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民追杀韩寒:我们还有着他们没有的东西

 如海 2021-01-26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一个有天赋的人,一个爱批判的人,韩寒曾是年轻人最励志的精神支柱。


文/如海

久违的韩寒,被“全民追杀”了。

四分半钟的《使命召唤》代言视频,与其说是韩寒的商业广告,倒不如说是韩寒对多年被质疑、被争议的绝地反击。而且,这一次,他囊括了以往全部的宿怨和爱恨情仇。你曾经听到过的,你曾经对韩寒不屑过的,悉数会齐。

那个始终让我们谈论,有些佩服而又有些不甘认可的青年作家、车手、导演,一直叫韩寒,从未离开。就像他做的《一个》一样,仅此一个,别无赝品。做世间唯一的自己,痛并快乐着。

火爆的枪战片里,韩寒极速穿梭在上海各闹市区,车后枪林弹雨,车上韩寒化作退学作家、业余车手和玩票导演三个分身,一路狂奔,满世界的人围攻追杀。然后旁白响起再熟悉不过的话语。

片中,三个韩寒都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敌人,分子老学究V退学作家:“别以为有一点天赋,就能怎么样,只有老老实实读书,才会有出息,不读书也想当作家。”业余车手VS职业车手:“速度再快又怎样,你以为你能超过多少人?”玩票导演VS科班导演:“让我教教你怎么当导演。”不服气的年轻人说,你以为你能代表我们吗?你以为你能红多久?

一段网上的话语说的精辟:天赋是杀不死的。这是韩寒一贯的机灵和疏狂,这部短片不过再一次固化和放大了他的特质,他根本不想跟你哭诉你造我有多努力吗,也无意深究我到底做得好不好,而是从根本上,认定自己就是拽。就像网络上常常念叨的那句话,“我就喜欢看你眼红我但杀不死我的样子”。这好像是韩寒的命格。

一路还击,韩寒一路呢喃: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没有什么对错,只是我们还有着他们没有的东西。你、我、他,一直在逃避别人质疑的追杀。我们凭什么,总于现实作对;现实又为什么,总给我们希望。只因你、我、他,总坚信同一个使命,天赋是杀不死的!

1998年,赵长天用《萌芽》开创了“新概念”文学作品的平台,功不可没。“新概念”只用文学标准来发掘文字脱颖而出的年轻人,称得上是伟大的创举。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以文学绝技睥睨出击,以问鼎新概念作文大赛冠军的方式,成为亮眼的青年作家。而韩寒和郭敬明,更是成为文学突围的明星和现象级人物,炙手可热、天下闻名。

可以这样说,“新概念”作文大赛就是文学界的快男超女比赛,文学才子的造梦工厂,文字世界咸鱼翻身的好莱坞。不看出身,不论成绩,年轻、有文字梦、有不拘一格的行文创新能力,就可以一战成名。

韩寒和郭敬明,因为“新概念”一跃成为八零后的标签性励志青年。而在这个颜值担当的时代,韩寒比郭敬明风头更盛。从文学到影视的转换和商业运作,其实浓缩就是精华的郭敬明更有天赋异禀,已经打造出属于他的财富帝国。而并不想太多曝光、宁愿低调行进的韩寒,却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话题不断、质疑不灭。退学作家、车手、以及导演,看似毫不相干的身份,鬼使神差地集于韩寒一身。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合吊诡和天赋于一体,不走寻常路,曾因愤世嫉俗而备受年轻人追捧,而今返璞归真崇尚平凡才是真的淡然从容。

话题和争议不断的韩寒,给这个本就喧嚣的时代注入浑浊和清澈难分的尘世氤氲。人们要么骂骂咧咧,要么幽怨质疑,韩寒凭什么可以这样红,靠什么背负那样多的标签,还让我们的孩子们仰望星空般地仰慕。退学、飙车,还学人做导演,这哪里是年轻人的楷模?都这样任性疯狂,孩子还能学好吗?

可韩流不退,多少年轻人在韩寒身上看到与世为敌的畅快。韩寒和韩寒现象,就是一场青春和梦想的排练,让无数年轻人遇见热血和不羁的自己,看到长大后讨厌的那个自己。对生活的迷茫、不安和叛逆,以及困顿于现实之后的妥协与屈服,都感同身受、冷暖自知。

他们不是喜欢韩寒,是喜欢韩寒隐藏的耀眼特质,我一直不是一个平凡的人。

韩寒就这样忽明忽暗,忽然火红忽然沉寂,做着他偏爱执着的事情,做自己、随我心,任性而不出格,自我而坚韧。在车手里面,韩寒属于文学最厉害的,在导演里面,韩寒属于车技最高的。他喜欢的东西,一定要表现的淋漓尽致。《后会无期》、《乘风破浪》里,都离不开飙车的太多镜头。

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标签式人物,好歹也有几把刷子,浪得虚名一时可以,要持久夺目,并非易事。韩寒是在文字上有天赋的人,在还算青涩的年龄写出洞察世事人情练达的《杯中窥人》。即便说《长安乱》、《他的国》有口水流式的絮叨软肋和故事情节的羸弱,《三重门》依然可以称得上韩寒的巅峰之作。我完整地读过《三重门》,不得不承认在韩寒写作时的年龄阶段,这样的作品所体现的文字功底和老道,非同一般。在《三重门》里,让年轻人唤起共鸣的,还有青春的叛逆和迷惘。

回到可以让我们泪如雨下的感动里:天生我材必有用,天赋是杀不死的。

我们的命格是什么?凭什么我就没有天赋,而只能混迹浑噩之中,平凡就一定平庸?要遭遇多少质疑才可以让自信的最后一根稻草断掉,要流过多少泪水才足够麻木地抗衡流言蜚语?我们一路被鸡汤、一路被质疑,何时才可以鼓起勇气,拥有属于自己的凛然和傲骨?

被全民追杀的韩寒,是准备好来找骂的。而我们,是否身边所面临的枪林弹雨,其实远比他多得多。被掩杀的梦想,被质疑而雪藏的光亮,在看不见的围追堵截中,也许直到我们白发苍苍,才感到荒芜和凄凉。

质疑的目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内心的恐慌。与其这样,不如端起突围的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