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早期王翚二十六幅绘画作品赏析(上)

 听月工作室 2021-01-26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清朝早期。这一时期,文人山水画兴盛,并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追求。承续明末董其昌衣钵的四王画派,以摹古为宗旨,受到皇室的重视,居画坛正统地位。活动于江南地区的一批明代遗民画家,寄情山水,借画抒怀,艺术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以金陵八家、“四僧”、新安派为代表。我们这里介绍四王之一画家王翚作品。

  


王翚(1632年4月10日─1717年11月15日),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南省苏州府常熟人(今江苏常熟)。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

王翚其画笔墨功底深厚,长于摹古,几可乱真,但又能不为成法所囿,部分作品富有写生意趣,构图多变,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调明快。在四王中比较突出。其画在清代极负盛名,康熙三十年(1691年)奉诏绘制《康熙南巡图》,历时三年完成,受到皇太子胤礽召见,并绘扇书以山水清晖四字作为褒奖。被视为画之正宗,追随者甚众,因他为常熟人,常熟有虞山,故后人将其称为虞山派。传世作品有《康熙南巡图》(与杨晋等人合作)、《仿王蒙秋山萧寺图》《虞山枫林图》《秋树昏鸦图》《芳洲图》(常熟博物馆藏)《翠竹幽居》《溪山访友图》《仙山浮岚图》《山水》《云崖空翠》《柳墙鸥飞》《山阳邱壑》《清江行舟》《溪山行旅》《江深草阁图》《溪堂佳趣图》《仿大痴笔意扇页》《山川出云图》《吴山秋霁图》《吴山雪图手卷》《山水册页》《秋山萧寺图》《仿庐浩然笔意》《仿燕文贵山水》《春阴湿翠》《仿范宽奚谷山行旅图》等。着有《清晖画跋》等。

清代早期王翚《康熙南巡图》赏析

  《康熙南巡图》 第一卷,绢本设色,纵67.8厘米,横1555厘米,描绘康熙二十八年正月初八,从京师出发的情景。

《南巡图》在绘制前,先由王翚执笔画了草图12卷,呈玄烨过目。草因为纸本淡设色,内容与正本大致相仿,小有差异,尺寸比正本略小些。陈祖范《王耕烟先生墓表》记述王在绘画过程中的动作:“当绘《南巡图》也,天下高才妙手,成集都中,和墨濡毫,铺绢素,相顾缩,莫敢笔。惟觇侯王先生发口。先生曳草衣,占上座,瞪目凝神,良久, 乃授以意匠”。全图构思设计和树石的绘制当出自王翚之手,人物、动物、屋宇等则由杨晋和其他画家合绘。12卷巨制的《康熙南巡图》,经过王翚、杨晋等众多画家的努力,历时三年才告完成。图成之后,玄烨看了非常满意,给予王翚很多的赏赐,还要给他做宫,王翚婉言辞去,便和杨晋一起回到常熟。当他离京的时候,宫廷画家杨州禹之鼎作《石谷先生还山图》赠别,诗人王士祺等以诗题之。

《康熙南巡图》 第一卷,绢本设色,纵67.8厘米,横1555厘米,描绘康熙二十八年正月初八,从京师出发的情景。车驾从北京外城的永定门到京郊的南苑,画面开始即为永定门,康熙一行已经出城,送行的文武官员,站在护城河岸边。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大路上行进,玄烨坐在一匹白马上,由武装侍卫前后呼拥,沿途路旁有舆车及大象。前哨越过一座石桥,抵近南苑。路边仪仗鲜明整齐,一直排列到南苑行宫门口,面幅到此为止。

《康熙南巡图》是以康熙南巡为题材的大型国卷。每卷画中均有康熙的形象,画面都是以皇帝为中心逐步展开的。作者在描绘时,将皇帝南巡所经过的地方和事情如实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又大量地反映了当时的一些风土人情,地方风貌及经济文化景象,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生产劳动。此画继承了我国长卷风俗画历史的传统,吸取了“清明上河图”等优秀作品的精华,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方面都有所突破。它的出现又开《乾隆南巡图》、《姑苏繁华图》等作品的先河。

清代早期王翚《仿王蒙秋山萧寺图》赏析

  清代早期王翚《仿王蒙秋山萧寺图》设色纸本尺寸纵117.5厘米横44.5厘米

款识:甲寅(1674年)小春仿王叔明秋山萧寺图。乌目山人王翚。

题签:1、王石谷仿王蒙秋山萧寺图真迹妙品。时戊寅夏日陈佩秋鉴题。2、王石谷秋山萧寺图,壬申花朝去矜重装,甲辰夏日畊云重装。阴山工作室:原名《仿王蒙秋山图》,今从题识。

