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管人奉上新年礼物!粤港澳大湾区试飞新程序

 天晴111111 2021-01-26

全文字数 2000字

阅读时间 6分钟

本文作者:熊昕 钟明钧 夏翔 郑阳

12月27日清晨,随着南航和深航的两架航空器从深圳宝安机场的 33、34号跑道先后落地,民航空管顺利完成了深圳机场RNP(AR)ILS飞行程序验证试飞工作。

这是深圳机场首次验证使用RNP AR技术接ILS进近,是在航空器进近着陆阶段进行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大胆探索,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解决空域矛盾、净空受限、及场面制约问题进行的具有实践意义的尝试,获取了珍贵的数据资料。

此次实地验证试飞在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深圳监管局组织,中南空管局指导下,深圳空管站和珠海进近管制中心共同配合完成。

RNP AR是一种需要中国民航局特殊授权批准的RNP程序,相对于目前作为公共程序广泛使用的RNAV接ILS程序来说,导航精度更高,保护区更窄,因此在程序划设上,灵活性更高,在节能减排和噪音控制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对深圳机场而言,使用RNP AR程序,有助于解决机场因为距离香港机场太近而导致的五边受限的难题,同时,新程序划设受机场周边地形影响更小,为未来深圳机场实施独立平行进近提供了新思路。

深圳宝安机场地理位置临近香港空域,在向北运行时五边长度较短,约17公里,按现行标准,无法满足独立平行仪表进近的程序划设要求。

尝试利用RNP AR新技术,在未来实现深圳机场独立平行进近,对深圳机场而言意义重大。例如现有跑道运行模式,航空器落地间隔最小为6公里,实施独立平行进近,相邻跑道航空器不需要配备落地间隔,届时跑道运行容量将提升30%以上。

对珠海进近空域而言,深圳机场的跑道容量的提升,也将大大提高空域航班流的整体运行效率,对空域内珠海、澳门机场的顺畅运行具有协同效应,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破解空域瓶颈、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此次试飞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在实际运行的条件下,验证使用RNP AR技术接ILS飞行程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为未来使用该项技术实现独立平行进近打下了良好基础。

经验证,RNP(AR)ILS飞行程序具有航迹设置灵活、安全裕度高、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及资源需求低等优势。

目前,使用RNPAR程序实现独立平行进近在国内尚无先例,且国内无相关规章,试飞也为行业规章制度的修订提供依据。

如果该技术能在深圳机场最终落地实现,对于整个中国民航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未来全国范围内的大型繁忙机场突破空域和场面限制,进而提升机场跑道落地效率和容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次深圳机场新程序试飞主要包含7个科目,历时近两个半小时。

为了全力确保本次新技术尝试的安全顺利,珠海进近管制中心和深圳空管站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其中,珠海进近管制中心对此次试飞高度重视,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早在试飞前一周,就制定了专门的保障方案,对于运行天气标准、试飞时间、试飞跑道和科目以及应对各个科目可能出现的应急处置都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安排,并组织当班骨干管制员进行提前学习。

27日凌晨5时,还在夜班时间,试飞保障管制员、中心相关负责人却已经早早地来到了管制大厅,大家都没有睡意,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等待试飞的开始,中南空管局空管部也派出人员到场指导。

5 点 30 分,试飞正式开始,深航与南航分别使用B737和A320飞机承担此次试飞任务。5点45分,试飞航班CSZ921起飞,耗时一个小时完成了所有的单机科目。7点10分,另一架CSN320S试飞航班起飞,两架航空器一起完成了双机的试飞科目。

管制员根据事先制定的预案,指挥试飞飞机按计划作业,同时严密监控空中动态,将不稳定因素降至最少,为试飞航空器配备雷达或目视间隔。

执行试飞的飞行员也异常谨慎,在验证深圳34号RNP AR+ILS与33号RNAV+ILS平行进近科目时,飞行员将进近速度调到了平常的 70%,留出了充足的操纵裕度和时间,保证了试飞的成功。

深圳空管站对外协调机场方面调整跑道关闭计划,提前开放双跑道运行,内部加强宣贯,积极与珠海进近协调,组织保障班组成员学习试飞保障方案和应急处置方案,对凌晨值班人员排班和席位开放时间进行了优化。

27日5时30分,塔台管制室开放了5个工作席位,并开始实施向北独立离场以保障RNP AR的试飞。深圳监管局,南方、深圳航空公司飞行员也来到了深圳空管站塔台现场指导和提供技术支持。

在试飞期间,为了减少试飞对正常航班的影响,当班管制员在向北独立离场、向南独立离场和隔离平行运行这3种运行模式间灵活切换,在保障试飞任务的同时,兼顾了安全和效率。

链接:

RNP AR相对于目前作为公共程序广泛使用的ILS 和RNP APCH进近来说,导航精度更高,程序不仅提供水平引导,同时提供垂直引导。RNP AR程序最后进近航段可以进行弯曲进近,航迹选择灵活,对于空域限制也小很多。

GBAS(Ground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是卫星导航信号的地基增强系统,它主要通过差分GPS定位提高卫星导航精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系列完好性监视算法,提高系统完好性、可用性和连续性指标,使机场覆盖空域范围内配置相应记载设备的航空器获得更好的精密进近、着陆引导服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