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针头线脑 | 郑信平

 sswy66 2021-01-26
                           文|郑信平


昨晚儿子说他书包的拉链坏了,我看了下,是固定链牙到布带上的纱线磨断了,以致链牙浮起一大截,没法合拢,只需用线顺着链牙,交叉缝上,固定住即可。

这个书包是侄子读初中时用的,我回老家,二嫂收拾房子,准备丢垃圾桶里,我看没怎么破,就是旧了点,拿回家洗干净缝补后,自己用。刚好儿子初中,需要大点的书包,就给他用了,儿子也不挑剔,一直背到拉链磨断纱。昨晚他老妈给缝上了,今天继续背。

“缝缝补补,又三年”,好像现在没有多少人有这方面的印象了。现在家里有针线盒,里面备着各种纽扣各色纱线大小针头,还有顶针小剪刀软尺等的,我看十家没有五家有。都是稍微旧点就垃圾桶或铁皮旧衣回收箱一丢,重买新的。价高贵重点的衣物就到白鸥园那地去,请人补,小的15,大的30元起步,再往里面走几步还有老六纽扣店,一条龙服务。但这样一两次之后,也会弃之而不顾了。

也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口袋都有钱了。不可能再像二三十年前那样,一件衣服老大穿了,给老二,老二又传老三,再老四,从肘部膝盖袖口屁股的补丁打起,到前胸后背裤腿裤腰,一直到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层了又层,实在没法子再打补丁,再上身了,才不得穿。但还没有完成它的使命,当抹布才是归宿。

现在纺织业发达,各种布料毛巾价也相对更低了,故而,连抹布都是稍旧点脏点不愿清洗了就丢弃。真是败家子,若是三十年前这样,万元户看到了也会破口大骂的,也不可能这么干吧。

二三十年前的农村,不像现在,有优雅的娱乐活动,可消磨时间。那时的我们,是直接与大自然接触,且是皮肉的直接接触法。

像屁股底下垫个扎好的稻草把,双脚叉开在前面,双手拉住草把头,从排灌站高高的引水坝顶部一溜到底,那五六十度的斜坡,加之黄泥巴干后表面一层细小微粒的滚珠辅助作用,溜得快极了。现在小孩子玩的各种电动车,坐在上面绝没有我们的刺激感、速度感,还有挑战危险的勇气和胜利感。

双脚刹不住速度导致连续翻滚,直至滚过坝底晒谷场,再垂直而下三米多,坠落坚硬马路上的事,时有发生。而皮糙肉不厚的我们,已然是铜皮铁骨。那么多年,都没有哪个骨折脑震荡,最多是皮破血流而已。黄泥巴就如年久木门后的杂灰,有止血作用,等我们回到家,已是血止不流了,天天有破皮,父母看也不看。

刺激的代价就是屁股(布料)的磨损,还有裤裆的开线,露出传家宝,大家都是一样,谁也没在意取笑过谁。我们的争吵主要是溜光滑道的争抢,谁都想溜得比别人快,但快的后果就是屁股裤子磨得更快。有微粒的黄泥巴虽慢,但裤子经磨,这儿的黄泥巴都压实了,就像拿裤子在石头上磨。等我们玩得尽兴,一大把的稻草都给磨散磨薄了,何况的确良、藏青布的裤子。

于是,一个一个的都捂着裆部,小巴掌尽量撑开护着后面,掖着双腿,像瘸子样一步一拐地溜到家,从后门进入。

那时的我们,个个都是针线活的高手。不是简单的脱线缝合,三两针就可搞定的这种,而是贴上旧布块,从边沿翻折后,依顺序针针缝上的真功夫。厉害的会缝得和自己老妈补的那么漂亮,以致老妈在洗衣服的时候都发觉不出,不至于挨打。

其实,老妈们都忙,他们的针线活也是抽闲快针而就的,也就那样子。更厉害更讲究的会将布块垫在里面,外面看不出补丁,只是一圈的针脚可见,这就需要绷紧破洞处和过硬的针线功夫了。但这个技术没几个掌握了,我也不过将就将就的技术吧。

男孩子搞针线活,闻所未闻。没法子,环境所逼,为了娱乐,也为了不露出传家宝,两者皆不可抛。只有努力掌握这门原本不属于我们该要学习掌握的技术嘛。我们是天才,都是自学成才的典型。也是,如果这个聪明用在学习上,那肯定个个都是高分。但三百六十行,术业有专攻,现在我们那玩的伙伴,好几个在自己的领域都很不错呢,当然,我不是。

男孩子习女工,古已有之。但古代习女工的那些人,其出发点与我小时候的避挨打遮羞不同,他们是骗色目的,实属可恶之极。

《聊斋志异》有篇《人妖》,说的是色棍王二喜会女工(针线活),应该是达到善的程度了,男扮女装(应该生来女相),以教大家闺秀针线活为借口,玷污了十六个妇女,一路顺风顺水,结果到十七家马万宝这翻船,最终成了白天洒扫执炊、晚上被鸡奸,痛苦不堪。

若王二喜能将女工细细琢磨,提高技术水平,不定能在中国纺织史或刺绣史或染色史大凡和针线有关的史料上留下姓名字号呢。可惜,其心不正,终贻笑于人。

其实,男的操针线活,不光古代有,现在也有。原来农村里的裁缝师傅,冬天里,挑个裁缝担,一家一家的量体裁衣,现场而成,多的很。我记得第一次穿上新衣服到乡中心小学参加六一儿童节,那件花格子的确良衬衫就是模顺师傅做的,很是合身得体啊。也许当时的高兴劲冲淡了边角的拉扯不平,应该没有吧,因为我们上下东巷两千多号的人穿的,就是出自他们几个师傅之手啊。

圣得西,据说就是湖南长沙的一个乡下裁缝,专注后,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而成为如今的名牌的。其实,国内外,很多著名的衣服品牌,其老板、设计师大多都是男性。从针头线脑聊到服装,再到一线品牌,这个扯得有点远,不着边际了。

(2020年10月30日12:22)


作者简介:江西玉山人,四川大学毕业,哲学博士,曾在乡镇、县级政府任职,挂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现为中部某省地级市公务员,从事金融口工作。喜藏书、阅读,也喜动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