《秋山萧寺图》在清初正统派“四王”中,王翚(石谷)是功力深湛,面目众多而又能独出机杼的一位。此件题仿王蒙的《秋山萧寺图》山头皴法狡杂多变,凡卷云皴,解索皴乃至王蒙的牛毛皴都一一展现,弄笔染翰,组合于一幅之中,而令人丝毫不觉其乱,反显统一和谐,并能各助画意,显示出画家指挥如意的协调组合之能。据考王石谷仿王蒙秋山萧寺图作品尚不止一件。广西博物馆藏有一件,布局笔墨大致相当。画面用深远法布局,以繁狡茂密的笔墨层叠布置,表现出山峦起伏连绵,生生不息的气势,衬托以曲折的山涧、溪谷,回环的流泉,远浦以及深秋萧然矢矫的秋林霜叶。在派间山头掩映着古刹梵林,更增幽胜之趣,在高峻雄奇的主题中透露出纵逸灵秀的新面,借古人之形而写自家意会之山川,是石谷晚年的扛鼎力作。此图曾经著名画家糜耕云庋藏,糜氏法乳大千,亦为传统画家中之精鉴者,裱边则有当代着明鉴定家陈佩秋先生的鉴题,称其为“真迹妙品”,递传有绪,凿证无疑,画面的本身又如许精湛,实在是难得一遇之入藏良机。

清代早期王翚《虞山枫林图》赏析

  清代早期王翚《虞山枫林图》轴 纸本设色146.4x61.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虞山枫林图》是王翚应朋友顾湄之嘱,绘家乡虞山的秋景。此作仿照黄公望画法,运用圆润的中锋笔法勾、皴、点、染,并施以轻淡而鲜丽的色彩,力追《秋山图》之神韵。同时也较真实地刻画了家乡的胜景。

虞山在王翚的家乡,他朝夕于斯,探奇领幽,得其胜趣,虞山的各处美景便成了他画作中的重要题材。在这幅为友人顾湄绘制的《虞山枫林图》中,王翚以高远法构图,秀峰叠现,碧树层出,苍翠凌天,烟岚弥漫,曲径依山势蜿蜒而下,小桥斜衔溪水两岸,村居散落水畔林内,火红的枫叶隐现于青松碧柏之间,正是一派虞山初冬的醉人佳景。整幅图画雄美中见雅致,严谨而又不失生动,群山多用披麻皴,行笔秀润,设色明丽,堪为佳构。

清代早期王翚《秋树昏鸦图》赏析

   王翚 《秋树昏鸦图》纸本设色纵118厘米横73.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系根据明代唐寅诗意绘制的秋林小景。构图虚实互映,扩展了画面的空间层次,得平稳淡远之势。笔法娴熟劲健,画风清丽典雅,深得江南山水浑润沉郁之趣。画中振翅盘飞的寒鸦,表现了群鸦归巢时的喧闹景象,成     为秋林万籁归于沉寂的前奏,具有“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此图作为王翚晚年的代表作,不仅显示了画家深厚的笔墨功底,还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清淡质朴的文人画风。

本幅自题七言诗一首并款署:“小阁临溪晚更嘉,绕檐秋树集昏鸦。何时再借西窗榻,相对寒灯细品茶。补唐解元诗。壬辰正月望前二日,耕烟学人王翚。”钤“王翚之印”、“澄怀”、“不二法”、“来青阁”朱文印,     “清晖老人时年八十有一” 白文印。

“壬辰”是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作者时年81岁。

此图曾被清末孙毓汶、庞莱臣收藏,鉴藏印有:“莱山真赏”、“虚斋鉴定”等共8方。

清代早期王翚《芳洲图》赏析

  《芳洲图》是明代画家王翚,绢本设色,纵:185厘米,横:84.5厘米,现收藏于常熟博物馆。

此画是清代画家王翚创作的中国古画,总体结构平稳、气势宏大、色彩明丽、浑厚华滋。

此画以平远与高远相结合的构图方式,分前、中、远三景。气势宏大,色彩明丽,浑厚华滋。图中村落前有大树为荫,后有幽竹丛林为蔽,青山白云,少小苦读,长者抚琴,鸡犬戏息,水凫齐飞,一派渔樵耕读、适意静谧的田园生活景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芳洲图》是现代古典目录学家、藏书家瞿凤起捐赠的传家宝。此图系王翚为友人许芳洲所作。王翚在京城主持绘制《康熙南巡图》时,见到明代画家沈周为许家先祖许鉴所作《秋江图》,有感而发,为其绘制《芳洲图》,以接续前人之佳话。九年后,王翚再应许氏后人之请,复作同名之作,即此幅《芳洲图》。许氏家族对此作珍视异常,绝少示人,后辗转流出,最终为清代藏书楼“铁琴铜剑楼”所获。而瞿凤起正是“铁琴铜剑楼”第五代传人,他的慷慨之举,使得《芳洲图》在沉寂近三百年后重新面世,让后人有缘瞻仰名画神采。

