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食药的简单归纳

 木丹园 2021-01-26

《本草经集注》

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气微,味酸、微涩。以片大、皮红、肉厚、核少者为佳。

生用或炒黄、炒焦用。

【药性】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应用】

1.肉食积滞,胃脘胀满,腹痛泄泻:酸甘,微温不热,功善消食化积,能治各种饮食积滞,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凡肉食积滞之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腹痛泄泻者,均可应用。如《简便方》即以单味山楂煎服,治食肉不消。 

2.泻痢腹痛,疝气疼痛:入肝经,能行气散结止痛,炒用兼能止泻止痢。如《医钞类编》治泻痢腹痛,即单用焦山楂水煎内服

3.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心腹刺痛,胸痹心痛:治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或血滞痛经、经闭,朱丹溪经验方即单用本品加糖水煎服

4.高脂血症

【用法用量】煎服,912g。生山楂、炒山楂偏于消食散瘀;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而无积滞、胃酸分泌过多者慎用。

六神曲 《药性论》

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混合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

有发酵的特异香气,味微苦辛。以色黄棕,具香气者为佳。

生用或炒用。

【药性】甘、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消食和胃。

【应用】

1.饮食积滞:略能解表退热,故尤宜食滞兼外感表证者。 

2.凡丸剂中有金石、贝壳类药物者,前人用本品糊丸以助消化,如磁朱丸(《千金要方》)。

【用法用量】煎服,615g。消食宜炒焦用。

建神曲

始载于《药性考》,又名泉州神曲、范志曲,简称建曲。

性味苦微温。

消食化积功效与六神曲相似,并理气化湿,健脾和中。

适用于食滞不化,暑湿泄泻,呕吐不食。

煎服,615g

《药性论》

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气微,味微甘。以芽完整、色淡黄、粒大、饱满者为佳。

生用、炒黄或炒焦用。

【药性】甘,平。归脾、胃经。

【功效】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

【应用】

1.食积不化,脘腹胀满,脾虚食少: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尤善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

2.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3.肝郁胁痛,肝胃气痛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回乳炒用60g。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使用注意】授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名医别录》

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气微,味淡。以芽完整、色黄、粒大、饱满者为佳。

生用、炒黄或炒焦用。

【药性】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应用】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消食和中,健脾开胃,作用和缓,助消化而不伤胃气。主治米面薯芋类食积不化和脾虚食滞证,功似麦芽,亦常与麦芽相须为用,以提高疗效。

【用法用量】煎服,915g。炒稻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稻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化。

谷芽

禾本科植物粟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生用、炒黄或炒焦用。

谷芽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均与稻芽相似,但我国北方地区多习用。

莱菔子 《日华子本草》

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

气微,味淡、微苦辛。以粒大、饱满、色红棕者为佳。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药性】辛、甘,平。归脾、胃、肺经。

【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应用】

1.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味辛行散,消食化积之中尤善行气消胀。

2.痰壅气逆,喘咳痰多,胸闷食少:既能消食化积,又能降气化痰。

【用法用量】煎服,512g。生用吐风痰,炒用消食下气化痰。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

【鉴别用药】莱菔子、山楂均有良好的消食化积之功,主治食积证。但山楂长于消积化滞,主治肉食积滞;而莱菔子尤善消食行气消胀,主治食积气滞证。

鸡内金 《神农本草经》

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

气微腥,味微苦。以色黄、完整不破碎者为佳。

生用、炒用或醋炙用。

【药性】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功效】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

【应用】

1.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消食化积作用较强,并可健运脾胃,故广泛用于米面薯芋乳肉等各种食积证。病情较轻者,单味研末服即有效,如《千金方》独用本品治消化不良引起反胃吐食

2.遗精,遗尿:《吉林中草药》即以鸡内金单味炒焦研末,温酒送服治遗精

3.石淋涩痛,胆胀胁痛:《医林集要》以本品“烧存性”,治小便淋沥,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服,每次1.53g。研末服效果优于煎剂。

【使用注意】脾虚无积滞者慎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