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端战略护航良品铺子IPO

 灵兽 2021-01-26

灵兽按

2019年1月,良品铺子董事长杨红春宣布“要将品牌向高端化发展”战略,打响了考验休闲零食企业“命门”的下半场战役。

作者/灵兽 十里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773篇原创文章

“零食巨擘”良品铺子离正式挂牌交易仅半步之遥。

2月12日,良品铺子开放申购,发行价为11.9元/股。此前一天,良品铺子IPO路演在上证路演中心、中国证券网成功举行。
据交易所公告,良品铺子本次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12,135,416户,有效申购股数为86,758,744,000股。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下最终发行数量410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10%;网上发行数量3690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90%。回拨后本次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4253174%。

分析人士认为,良品铺子申购踊跃缘于其零食头部品牌效应和品牌高端化战略。

当休闲零食在过去一年还热衷于“疯狂补贴”“价格战”之时,深耕休闲零食行业13年的良品铺子选择转化赛道,喊出要抛弃“价格战”。

这一改变正与良品铺子在2019年年初的战略变更相契合。 

2019年1月,良品铺子董事长杨红春宣布“要将品牌向高端化发展”战略,意味着要从这场“价格战”的泥沼中抽身而出,同时也打响了考验休闲零食企业“命门”的下半场战役。

事实证明,良品铺子的“高端零食”战略成效初显。

2019年“双十一”期间,良品铺子全渠道终端零售销售额突破5.6亿元,比去年增幅超40%;天猫双“十一”领卡会员数突破1130万,位居零食品类目排名第一。

同时,在此期间,良品铺子重塑了与消费者沟通的核心,着重为消费者持续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做好产品和体验的升级。

但如良品铺子这样势如破竹扭转局势的休闲零食品牌商却寥寥无几,更多是依旧沉睡在“价格战”带来的美好梦境中,不肯醒来。

1

抢滩零食下半场,良品铺子转型高端化

“只论价格高低,这对所有做品牌的企业家是一个诅咒”,吴晓波曾这样评价“价格战”,但休闲零食的上半场,却被这一诅咒紧紧禁锢。

据公开资料显示,百草味在2013年到2015年期间,因电商业务付出的平台推广费、佣金费以及物流快递等费用的综合占比,超过60%的比重。 

即使身处休闲零食行业这一蓝海市场中,但由于行业同质化过于严重,导致竞争激烈,品牌商唯有依赖流量,强化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认知,致使品牌商每年花费大量的成本在流量推广和平台佣金上。 

在电商业内,甚至有“休闲零食是电商平台的打工仔”之说。

深陷价格战泥沼的品牌商们,久而久之,也将行业整体的毛利水平拉低。资料显示,截止到2019年第二季度,几家龙头企业利润率都在平均线以下。

但更多的诟病还在于产品,“爆款”产品雷同,缺乏新品研发能力,使得品牌商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愈发严重,而对消费者,行业玩家缺乏品牌差异性。 

也是在两年前,良品铺子杨红春就认识到这一痛点,所以在血雨腥风到来前,率先将企业的未来战略做了调整,扬言要用三年的慢,来获得未来七年的快,不再追求突破性的增长的良品铺子,看似在为休闲零食的下半场蓄力,实则是要从要素经营转为系统经营,再配合对产品创新的投入。

或许品质与低价规模本就是不同的两条路,选择品质路线的良品铺子,不再执着于价格,将产品的创新打造置于了首位,重新定义和界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良品铺子高级副总裁赵刚表示,重新建立与消费者的新世界,先“深度”专业化,再“宽度”集成化,最终实现休闲零食全渠道的发展。

而在与之相对应的深度和宽度,即是良品铺子从产品、原辅料、工艺、配方、包装等要素出发,打造一套消费者的产品体验。

再纵深至供应链中,良品铺子在以守住食品安全红线的标准下,还原消费者记忆中的味道,从原料和整个产品做到更短保,用冷链短保的方式和用户做交付,最终,通过“时尚颜值”向消费者传递高端的体验。 

如此一来,良品铺子欲通过高端化的品牌定位,实现更多消费者的增长,收割休闲零食行业的下半场市场。

2

创新产品,打造品质灵魂

在良品铺子确认将“高端零食”作为未来十年的战略方向后,随即在618的大考中,看到了落地部署路径和细节中的坚决。 

数据显示,618期间异性零食大礼包“傲娇的小野喵”,全网累积1700万包;“食力热爱包”中芒果干销售2.7亿片,而最终,良品铺子也以全渠道4.6亿销售额领先同行。