清代早期王翚《翠竹幽居》赏析

  王翚 翠竹幽居 轴,尺寸纵79厘米横51.5厘米

又题:竹溪真逸。仿云西老人。钤印:西爽、海虞。

款识:辛卯九月望后三日,赠渭南世兄先生并正。耕烟散人石谷子王翚。竹溪真逸。仿云西老人。钤印:八十老人王翚(白文)、耕烟(朱文)、太原(白文)、来青阁(朱文)、臞樵雅趣(白文)、西爽(朱文)、海虞(朱文)边跋:长洲章氏自在香馆所藏石谷真迹精品第三,壬戌秋同豹岑鉴泉共鉴定,保世自记。 钤印:佩乙。录文:幽居谁与共徘徊,翠竹萧萧绕屋栽。满院书声藏不住,时随清吹出墙来。

清代早期王翚《溪山访友图》赏析

   王翚 溪山访友图

钤印:王翚之印、石谷子、太原。题识:苍苍笔力似荆关,白緑图书老示闲。未许羊昙乞西墅,画中分与旧溪山。丙辰秋日,仿许道宁。海虞石谷子王翚。鉴藏印:怀烟阁陆氏珍藏书画印、庆誉审定、山阴陈年、半丁。陈半丁题签:乌目山人仿许道宁溪山图绢本。半个翁。钤印:陈年。

清代早期王翚《仙山浮岚图》赏析

  仙山浮岚图,设色绢本,172.5×59.5cm。钤印:王翚私印,石谷子。

清代早期王翚《山水》赏析

  王翚 1700年作 《山水》立轴,材质、形制: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86×39cm 创作年代:1700年作

款识:出寺马嘶山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庚辰夏日抚赵仲穆法于耕烟草堂。石谷王翚。钤印:王翚之印(白文)、石谷子(朱文)

清代早期王翚《云崖空翠》赏析

  《云崖空翠》设色纸本,155.5×42.5cm

录文:芙蓉天半冷春阴,湿翠横空千树林。过桥路向清溪转,入此云中几许深。款识:仿巨然法于来青阁。钤印:王翚之印(半朱文半白文)、石谷子(朱文)。鉴藏印:井观斋(朱文)、息园主人鉴赏图书(朱文)。

清代早期王翚《柳墙鸥飞》立轴赏析

  《柳墙鸥飞》立轴,材质、形制: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106.5×40.5cm

签条:王石谷写柳外帆樯镜中鸥鸟诗意。啸霞书签。

钤印:友石,松谷珍藏。款识:帆樯柳外望鸥鸟,镜中飞雨语点缀。无限佳景余每想象其意都未得之,日试为此图殊觉有会合处。耕烟散人王翚。钤印:王翚之印,石谷,子,海虞,耕烟散人,收藏印:伯渊审定真迹。

孙伯渊(1898-1984)江苏苏州人,对弹帖书画鉴定有较深造诣,徐森玉、刘海粟等推崇他为弹帖鉴定专家,解放后为国内文物单位鉴定过大批书画文物。

清代早期王翚《山阳邱壑》立轴赏析

  《山阳邱壑》材质、形制:立轴 设色绢本     尺寸:纵171厘米横52厘米

款识:巨然山阴丘壑图,莽苍浑古一洗廉织刻画之习,其笔力神韵全似北苑溪山半幅,吴仲圭有抚本致佳,因录其意。海虞石谷子王翚。钤印:虞山王翚之章。

清代早期王翚《清江行舟》立轴赏析

  《清江行舟》材质、形制:立轴 设色绢本  尺寸纵184厘米横50.5厘米。

款识:江云飘素练,石壁断空青。用赵伯驹笔法写杜工部诗意扵澄怀馆。耕烟外史王翚。钤印:石谷,王翚之印。

清代早期王翚《溪山行旅》立轴赏析

    王翚 丁酉(1717)年作 《溪山行旅》立轴,材质、形制:设色纸本   尺寸纵131厘米横52厘米。

清代早期王翚《江深草阁图》赏析

  王翚《江深草阁图》材质、形制:设色绢本 立轴 尺寸:纵144厘米横63厘米,创作年代:1680年作。款识: 百年地僻柴门逈,五月江深草阁寒。庚申闰月,摘浣花翁句写唐解元意。剑门樵客王翚。钤印: 王翚之印(朱白) 雪笠道人(白)鉴藏印: 沽上赵兰亭藏(朱,二次) 寿彭过眼(朱)。

