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只听说他是大唐的“诗鬼”,却不知他悲哀的一生

 昵称535749 2021-01-26

2021-01-25 10:48 

华人号:中国文化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不同于其他诗人,他写诗往往是另辟蹊径,作品内容构思新奇,经常运用大量夸张的想象和神话传说来丰富作品的浪漫气息。

有人说,如果李贺不是英年早逝,他的成就远在李白和杜甫之上,那“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人恐怕就是他了。

李贺是天才诗人,他的才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是继屈原、李白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虽然他的人生如流萤般短暂,但是他留下的诗篇足以惊艳千年。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李贺出身官宦世家,是大唐宗室大郑王李亮的后世子孙。

武则天时期,武后大肆屠杀王室宗亲,到李贺父亲李晋肃这里时,早已家道中落,不复从前。

李贺从小就负有诗名,他才思敏捷,七岁即能赋诗。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韩愈和皇甫湜(shí)登门拜访李贺的父亲,席间七岁的李贺做了一首应酬诗《高轩过》,全诗一气呵成,大气磅礴。韩愈和皇甫湜(shí)大惊不已,从此李贺的名声就传遍了京城。

古籍中的李贺形象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pèi)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高轩过》前两句着重描写韩愈和皇甫湜(shí)初来时的情景。两位大人穿着翠青如葱的官服,金环压着车辔(pèi)摇动着玲珑,哒哒的马蹄声不绝于耳,下马的气势强如长虹。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后两句主要是抒情,表达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我这个远居他乡的愁眉客,就像是一根枯草一样,可谁能想到像我这样的枯草居然会遇到如春风细雨般的两位大人呢。我就像是依附在大雁身上的鸟儿一样,终有一天会从小蛇变成大龙。

天才神童有很多,但是长大之后还能继续名满天下的人却屈指可数,很少有人能打破“泯然众人矣”的怪圈,李贺算是一个例外。

贞元二十年(公元805年),十五岁的李贺凭借自身的才华再次名声大噪,竟能与当时已满誉京城的李益齐名。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生活在唐朝的后期,此时正值国家内忧外患之际,朝堂上有宦官把持朝政,地方上有藩镇分裂割据,周边又有游牧民族在虎视眈眈。

唐末藩镇割据形势图

李贺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想为国家上阵杀敌,为自己建功立业。此时的李贺正是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之时,国家现在的遭遇让他痛心,也愈发激励着他披甲上阵的愿望。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马诗》是李贺对边关大漠的向往,也是对上战场建功立业的渴望。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似乎冥冥之中早就注定,李贺的一生就该从惊艳开始,在“平庸”中结束。

这里所说的平庸不是指他的才情,而是指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碌碌无为”的一生。

张爱玲曾说过“出名要趁早”,李贺七岁留名诗坛,十五岁就与当时的诗坛翘楚李益齐名,再加上皇室宗亲的身份,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好他,他也本该有一个灿烂而又辉煌的人生。

奈何生不逢时,自身的才华得不到皇帝赏识,空有一腔报国热血。

元和两年(公元807年),十八岁的李贺遭遇了生活的变故,家里的顶梁柱,一路支持和鼓励他走到现在的父亲突然病逝,从此他的心又少了一处寄托。命运似乎喜欢和他开玩笑,在为父亲守孝三年之后,二十一岁的李贺去参加科举,科举场上的不顺又给了他重重的一击。

人怕出名猪怕壮,成名太早不见得就是好事。李贺本该进士及第,考取一个好功名,但是因为他太过耀眼,从而招来小人的嫉妒。在那个封建思想盛行的年代,统治者对避讳非常重视,因为李贺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同音,犯了“嫌名”,别有用心之人就抓住这一点,诬告李贺有进击朝廷,图谋不轨之心,尽管韩愈等人极力辩解,但也无可奈何,李贺愤然之下离开了考场。

因为李贺有着皇室宗亲的身份,第二年经人推荐,进京做了一个奉礼郎的九品小官,这一做就是三年。这三年里他亲眼目睹了社会的艰辛,也体会到了官场的黑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南园》是李贺对现在平稳生活的一种抗争,他宁愿去硝烟弥漫的战场,也好过在京城做一个安度余生的书生。

小小奉礼郎的官职,怎能禁锢得了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面对升迁无望,心中理想无法实现的李贺毅然辞去奉礼郎的官职返回家乡昌谷。在路过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的时候,经潞州守将张徹举荐,李贺在昭义军节度使郗(xī)士美的帐下当起了幕僚,负责出谋划策,以及处理日常公务。这是李贺离战场最近的一次,从未上过战场的李贺在这一刻仿佛看到了希望,他幻想着自己骑着高头大马驰骋在祖国的边关大漠,有他在这里镇守,敌人就不敢前进一步。

边关大漠古遗址

都说好梦易碎,幻想终究是幻想。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北方割据势力叛乱,奉命讨伐的郗士美和张徹无功而返,纷纷告病返回长安休养,无路可走的李贺于是也返回了老家昌谷。回到家乡的李贺在仕途不顺和报国无门的双重打击下竟一病不起,不久就抑郁而终,享年二十七岁。

冥冥之中仿佛一切都是定数,都说童言无忌,但是七岁的李贺在《高轩过》中说自己就像是枯草,这仿佛也印证了他的一生,如枯草般无所作为,如枯草般短暂。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果苍天有情,在面对李贺悲惨遭遇的时候,会不会为他而悲悯?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李贺的一生是不幸的,天才的光环从小就笼罩着他,以至于让他在参加科考时遭小人的暗算;后来在官场中也是一路坎坷,不被上司重用,更得不到皇帝的赏识,空有一腔保家卫国的热血。

历史总爱和人开玩笑,自古以来就是红颜薄命和天妒英才,李贺就这样带着遗憾与不甘走完了他二十七岁的人生。

李贺故里矗立的雕像

李贺于后人而言是幸运的,在他如流星般短暂的生命里,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诗篇。

他的诗于惊险中见平缓,于枯燥中见浪漫,用极富夸张的手法为我们展现出他最真实的一面,读来令人动容,也让他赢得了“诗鬼”这一美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