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是药神:没有一个人错,悲剧却无可避免

 如海 2021-01-26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我不是药神》,又名生命之路,我觉得应该叫活命之路。在求生的路上,除了不堪和狼狈,别无其他。所以我不是药神的电影海报,其实是一个骗局:你一定以为是徐峥的印囧电影来了,没想到最后把你带入了沉重和压抑,然后让你明白那才是真实的人生。


文/如海

继《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无人区》等之后,徐峥第5次和宁浩合作的《我不是药神》火爆了这个夏天。颠峰之作、国产电影的神创等美誉铺天盖地而来。擅长喜剧的徐峥,这一次在喜剧的外衣之下,演绎了一出逼近我们现实生活的悲剧。徐峥的演技,也随着这部电影的褒奖而被赋予神化。

《我不是药神》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成了这个夏天乃至年度最好的国产电影,没有之一。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聚焦药和穷,利益和道德的冲突,生命与法的衡量,钱就是命的震撼,无疑都成为了最为闪亮、最不可多得的影像魅力。

程勇(徐峥饰)是一个卖印度神油的老板,在身处困境、走投无路之际,一个患了白血病的不速之客前来游说,怂恿他到印度代购违禁仿制药个格列宁。正品几万,仿制品进价500,倒手在国内陆下销售,程勇获利丰厚;违禁药有正品90%的效果,救活了许多白血病人。违法的事情总会有巨大的风险,程勇及时收手,为了避免牢狱之灾。

可程勇收手后,新的贩子把仿制药的价格提的很高,病患者们吃不起药或者无药可吃而等死。程勇再次复出,以500元的价格倒贴卖药,只为了让更多的白血病病人能够继续活着。在违法的悬崖上,程勇最终难逃无情的法律制裁。

天价的正品药老百姓吃不起,仿制品价格低廉药效却基本相同,药贩子的程勇成为了拯救生命的英雄,但无法获得正义的慰藉。在一个看似没有一个人是错的怪圈里,却残忍地上演着一出无法避开的人间悲剧。

正品打击假药,没有错;警察打击药贩子,也没有错;患病的人只不过想活着,求生是每个人的本能,更没有错。找不出错的人,解不开伤痛的结,悲剧上演,唏嘘满地。现实在病痛面前,尽是苍凉。

或许真如电影中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如果人人都能腰缠万贯,天价药就没什么奢侈的了。但那不是现实,现实里处于底层的人,无法轻易地买单。命就是钱,钱就是命,我们似乎得到了整日追名逐利的最终答案。

没有足够的钱,我们便没有安全感,没有稳稳地活下去的保障。当大病来临,能够保命的只有钱,如果说它俗,在救命的时刻却是神丹妙药。

当程勇最后在囚车里缓缓前行,周围满是带着口罩的白血病人泪光闪闪地为他送行的时刻,程勇的眼泪和我们的眼泪同时掉了下来。一个拯救了别人生命的人,在一种无可奈何的法律制裁下,无辜而又罪有应得地身陷囹圄。电影到这里,观众无比泪光闪闪,在一出喜剧开场的电影过半之后,沉重和悲伤缓缓而来。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让观众的心起承转合,这样的良心之作,无疑注定会被人记住。

片名又叫生命之路,但我觉得生命之路如果遭遇到疾病,就是一场永无休止的噩梦。《我不是药神》与其说是讲述生命之路,倒不如说是活命之路。就像那个老奶奶说的那样:“我想活着,可以吗?”

 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还来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令人不得不好奇地寻求曾经的真实。真实的人叫陆勇,一个帮助病友购买药物的“药侠”。他说:“我是一个平民,不是英雄。”他倡议片方拿出200万来捐赠给白血病患者,继续为患者献出自己的赤诚。

陆勇比崔永元宽容,也比崔永元幸运。崔永元因为《手机》的拍摄受到伤害,其实陆勇的名声同样因为《我不是药神》而受损。电影为了追求角色的起伏,描写的程勇是一个正常人,为了赚钱,牟取了药价差价的利润。而真实生活中的陆勇,是白血病患者,无偿帮助病友、没赚一分差价。陆勇隐忍了电影可能带来的对自己的伤害,当得起仁心一片的“侠”之大者。

最后再说下那个众人狂笑的电影海报,其实电影里没有这样的场面。那不过是一种期望和寄托。当我们遭遇到生活的重创之时,精神的崛起无比重要。

电影里的神,现实里的侠,在关乎生死的时刻,我们为人间有如此的伟岸而感动。在这个最好和最坏并存的时代,悲剧或许无可避免,但我们可以笑着突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