清代早期王翚《溪堂佳趣图》赏析

  王翚《溪堂佳趣图》,材质、形制:设色绢本 立轴 尺寸:纵136厘米横61厘米。创作年代:1692年作。款识: 溪堂佳趣。黄鹤山樵有此图,彷佛香山池上之意,幽澹天真,全以右丞为师,盖叔明早年杰作也。壬申夏六月,长安客窻对橅大槩,呈敦翁老先生教正。虞山晚学王翚。钤印: 王翚之印(朱白) 吴山石谷(朱)意在丹丘黄鹤白石青藤之间(朱)。

清代早期王翚《仿大痴笔意扇页》赏析

  王翚《仿大痴笔意扇页》,材质、形制:设色纸本 尺寸:16.5×49.5cm 创作年代:1661年作款识:辛丑初夏仿大痴笔为晋翁先生,王翚。钤印:王翚之印(白)

清代早期王翚《山川出云图》赏析

  王翚《山川出云图》,材质、形制:立轴设色纸本 尺寸:31×23 cm.约0.6平尺。钤印∶王翚私印 款识∶山川出云,为天下雨。法米老。题跋∶1.王石谷仿米云山真迹精品,徐建融题。钤印∶徐孺、建融。2.(文略)长风堂徐建融题扵海上毗庐精舍。钤印∶徐孺、建融。题签∶王石谷仿米云山真迹精品,徐建融题。 ?钤印∶徐孺、建融。藏印∶嘉福欢喜、建融审定。

简介∶李嘉福(1829-1894),字笙鱼,号北溪,浙江石门(今崇德)人,流寓吴县。精鉴赏,收藏极富,锐志学画,山水苍润,曾为戴鹿状(熙)学弟子。尝问字于何暖叟(绍基)。篆刻整严,规信秦汉。

清代早期王翚《吴山秋霁图》赏析

  王翚《吴山秋霁图》材质、形制:手卷设色纸本,尺寸:纵25厘米横143.5厘米约3.2平尺创作年代:1715年作。

钤印∶耕烟、我思古人、耕烟散人时年八十有四、天放闲人。款识∶1.澹园先生娄中韵士,能诗工琹善书,尤喜绘事,游屐所至辄濡笔为图,清润秀拔,名流莫不推挹,余绝赏之,因写此为赠。乙未中秋前三日。王翚并识。钤印∶王翚之印、石谷、江左。2.登山临水在快心,目而己不遇佳山,水则无以发此兴,故宗少文为图,揭于四壁屋下谓之,卧游此卷余补为卧游具也。是岁重阳后一日。海虞石谷子王翚又书。尾跋∶1.(文略)十月十五日菊如识扵太半敦庵。钤印∶臣保。2.昔曾于画友吴冠英处,见王烟客与石谷手札数纸赞其画,云秾识出于高古神逸寄于法度集古人之长,画驱笔端,故能妙绝千古,唐宋元季诸家复起定拜下风,夫以烟客之画家宗匠,而相推如是石谷之所造,可知文云使黄鹤为之,恐不能浑化至此,则此卷之定评也,又云弟比来窘悴甚汁惟旧迹可籍变易昨胶州清河氏于弟所藏北苑大痴中拔去其尤者二帧,啊堵用之则性命一去不可复得,巡回心腑能不怆然吁,此烟客之为余写怀也,又云赐小儿珍图光怪陆漓,洞心骇目,郎处父子之闲,不禁羡妒,余见此卷心动复可欲以烟客为嘲解朝。十七日菊如又题。钤印∶菊如、臣保。3.此卷招铭山先生得之秀司马,吾菊如叔得之招铭山,而亦铭山之有此卷,则习闻诸画友陈曼士,曼士性孤,介不能容庸俗人识,见广博考据,详细鉴别古书画,百不失一,而扵我叔侄特垂青眼,知铭山之有此卷,而不能守,惟恐吾二人不之得,而他人得之,余扵铭山志无可为谋,叔以一谒得之,甫半载而余以,甲辰庶棠留京,叔亦携此卷,而馆扵京砚友杨惠堂亦以事就余扵京动,价二百金持卷去余意,从与但去,惠堂随父任凉州镇,又远寄三十金交易,由此浃余之不能得此卷,亦浃乃望得意愈,拳拳不能一时浃,咸丰庚申,以送鼎弟会试,于惠堂遇于前门外朝阳阁之京寓。4.余扵道光丙午见此卷扵京邸,其时尚为菊如所藏,每遇从索观,菊如辄为披指灵妙,娓娓不倦,惟有梦寐系之耳,咸丰庚申润三月廿一日,云邨遇我,袖出此卷,惊喜视之,如蓬故人,急询所以,来则己为云邨所得,快哉,石谷生扵崇祯壬申至康熙乙未,八十四岁正,其老年之作,石谷真迹已松星凤露,此卷苍弥简逸,尤不易观,云邨收藏颇富,得此足压多宝船矣,扵其将于里为跋数语而归之,胶西匡源。钤印∶鹤泉 藏印∶子璞宝玩  说明∶张士保,匡源题跋。