喜人的成绩是良品铺子走向高端化定位打响的第一枪,这也意味着,良品铺子创新产品逻辑的一次成功试验。

良品铺子供应链副总裁刘玲在产品总结会中提到,“傲娇的小野喵”之所以能够开创萌系零食派的代表,正是源于团队的敢想、敢投入,坚持从1.0到2.0,再到3.0的阶梯式产品开发,才让高端产品顺利推进。

《灵兽》看到,区别于市面上常见的大礼包盒装或者常规的包装形式,“傲娇的小野喵”采用一只卡通式的宠物猫形象打造创新互动,增加“趣味人设”的同时,吸引年轻的消费群体。

这一改变,正好完美的契合了良品铺子的受众群体,大幅度增加了购买欲。 

据悉,为了配合“高端零食”的战略转型,良品铺子在今年正将核心用户从之前的年轻女白领,向年轻妈妈、儿童零食、三高人群和健身人群转变,通过细分人群去进一步细分高端零食,为消费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 

除了对各人群消费者进行洞察之外,良品铺子在产品质量方面依旧延续曾经的“基因”,搭建质量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全链条管控,提升产品质量。

在追求健康品质的道路上,良品铺子抛弃了销量因素,勇于剔除同质化程度高及不符合健康趋势的产品。

资料显示,良品铺子在2019年坚果品类剔除了30%不符合健康趋势的产品,新增了36款行业首创坚果类产品,优先采用冻干果粉技术。而在今年也剔除了31%的肉类产品,上新了一些更有口味和工艺特色的肉类产品。

良品铺子构建了一支200人的商品研发团队,为了满足多样化人群对于“高端零食”的需求,团队每月在全球甄选30款左右商品进行开发,并与第三方研发单位在产品包装、产品口味、产品营养等方面进行专业合作。

总结来说,正是三大产品开发优势,得以让良品铺子有勇气抛弃“价格战”。首先,通过研究消费者需求和流行趋势的基础上,良品铺子制定自己的产品质量标准,再交由指定供应商生产。

其次,场景化研发思维,充分还原不同人群的多元消费场景,在此基础上挖掘消费需求,进而研发零食满足上述需求。最后,数字化研发,通过研究大数据了解消费者的兴趣和需求,进而提炼概念、开发产品。

由此可见,良品铺子并非仅仅是口号主义,而是从产品开发的各个方面都在将品质置于首位。 

3

良品铺子的基因与格局

纵使良品铺子选择换道奔跑,但13年来“品质第一、其他第二”的基因却深埋在骨子中,也正因此,才让良品铺子的“高端零食”战略走的愈发通畅。

资料显示,在良品铺子试验“高端化”的一年中,获得了消费者极大的认可。其会员数在2019年突破8000万,其中天猫会员数为1000万,远超百草味478万,三只松鼠的600万。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高折扣敏感人群在良品铺子的会员占比中从60%降到20%,而在品牌美誉度方面,良品铺子(47%)稳居市场第一的位置。 

对此,良品铺子董事长杨红春表示,销售额早已不是良品铺子所关注的重点,我们一直关注的是行业中最高标准质量的产品占比是否在增长,重点是特定人群营养,健康型商品,特殊市场场景需求的商品,结构化增长是不是好的。

这场“价格战”中,良品铺子率先按下了暂停键,也或许从创业那天起,杨红春就坚信,良品铺子并不是靠低价竞争而来,靠的是扎扎实实把产品做好,这股与生俱来的傲娇基因,帮助良品铺子更好的高端化,而格局更是取决于良品铺子走多远的关键条件。

杨红春曾说,做好产品、把产品做好已经成为良品铺子的信仰,定位高端零食不仅承接了用户对良品铺子的已有认知,更是对良品铺子“品质第一”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高端零食是把企业、品牌与用户之间的第一感觉和最终感觉给具体化了。

所以,在良品铺子眼中高端化并非是一个传播口号和企业定位,更多的是一种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

再将视线放眼于国际,那些几经风霜最终站稳脚跟的企业,绝不是价格战的执着者,过于“迷恋”价格的企业势必将越来越危险。

正如杨红春所坚信的那样,一个品牌想要在用户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要么挤掉原来的品牌,要么自己新建一个梯子。也如良品铺子一直坚持的逻辑,这个产品怎么构成,怎么最安全,怎么最好吃,怎么让人更开心。

显然,良品铺子在这场休闲零食的巨大战争中,已经做足准备,摒弃“价格战”,通过“品质”抓住新一代的各阶层消费者,演绎新的神话。(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寻求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