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敬明点评演员演技为什么受追捧?因为迷信“专业”的人太多了

 实战清扬老师 2021-01-26

我又来了,还是戴着对郭敬明导演满满的有色眼镜来了。在最新一期的《演员请就位》中,有四组演员进行了演技考核,果然不出所料,郭敬明再一次成为了话题中心人物,我甚至觉得节目组就要一个郭敬明就行了,玩营销真的没有比他更在行的了。

第一组:陈凯歌组 祝绪丹、毛晓慧、佟梦实《仙剑奇侠传》

关于这段表演,有个关键词,就是赵薇说的信念感。

仙侠剧适合呈现在影视剧中,而并不适合呈现在舞台中。设想一下,类似漫威这种片子,如果是纯舞台化表演,不借助高科技道具的话,是非常有喜感而尴尬的场面,仙侠也是如此。所以就需要演员有非常强大的信念感,要绝对相信自己扮演的人物和说出的台词,很明显,这一组演员中,都不相信自己扮演的人物,导致说出的台词生硬,惹的现场观众笑场。

最终表演出来的灾难性结果倒也不能全怪演员,剧本的选择也是个非常大的问题,也不知道节目组怎么想的,你把这样的一个本子拿到舞台上来,你让演员怎么演?没有前因后果,没有起承转合,只有中间光秃秃的一段,演员其实也无法走进人物的内心,只能照着这没头没尾的本子演下去。这是很多演技类节目犯的通病,剧本原封不动拿过来,连个好的编剧都没有。

也正是因为如此,郭敬明才会觉得这段戏逻辑荒谬,我觉得这个职责倒也是没问题的,一段戏你不能让观众觉得逻辑通顺,那观众肯定是没办法进入这个戏的。没有好剧本,演员也懒,不知道做出调整,难怪结果如此难看了。

有个小细节倒是很好玩,陈凯歌说他们演成这个样子,我有很大的责任,郭敬明连忙说“您千万别这么说......”,生怕陈凯歌误会自己是针对他,郭导演是真的打定主意要和陈凯歌一个战线了。

至于为什么最后陈凯歌选了表现最差的毛晓慧,可能真的是因为毛晓慧是李少红公司的艺人吧。

第二组:李少红组 ***、郭月《大明宫词》

这一组俩人其实演的还不错,郭月的情绪到位,***古装戏的台词好,拿腔拿调,字字清晰。后面赵薇、李诚儒都有提到了这点。

在演员表演结束后,郭敬明和演员对美瞳产生了一定的分歧。郭月在表演时,美瞳掉出来了而不自知,表演结束后在他人提醒下才知道自己美瞳掉了。而郭敬明认为自己也戴美瞳,美瞳掉出来了不知道不可能。郭月说,我真的没感觉到啊,我还骗你不成,郭敬明说不可能不可能。此时,现场其他人都尴尬死了,赵薇在偷偷的笑。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当一个人在专心的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确实会对周围的一些状况不自知。我跟一个大美女聊天的时候,可能在我屁股给我打一针我都是不知道的。何况370度的度数,并不是多厉害的近视眼,我还是比较相信郭月的说法的。之所以郭敬明不信,估计还是经验主义吧,老子美瞳掉了都知道,你怎么会不知道,你比老子认真?

此外,在关于道具剑的这块,郭敬明和李少红也产生了分歧。郭敬明觉得整段表演,这把剑一直横在两个人中间,不合理,拿剑杀人一定要在最后段呈现才可以,不能一直横在中间,很尴尬很累。

但李少红完全不同意这种说法。李少红认为那把剑是必须要横在两个人中间,这是一个鸿沟,如果中间拿下来,整个戏就泄了,后面再拿起剑就没有机会了。一个说已经爱上了你的人,你要杀他,这个就不合理了。我觉得郭敬明这么想从细节出发没问题,但从整段喜剧表现来看,确实拿着剑保持这种对峙和诉说是最合理的。