清代早期王翚《吴山雪图手卷》赏析

  王翚《吴山雪图手卷》材质、形制:设色绢本 尺寸:引首:36.5X127cm 创作年代:1705年作。 画心纵36厘米横290厘米,跋文:38.5X310cm

说明:袁思韡题签,史恩绵题引首,陈豪、诸可槿、徐宗浩、吴镜汀、张伯驹、潘素、陶心如、惠孝同题跋。秦仲文藏。

清代早期王翚《山水册页》(十二开)赏析

  王翚《山水册页》(十二开)材质、形制:绢本 尺寸:17.5×13cm×12。作者简介∶字石谷,号鱁樵、耕烟散人、清晖主人、乌目山人、剑门樵客,江苏常熟人。嗜画,似有夙慧,运笔构思,天机迸露,迥非时流所能。

清代早期王翚山水画《秋山萧寺图》立轴赏析

  王翚 山水画《秋山萧寺图》 立轴,材质、形制:纸本  尺寸:61×36cm

耕烟散人秋山萧寺图。壬寅春孟得此小轴,惜题款已为人袭去,上伪造思翁题跋,云郭海阳秋山图。余借半日之闲,将伪题移去,并记缘起。十髪鉴定。印鉴:程、十髪鉴古、谢稚柳鉴定印、庞莱臣珍赏印。

清代早期王翚《仿庐浩然笔意》赏析

  王翚《仿庐浩然笔意》材质、形制:立轴,设色纸本 尺寸:纵60厘米横31.5厘米,约1.7平尺。

钤印∶石谷、王翚,款识∶鹤老空巢梦,云忘出岫心,不知林叶下,山翚入秋吟。仿庐浩然笔。剑门客王翚。题跋∶王石谷画轴真迹,谢稚柳鉴题。钤印∶稚柳、壮暮翁,藏印∶寿吾、绮云阁鉴赏印、西冷高氏收藏书画。

清代早期王翚《仿燕文贵山水》赏析

  王翚《仿燕文贵山水》材质、形制:立轴,设色绢本 尺寸:纵40.5厘米横29.5厘米,约1.1平尺。

钤印∶王翚之印    款识∶燕文贵制。藏印∶岭南潘氏鉴藏、太仓陆润之印、子弘其号离庵。

清代早期王翚山水画《春阴湿翠》立轴赏析

  王翚山水画《春阴湿翠》立轴,材质、形制:绢本 尺寸:纵144厘米横69厘米,戊辰二月上澣。

山楼坐雨,戏仿赵仲穆笔意。石谷王翚。印鉴:王翚之印、乌目山人、张莘田印、古西张。附属作品:徐邦达边跋:石谷子画山水大致分三期:四十以前从二王(烟客、湘碧)变出,又多仿学古人,刻意求工,尚未形成自己面目。中年融合各家,出入南北两宗,苍秀独绝。而代人捉刀之作亦时见之,较难鉴别。然细审终非杨西亭、蔡天涯等所可企及。

此图作于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年五十又七,笔墨精当,平稳正奇,中岁佳作无疑。及至晚,笔则仅存筋骨,更自具风标,览者又应别眼赏之矣。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七日,寓金陵客舍观题。东海徐邦达时年八十有八岁。手腕迟钝,书不成字,奈何奈何!钤印:徐邦达印、孚尹、徐邦达印。

清代早期王翚《仿范宽奚谷山行旅图》赏析

  王翚,仿范宽奚谷山行旅图,中堂,材质、形制:绢本    尺寸:纵198厘米横97厘米。

作者简介∶字石谷,号鱁樵、耕烟散人、清晖主人、乌目山人、剑门樵客,江苏常熟人。嗜画,似有夙慧,运笔构思,天机进露,迥非时流所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