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是讲感情的地方?实在抱歉,我还是想讲点道理

 兰戈戈3 2021-01-26



01

  单纯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曾听过几个专家讲婚姻家庭的“和谐秘笈”。其中,有位心理学科班出身的医院院长,幽默风趣、妙趣横生,他的讲座赢得了阵阵掌声。

       这几次都不是周末,台下在座的自然大多是退休或半退休的社区大妈、大爷,专家也接近于他们的年龄,能够引起共鸣,我丝毫没有怀疑专家的有意迎合。

       专家们的主题是“家是讲感情的地方,而不是讲道理的地方”。

       在他们看来,这是家庭和谐、幸福的'秘笈"。

        那么,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天天在家里讲理,就会讲得鸡飞狗跳,闹得全家不得安宁。

       但是,听到后来,我心里略感不适:难道家里就不能讲道理吗?

  虽然,我也承认: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我相信万事皆自有肌理,包括家事。不可能家里事事都和稀泥吧?


02

  有位专家说,女人“要过哄”,直到哄高兴。要高兴成什么样子?花枝乱颤、欣喜若狂、奔走相告……都不为过。

       有次他买的菜,自报菜价时,她老婆竟然发现,卖相差不多的菜,价格比隔壁大姐买的便宜好几角。他老婆那个高兴,不亚于当年他从讲师评为副教授。

       他能够买到那么便宜的菜,被他老婆在小区广为传播,于是,她的姐妹都找到他,他下班后得为她们顺带回来。

       倒贴不说。一个医院的院长自然不差那几个小钱。只是,从此要大包小包地天天受买菜之苦,估计不少男人也坚持不了多久。

       不过,他乐意,因为在夫人面前特有面子,最主要的是她高兴。这样的故事或段子,听的人也高兴,反正又不是我去买菜……


03

  有个专家提醒听众说,婚姻需要仪式感,所以婚纱照啊婚礼啊是必须的。如果你的儿媳非要缠着做这两件事,那得满足啊。

       讲座之余的互动环节,台下有位大妈说,我连结婚证都没有,结婚时他那一身衣服都是借的,哪来的这些哟。

       这一点我赞同专家说的:毕竟时代不一样了,那年头吃饱肚子就不易,如今你们毕竟当婆婆、外婆了,不过真要补个婚纱照、婚礼什么的也是很有纪念价值的。

       我见过不讲道理的:两人差不多就是纸婚,双方的家境离穷得打鬼很近了,女方非要按照常规操办婚礼,彩礼、嫁妆等等一件都不能少,逼得男方想把自己抵押给银行贷款的地步,结果两家翻脸,吵闹中撕掉刚刚领到的“婚姻执照”各自散去。

  我曾经假设过这个婚姻,如果果真按照女方的意愿程序来走,会是什么结局?只是,时光催人老,不容你假设,都各自已儿孙绕膝了。


04

  同辈里,我见过很幸福的婚姻,是否是人前秀恩爱,还是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幸福,都不重要。因为,至少表面看起来没有像某些家庭一样天天一小吵、一周一大吵、一月25天冷战。

       我佩服的不是那位专家哄女人开心的本事,而是这位同辈给老婆讲道理的耐心,其说服力、感染力让人叹为观止。

        比如,在公众场合,她那个火炮性格很容易与人发生矛盾,但只要他在场,他一旦发现苗头,总是把她拉到旁边,苦口婆心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在他的劝说下,她的表情松弛下来, 一场一点即然的大火就过去了。

  我曾经假设过,这位仁兄摊上这么一个女人,会是什么结局?其实,他们结婚二十多年了,担心是多余 ,他有那么强大的内心,必定会收获她的丰厚回报:人是感情动物,你那么会讲道理,她还听不懂吗?

  “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但如果两个都是真老虎,即使是一雌一雄,也难容。婚姻的甲方乙方,就是一物降一物的过程。


05

  最可怕的是,一个家庭没有人降得住谁。大宅门里如此,农家小院里也如此,三口之家里也不例外。

       一言概之,一个家庭需要一个核心。这个核心,未必是最会挣钱的,也未必是辈份最高的,但一定是有本事的、有威望的人。

       读了那么多书,喝了那么多心灵鸡汤,还是没有过好人生。这样感叹的人可能不止某人一个。“我们都是讲道理的人”,这是很多 人的口头禅,尤其在婚姻里,似乎越讲道理感情越稀薄,比西藏的含氧量还稀薄。

       这一点就不需要假设了。比如 ,你说“我负责貌美如花,你负责挣钱养家”,但如果你还天天埋怨他没有买大房子、豪车,他就会天天计算自己的心理阴影面积了。

  因为,他可能是一只勤劳的工蜂,但你未必是坐享蜂巢的女王。


06

  很多家庭肥皂剧里都有这样的情节:婚前财产公示、婚规12条……破坏婚规如酒驾,扣分与扣零花钱挂钩,用以约束对方。

       甚至将出轨、离婚等意外都想到了,将这些意外发生后的后路都安排好了。其实,过分讲道理是很伤感情的,也是很累人的,因为讲道理讲到这个程度,婚姻还有多少爱情的成分?与股份制企业有多少区别?

  那么,还需不需要讲道理?我固执地信奉“小事讲风格,大事不糊涂”,在家里也如此。

       如果对另一半或孩子隔岸观火、放任自流,残局还是自己去收拾,何不及早干预?

  师范院校毕业的为何不会讲课不会教书呢?二十年前我们那批人中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有同学一半抱怨一半玩笑地说,从幼儿班到大学,老师都是教的如何多学知识考个好成绩,没有人专门告诉你如何做人、如何教人。

        类似婚姻。

       有人建议,应该在婚姻课堂里开设一门叫情商的课程,除了必要的要讲道理以外,专门传授夫妻相处之道。

       可以假设:这个业务必火——世界人民都懂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作者:兰在南方,业余作者,自己的绿豆稀饭都没有吹冷,但常常乐此不疲,以此挣稿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