最后的选择我个人也是倾向郭月,入戏更快,而且郭月这张脸,有那种犀利、坚定,舍我其谁的气质。可惜了***,明明李少红暗示他了,他还是没选择赵薇。

第三组:赵薇组 邢菲、沈梦辰《粉红女郎》

这组影视化作品类似于小品,整体效果轻松幽默,舞台化的呈现还是相当占便宜的。本来沈梦辰的发音如果表演一般影视剧是比较突兀的,但配在一个小品里,反而挺合适。邢菲演的哈妹的状态也不错。

被导演们都夸奖的即兴环节我感觉恰恰是个败笔。在即兴环节,她们两个人的表演突然就脱离了原本人物的特点,一个个的都开始煽情起来了,而且这种煽情还毫无节制,有点为了体现自己的表演硬上的感觉,我不仅不感动,反而觉得太过于刻意。

那个假牙估计沈梦辰戴着不舒服,全程过多的在用上下嘴唇去抿牙,并且没有让这个牙好好的亮个相,这个牙是结婚狂的特点,并且这个牙已经陪伴她很久了,是完全有理由不害怕表现出来的。

最后赵薇选邢菲也是选择了演戏经验更足一点的,正常操作,邢菲对哈妹的诠释确实要稍胜一筹。

第四组:郭敬明组 彭小苒、黄俊捷《妖猫传》

彭小苒的表演会更好一些,嗓音在处理后,还真的和张雨绮有点像,张雨绮的嗓音虽然沙哑,但符合妖猫的那种“妖味”,彭小苒的声音差点,但也说的过去。黄俊捷说台词的时候过于急躁,和对手的交流不是很多。

陈凯歌对黄俊捷其中一个细节提出了建议,白居易是一个癫狂脆弱的诗人,对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的东西极其看重,当听见有人说自己写不出《长恨歌》,说《长恨歌》是假的时,这是涉及到底线的问题,该有一个爆发,但黄俊捷的爆发不太够。

在郭敬明还没发表自己建议的时候,我就知道郭敬明要选谁了,铁定无疑选黄俊捷,结果果然如此。我的依据不是黄俊捷有多少过人之处,而是郭敬明太喜欢长得好看的男生了。

第五组:陈凯歌组 于小彤、赵文浩、黄尧《红尘》

这段戏所有人都说赵文浩演的好,不可否认赵文浩是演的好,尤其结尾的爆发,那是一个演员的高光时刻。但我听想说,我被于小彤圈粉了。在演之前,于小彤很真,台词少不爽,并且这是比赛,是要淘汰的,是必须要争取的。

整段演下来,我觉得于小彤不仅不差,而且处理的还挺好,把一个人的犹疑、胆小、怕吃苦的样子表演的很好,结尾转身上梯子那一瞬间的表情,苦楚、感恩、诀别的意思也都有了。

赵文浩结尾的戏没的说,所以最终陈凯歌选赵文浩也是没错,就是苦了黄尧了,这戏真不是她擅长的,不过在《过春天》里,她是真好。

这一期一期看下来,发现电影真的是一门导演的艺术,不应该叫《演员请就位》,应该叫《导演请就位》才是。

还想说几句关于郭敬明的话,郭敬明喜欢用一些书本上戏剧理论来点评演员的表演,无可厚非,我比较痛心的是,大多数网民其实对于所谓“权威”真的是过于迷信了,这些所谓的“权威”不是真权威,而是喜欢拿一些你听不懂的名词在你面前说,说完了,你尽管听不懂,但还是会说“哇,你好厉害啊,说的好对哦”,看看微博下的评论就可以看到,全都在说郭敬明说的有多对多对,不是别的,就是名词拽的多。

这类人是最容易受骗的,不思考不求证,别人说的符合你的心境,这不就是对照着星座测试说“我的命真的跟这个测试测的一样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