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午夜惊魂,车库智能化之后如何堵住安全漏洞?

 兰戈戈3 2021-01-26

前几天,重庆发生了几起犯罪嫌疑人在车库挟持、抢劫市民的事件,这些事件在朋友圈刷频后,给车库的安全管理和市民的安全出行敲响了警钟:车库管理者如何消除“安全漏洞”?市民在车库如何防范才能确保自身安全?


刷卡收费,摄像头“盯着”各个角落,有报警器布局,有烟感、喷淋预防火灾……众所周知,目前城区绝大多数的车库都已实现智能化管理,这些智能化设施给了市民一种安全感,对不法之徒更是一种震慑——

我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话在这里有了特殊的意义:这么多智慧化“天眼”在“盯着”,不法之徒敢乱来吗?

笔者曾见过某小区的监控平台,有的摄像头已经坏了,显示屏上的部分分频已经黑了,报警声响个不停,保安说维护监控的师傅休假了,“要等几天才来呢”。

笔者还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去车库开车的时候,发现有一辆车挡住了出路,车主没有留电话,拨打110查询车主电话无果,随后笔者呼喊保安,偌大一个阴暗的车库,只有车库出口的收费岗亭有一个保安,他表示爱莫能助,便打电话求助物业公司,对方说他们也无法联系车主……

智能化设施成了“瞎子”或“聋子”,车库的安全监管便出现了盲点或漏洞,这样的车库你敢去停车或开车吗?挟持抢劫事件的发生,警醒了很多人:即使车库的设施再完善,也不都是安全的!

昨晚,笔者回家后发现手机落在车上了,返回车库拿手机时,看到小区保安骑着自行车在来回巡逻,顿时有一种妥妥的安全感。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笔者为物业公司的这一举措点赞——在智能化被广泛运用的今天,一些涉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地段仍然需要人的值守!但愿,像保安骑着自行车在车库来回巡逻这样的安全防范措施能够坚持下去。


车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车库智能化之后减少了人员值守,给了一些不法之徒可乘之机。

因此,对于市民来说,越是夜深人静时,进出车库时更是要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想方设法保护自己的安全,防范被人侵犯生命财产。

对于车库管理者来说,首先要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尤其在深夜时段和死角区域,应加强人员值守,不给不法之徒可乘之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