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威解读|2016年民航空管系统重点任务解读 五大战略引领空管开创新局面

 天晴111111 2021-01-26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民航空管系统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据预计,到2020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数量将超过270个,运输飞机将达到4600架,全国民用机场起降架次年均增长7.7%,年保障起降架次将达1200万,空管系统既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将面对安全保障、航班正点、改革发展、队伍稳定等方面越来越大的压力。

民航局空管局局长车进军表示,未来5年,空管系统要突出战略引领作用,统筹推进空管系统五大战略任务——持续安全、创优服务、协调发展、人才兴业和开放合作,努力建设现代化空管系统和绩效型组织。

那么,2016年,空管系统如何统筹推进五大战略任务,完成重点工作任务呢?

切实盯紧盯住运行安全

点评:

2015年,民航空管系统的安全态势平稳向好,各专业安全指标优于民航局规定的行业标准,坚守住了“运行安全”底线。2016年,飞行流量预计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空域体制、设备老化和系统支持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空管安全压力有增无减,需要空管系统在继承中创新,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做法,也要结合新的安全压力和保障形势,通过建立安全激励机制等方式,实现持续安全。


任务分解:
1,2016年,民航空管系统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施重大安全事项挂牌督办制度

2,为了激发系统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心,民航空管系统将加大安全生产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健全安全激励机制,实现安全绩效与运行质量和保障架次“双挂钩”

3,民航局空管局将组织编制《民航空管系统2016-2020年安全管理规范体系建设规划》,研究起草安全奖惩办法,修订不安全事件标准等制度,完善《空管系统不安全事件调查办法》。

4,将重点对恶劣复杂天气、大面积返航备降、多跑道机场运行、不停航施工、不断电改造、机场改扩建等影响运行安全的关键环节予以关注,完善风险防控机制,降低运行风险,并积极做好军民航防相撞工作。

5,将打造统一的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对数据实时收集、整理、挖掘和应用。建成统一的运行品质监控平台,实时管控运行风险。建立空管系统危险源数据库,健全危险源数据收集、分析和存储机制。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改进应急处置联动机制。

6,领导下基层、下一线的制度将得到进一步的落实,规定分管安全的领导每月不少于四分之一的工作时间到一线指导工作

7,空管系统将建立安全诚信管理制度,推行差错管理机制、安全信息自愿报告制度和主动报告的减免责制度,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

稳步提升空管服务质量

点评:

作为民航业的支柱之一,空管不仅要确保运行安全,更要有主动提供“真情服务”的意识。主动提供优质服务是空管系统在新常态下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之举。空管系统主动将其列为五大发展战略中,体现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的决心和勇气。如何做到真情服务?一方面要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在启用东南沿海海上航线、中国南沙永暑礁新建机场试飞中,我国民航空管不负重托。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航班正常性,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顺畅的空中之旅。


任务分解:
1,提高航班延误预警和处置能力,充分利用空中交通信息平台网站和移动端软件,及时发布预警和限制信息。

2,全力推进全国流量管理系统建设,力争实现全国飞行计划统一处理,尽快实现协同决策系统(CDM)全国一体化。

3,将提升首发航班出港正常率,准确发布流控起止时间

4,民航空管系统将继续在西安、成都、厦门、杭州和福州机场推广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运行,提高运行效率。

,5,将落实八部委加强通用航空管理意见,制定通用航空保障服务办法,加强低空飞行管制能力建设。

6,拓展气象服务模式、创新服务产品,强化对航空公司和属地机场的气象服务,支持支线机场气象业务建设。

7,,努力向新技术要正点,以推进航空组块升级为重点,在华东、中南、东北地区航路航线实施PBN运行,实施持续下降和持续爬升运行(CDO/CCO),加快推进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平视显示器(HUD)和卫星着陆系统(GLS)等新技术应用。

不断拓展发展格局

点评:

协调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理念中的“协调”理念。在当前发展形势下,空管系统要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必须破除发展瓶颈,拓展发展格局,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争取业内其他单位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在空域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内外合作等方面,空管系统必须通过积极争取外部资源支持,形成发展合力,才能真正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服务民航业发展。


任务分解:
1,坚持“东部扩展、西部延伸、南部分流、北部拉直、中部疏通”的空域管理理念,加快建设适应航空运输需要的航路航线网络。

2,全面推进《全国民航干线航路网络规划》方案设计,加快“十加三”通道建设,在完善前期京昆、广兰大通道的同时,推进沪兰、中韩,启动京广、沪昆等4个单向循环通道建设。继续努力打造东部海上飞行通道。

