨论的目的较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相同现象也同步出现在于正道歉公开信帖文后,建议有关部门以此为线索,彻查背后是否存在MCN机构或中介公司有意操纵、干扰舆论可能。

二是口径统一“人设”公关意图强烈。一般情况下,网民针对社会热点发表评论,即使观点方向一致,评论时间、表达方式、语气语态及立场视角也会出现许多不同,不大可能会出现“极短时间内大量口径高度相仿突然出现”的现象。进一步分析此次声援郭敬明、支持于正观点后发现,跟评口径主要集中在“郭敬明其实很努力”“于正已经道歉了”“我们应该支持他们”这类明显维护“形象人设”的几方面,呈现高度一致性、相似性,不符合正常网上观点多样性、多角度性的共性特点,公关意图较为明显。另外,自昨天开始,不断有网民持续发帖曝出豆瓣服务器出现短时“崩溃问题,怀疑与豆瓣后台密集公关删帖触发服务故障有关,无形之中增加了郭敬明、于正道歉文案背后应有公关公司参与舆论误导操作的可信性。

三是账号信息趋同组织特征明显。分析这些账号特征可以发现,这类账号头像、评论等信息存在高度趋同性。一是普遍无原创或原创率极低,表现出极强的“小号”特征;二是帖文跟评均为“只评不转”,怀疑应与“账号干预主要是为了平息风波”“选择转发可能会放大传播”等原因有关;三是头像普遍都以“美女”“帅哥”“美景”等高颜值图片示人,粉丝量较少,且都小于关注数,判断应与美女头像可提升公众亲近感,无形之中可增加跟评可信度等原因有关。

分析认为,郭敬明、于正之所以第一时间发布道歉帖文,应与央视新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大现实题材创作》释放震慑信号有关,除了有迫于压力求监管部门手下留情之外,还有想借这一轮道歉文案进行反向营销,提升自己影响力的意思,否则不会想到使用上述卑劣的公关手段,建议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跟踪认为,庄羽女士的针对性回应很棒,一方面表明了法院判定剽窃15年后突然选择公开道歉,更多的是出于央媒点名后的危机公关,与帖文中所谓的道歉诚意形成了巨大的讽刺反差;另一方面成功化解郭敬明道歉文案刻意强调金钱赔偿,不断暗示庄羽女士为金钱而逼迫”的歪曲性动机联想,有礼有节,堪称回应典范。

应当指出,在文学圈里,剽窃行为一直为人所不齿,事关基本品性,甚至可以称作是文学创作中的万恶之首,理应成为舆论的基本共识。

事实上,无论郭敬明、于正人前如何励志、努力,但这不能掩盖其剽窃之恶,而如今能惩戒这种恶的,除了线上的舆论谴责,还应该有配套的线下实质性惩戒,决不能让这种公关道歉信沦为其反向营销牟利的另辟捷径。

一杯咖啡  一堂舆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