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是压岁钱惹的祸

 如海 2021-01-26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春节已过了些时日,律林好汉给大家说说关于压岁钱的那些事儿。


文/律林好汉

元宵节一过,意味着年已结束,压岁钱将与我们告别一年。

压岁钱,汉族年俗,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儿时的记忆里,收到的压岁钱不过几角几元,但足以让我们喜悦满心。然而,新时代的压岁钱早已变了当初的模样,其一大特征便是数量上的突飞猛进,几千、几万不在少数,几十万的也有呈现。大人们基于各种目的拼面子发压岁钱,哄抬物价,孩子们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自我炫耀。正是这些巨额、变异的压岁钱,惹来一场又一场的祸端。浏览近期报端银屏,压岁钱带来的烦恼还真不少。

小李收到短信称,银行卡内存着的2000元压岁钱被取走,便立即拨打110报警求助,后来才知道,这是父亲因为急需用钱,便动用了小李的压岁钱救急。据说今年春节期间,常州市公安局天宁分局共接到两起报警求助,皆与父母是否有权处置压岁钱有关,令人啼笑皆非。

红包被迫上交,不少孩子选择了抗争。今年春节,福州9岁的小聪,将1500元压岁钱上交父母代为保管。214日,他向父亲索要压岁钱买玩具车被拒绝后,离家出走。家人报案后,小聪虽然被当地派出所民警找到,但他仍怒气未消,不想回家。在江苏,也有一个11岁的男孩用离家出走的方式对父母没收压岁钱的行为表示抗议。

压岁钱不仅可以惊动警方,还可以惹出官司。某地一夫妇离婚时,因父亲动用了儿子6万元压岁钱用于家庭开支,法院判决父母各补偿3万。理由是压岁钱是孩子的财产,不是夫妻的共同财产,夫妻任何一方不能处置。

由压岁钱引发的祸端不止上述这几起,在此点到为止。能得到压岁钱的人,大都是孩子,按照现行法律规定,他们是无民事行为能力者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这些孩子的行为是需要其监护人监护的,所以当孩子取得数额较大的压岁钱交给父母保管,并无不当。但孩子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其有接受他人赠与的权利,因此,父母将孩子的压岁钱存储起来后,只是履行保管的义务,这笔钱的归属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归孩子所有。当孩子年满18周岁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孩子就有权自主处分这些压岁钱。所以父母挪用、没收孩子的压岁钱违反了我国民法的相关规定。

情必依法,法不容情。作为父母的我们应引以为戒,戒除攀比心理,让压岁钱回归到祝福本真,别让压岁钱压碎了亲情与友情。

作者:律林好汉,律师职业。跃然纸上的那抹悠然之思,只为留住经年的悠悠往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