3,推进沈阳、厦门等重点地区空域优化,重点解决北京、上海、广州、成渝昆、西安、大连等6个地区空域使用紧张问题,推进全国年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或日起降超过300架次机场进离场航路航线的有效分离,继续优化临时航线使用机制。

4,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及建设进度,加快乌鲁木齐区管中心、北京新机场空管工程、空管局“三个中心”工程项目建设

5,加强与航空公司、机场、行业协会、院校和地方政府在促进民航业发展中的战略协同。加强与地方政府在资源共享、政策衔接方面的沟通协调。

6,加大管制、通导、气象、情报专业技术融合,推进通信导航监视设备运行管理、设备保障、技术应用、规章标准、人员队伍等“五个体系”建设,将气象情报收集交换和气象数据库运行“两项职责”调整到位,优化气象服务方式,实现管制、情报、气象信息一体化运行,推进专业协同发展。

努力建设优秀空管队伍

点评:

作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人才队伍建设应得到全系统的高度重视。推行人才兴业战略,要有层次、有重点。一方面要把好人员入口关,既储备好专业人才,确保队伍人员起点处于较高水平,又能确保总量控制;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现有人员队伍的建设,整体提高队伍素质。此外,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还要进一步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队伍队伍建设。

任务分解:
1,严控队伍总体规模,重点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和储备,优化空管队伍结构,加大综合型人才储备力度。

2,稳步推进管制、通导、气象等专业新入职人员岗前统一培训,提升新员工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3,严格一线人员资质核查,开展区域管制员资质能力排查,继续规范管制员英语和技术等级评定工作,开展通信导航监视和气象关键岗位资质能力排查;推进通信导航监视值班技术主任岗位建设。

4,启动空管人才“4+1”工程,继续发挥民航局空管局党校在党员干部培训方面的作用,依托中国民航大学启动高级管制人员专项培训,深化与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的合作计划,明确民航气象人员培训项目的形式与内容,启动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度合作项目,在通信导航监视高层次人才培训、专家博士养成等方面开辟新路。

5,认真执行干部交流和干部监督工作规定,对任期过长及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进行交流或调整分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建立人事工作专项检查常态化机制,全面加强干部监督管理。

积极推进全方位开放合作

点评:

作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行业,空管系统一直坚持开放合作,也享受到了开放合作的成果。未来,空管系统不仅要全方面推进开放合作,还要在提升我国空管综合实力的基础上,提升我国空管的国际影响力。

任务分解:
1,加强对管制、情报、通导、气象等各专业领域专家组成员的遴选和管理,指导各类专家组成员参与国际和地区民航组织有关标准、体系、规则的制定,增强中国空管在国际和地区空管事务中的话语权。

2,继续开展亚太流量管理试验,与周边国家(地区)在管制运行、流量管理等方面深化合作,发挥民航大国作用。

3,加快培养国际型专家人才,拓展送外培训渠道,提升培训层次和培训质量。

4,以推进航空组块升级(ASBU)为重点,加强与国际民航组织和世界主要民航大国在法规标准建设、核心技术应用、运行效能提升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流量管理、协同放行等方面的国际成熟技术和成功经验。

5,对接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空管部门和国内陆方政府的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持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点评:

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大,民航空管系统必须要着力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提高管理能力。要坚持改革创新,用新办法解决之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能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不论如何,空管系统都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和发展导向的统一,通过多项改革,不断形成系统发展合力。

任务分解:
1,根据空管系统三级组织的职能定位,研究权责统一的人财物管理模式。

2,持续深化定岗定编、用工制度、分配制度三项改革,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方案,并适时在全系统推广。

3,在东北空管局试点运行一体化改革,将技术保障、航空气象、情报服务纳入管制中心统一管理,促进专业协同融合,提高综合保障效能。

4,统筹各类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各管理信息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组织编制《民航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定》,研究确定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框架。

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点评:

不论是持续推进五大发展战略,还是建设现代化空管系统和绩效型组织,都需要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核心和组织保障,需要各级党委班子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执行有力,行动迅速,为空管系统发展提供筑牢堡垒、强基固本。

1,依照《民航空管系统党建工作规划纲要(2015-2019)》,全面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体系建设、纪律作风建设。

2,落实《加强和改进空管系统各级党委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强化各级党委管党治党责任和党委书记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出台《加强和改进民航空管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3,推进民航局空管局党校建设,将其打造成党员领导干部提高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水平的平台。

4,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文化氛围

5,坚持典型引路、标杆引领,组织开展第一届空管榜样评选活动,表彰先进典型,传播空管正能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