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一佳破产,百丽卖身,沃尔玛关店…….请别太拿自己的过去当回事

 灵兽 2021-01-26

作者:陈岳峰

来源:灵兽 ID:lingshouke

很简单,你可以憧憬美好的未来,多美好都可以,但首先得活下去。

(一)

什么?那个年销售近180亿的零售企业,竟然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了?

是的,就是那个被誉为零售业铁娘子的李彬兰创办的新一佳,最辉煌的时候,位居全国连锁百强第17位,广东零售业的“榜眼”,如今是要烟消云散人去也。

有媒体发出感慨称,这是零售旧时代终结的一声号角。

忆昔当年未悟时,一声号角一声悲。

不过,这只是对一家零售企业吹响的终结号,无需将其与行业格局挂钩。

如果说十二三年前,谁人不识新一佳。那么十二三年后,又谁人在意新一佳?

这个企业的存在或是消失,对于行业已经无足轻重——对企业来说,这确实是一种悲哀。

因为,新一佳的破产,与零售业的商业模式并无太大关联——问题更多可能出在内部管理上。

如果是模式的问题,那所有的企业都得倒闭。

年销180亿又如何?万年长城今犹在,可见当年秦始皇?

还有一个消息是,北京华联旗下高端超市BHG将以2.94亿元卖给凯大铂川,这样的价格和这样的举措双双让人大跌眼镜:一是价格之低出人意料;二是BHG在北京市场应该处于盈利状态,另外位于国贸附近原新光天地下面的BHG应该说代表了中国高端超市业态的最高水平。说卖就卖,这让线下零售情何以堪?

(二)

再说了,有模式有如何?

鞋王百丽,就在几年前,何等风光,做大规模、做强渠道:2010-2012年,百丽每年新净增门店超过1 500家;巅峰时的2013年,店铺总数超1.9万家,且均为直营。

2007年上市后,百丽除了开店覆盖渠道,横向整合的并购更是频频,界面的报道称,3.8亿元收购Fila、6亿元收购Millies、16亿元收购森达……加上天美意等品牌,百丽形成了超级品牌矩阵:百丽、斯加图、真美诗、他她等,代理品牌包括Bata、CAT、Clarks……,基本实现了对用户的全年龄、全价位覆盖。

按道理,有渠道,有品牌,深耕一个品类,覆盖“全女性”,这样的企业,未来如果还不能一片光明,那还有谁能看到光明?

事实如何?一招吃遍天下的日子,至少在商业领域不可能存在了。近一年内,百丽竟然关店超过700家,平均一天2家的闭店速度,不久前曝出将被高瓴资本、鼎晖投资收购。(延伸阅读:原创|不转型将死?百丽的遭遇其实是所有品牌商的问题!)

时势变化之快,让人始料不及。

实体商业最迫切需要明白的一点是:这个行业一直可以成功的模式,现在也不再管用了。

 (三)

6月27日下午18:20分,乐购北京金星店, 6000多平米的大卖场里,客流少到不忍直视,收银台仅开了几个。

按道理,这个时间段正是上人的高峰。但这么大的卖场,寥寥数人的顾客,灵兽君在心里感慨:完蛋了。

是商品不好吗?

TESCO乐购的商品丰富度不成问题,卖场的商品琳琅满目;

是价格高吗?

正常的商品价格,有的商品甚至价格还很低,很多商品都在香港回归20周年打折。扫码成为会员后有的商品还半价,另外还有满300送50购物卡的活动,价格上完全有竞争优势。

是服务不好吗?

大卖场的服务中规中矩,既没有特别好,也没有特别不好。至少没有让我这个消费者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是地段不好吗?

位于绿地缤纷城商业综合体,地铁站出口就是卖场,停车位充足,周边高端小区林立,消费能力不错。绿地购物中心的客流量也非常不错。

那么,请告诉我,为什么这家大卖场没有人?

日本大荣,曾经日本的超市业鼻祖,单品管理的提出者和实践者,一样倒闭,难道仅仅是商品、服务、品牌的问题吗?

(四)

世界的500强,中国的关店王?——商仲永的文章是这么说的。

6月28日,沃尔玛在华一天关店4家门店:绍兴越都店、金时代店,宿迁宝龙城市广场店,厦门中山路海景店。据不完全统计,沃尔玛在中国市场上半年累计关店16家。

是的,大卖场业态在中国的衰败速度之快,也同样出乎很多人意料。

2015年-2016年底,华润万家在全国关店速度达到800家。

灵兽君不认为这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因为关店,对于时下的零售企业来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对一些改观无望的亏损门店依然死扛,那才是真的有病。

所以,沃尔玛在华关店,值得喝彩吗?

一个全球零售的巨头,如此冷静和谨慎,不盲目不跟风,该关关,该停停,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这才是更值得喝彩的。

 还有,这个以4858.73亿美元(约合3.32万亿人民币)年营收位居《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第一,连续第五年蝉联榜首的巨无霸,正在中国和美国同时给自身强力注入线上基因——在中国与京东的深度合作,在美国与亚马逊的全面竞争,摆出了持续厮杀的态势。

你可以在中国市场瞧不上他,但你绝对不能忽视他在战略和战术上的变化。

你们看到他在关店,我却看到这家企业不折不挠的精神,调整,收缩,扩张,创新。

一个字:变。

四个字:随需应变。

这样的企业,我们若只看到他关店而幸灾乐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