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3岁医生街头跪地急救96岁老人,说明了什么?

 少儿中医启蒙 2021-01-26

                                                                      主播: 朱丽

果雪儿

学前教育频道

医德如日月,医风传万里

      近日,一则83岁老医生街头跪地急救96岁老人的故事,温暖着每一个人。

      5月19日,96岁的潘大爷在去医院看病途中,忽然心跳骤停。

      正好路过的原浙江省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83岁的老医生于守堤,见状赶紧上前,口对口做人工呼吸;待潘大爷自主呼吸恢复一点后,于大夫又给老人进行心脏按压。

     建德市二院ICU主任郑晖告诉媒体记者:“心跳骤停后的4分钟内,是抢救的黄金期。如果没有于医生的抢救,患者的情况很难说。”

       我国唐代医药学家、“药王”孙思邈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人的生命命是很重要的,比千两黄金还要贵重;要尽力去救治,这比什么都要重要啊。

      孙思邈这里提到了“德”,认为医德之良、生命之重,贵如千金。一个好医生,首先要具备一颗金子般的心

      孙思邈的《千金方》,以“千金”两字作为书名,由此可见一斑。

     无疑,好医生于守堤就有这样一颗金子般的心

     于大夫1937年生于浙江浦江,1960年毕业于金华卫生学校,1962年起一直从事临床工作,1997年退休后还出专家门诊到74岁。“墨坐半百春”,好医生于守堤从医整整51年。

道家崇有派代表人物、西晋时期哲学家杨泉这样来描述医生品德:“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做医生的,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就不可托付于他;如果头脑不清晰,就不可以胜任;如果不是廉洁善良的人,就不可以信赖。

      中国历代都特别重视医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涌现出来许多德才兼备的名医大家,如岐伯、黄帝、神农氏、扁鹊、华佗、张仲景、葛洪、孙思邈、钱乙、宋慈、朱震亨、李时珍、皇甫谧mì、唐介庵ān、叶天士等。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杏林春暖”的小故事。

      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看病有个特点,凡是重病大病被他治好了的,要在他的园子里栽5棵杏树;轻病小病被治好了的,则栽种1棵杏树;除此之外,不再收取病人任何报酬。

     一年年过去了,园子里的杏树聚棵成林。每到杏子成熟的季节,远远望去,一片片繁枝绿叶中,累累红杏挂满枝头,煞是好看。

      后来,有人到他的杏林来买杏,董奉就告诉人们,谁都可以自己去林中摘杏,只要拿一些谷子放在仓中就好了。

      再后来,谷仓渐渐被堆满了,董奉就拿这些谷子,来救济贫民。

      年复一年,董奉用杏子换来谷子,再用谷子救济贫民。据说,每年被他救济的贫民有两万人之多。

      为了感激董奉的德行,病人送来“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许多药店也纷纷效仿,挂上了“杏林春暖”匾额。从此,“杏林”逐渐成为了中医药行业的代名词。

医以德行,人以德立,

民以德治,国以德兴。

      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好医生于守堤的故事,以及中国历代名医故事,一方面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一方面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某些基本内涵,值得从幼儿园娃娃抓起。

据悉,果雪儿学前国学教育团队牵手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国学课题组,推出国内第一套儿童版全绘本“国医启蒙”。

      其中不仅包含了适合儿童的名医故事,还包括了针对儿童的中医常识、传统体育游戏、养生减压功法等等

      中医药走进幼儿园,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医启蒙”的同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儿童健康水平、健康素养,促进儿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