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纪作家•随笔】晨驰(江苏徐州)◇行走的节奏(4)

 仝仲堡 2021-01-27

【作者简介】晨驰 ,系教师,新闻工作者,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写作专业委员会理事。2012年出版诗集《虔诚和歌》。业余从事诗歌、散文(随笔)、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文学创作,被评为2016年徐州市首届“优秀青年诗人”、2015年徐州市首届“十佳阅读职工”,获江苏省首届“五一新闻奖”,多次获江苏省企事业报散文奖等。


行走的节奏(4

16.毽子上的快乐

周五,周末。接下来双休。晚饭后,迎着晚风,出去散步,信步来到健身俱乐部前的广场上。广场上一群男女在隔着拦网踢毽子,起初不在意,后来被他们的投入和技艺所吸引,不禁驻足观看好半天不曾移半步。人是容易被感染的,呵欠易被感染,忧伤易被感染,快乐也易被感染。

从小到大,第一次看到如此踢毽子的阵势:十几个人,一身运动装束,在硕大的广场上,像打排球一样,任毽子在男人与女人的脚与脚之间飞来飞去。往往来回十几个回合,那毽子并不落地。女人踢毽子我不奇怪,男人也有如此高的脚上毽子功夫,着实让我刮目相看。

当晚的风已然有些凉意。但见毽子在眼睛的视野内沸腾雀跃,这心也随着雀跃沸腾。踢毽子的人喜笑颜开,目不转睛;看的人也眉开眼笑,随着毽子的起伏目不暇接。

金钱买不来快乐,静止带不来健康踢毽子本是小小健身活动,本无多少大书特书之处,但却带来了放松、健康文明与和谐。先是踢毽子的人无不热血荡漾、心花怒放再说看踢毽子的人,心随着毽子的上下翻飞,好心情也在蔓延,一个微不足道的鸡毛毽子,因着这些快活的健身娱乐活动,竟然变得活泼可爱起来。

境由心生。快乐,可以随时随地拥有。再也气不起来是一种定力,这种定力,即是经历风雨洗礼后的超然与洞察。培养健康的志趣,也是培养自己的耐受力,在于修养个人的品性。工作之余,心力憔悴之余,选择一种健康积极的方式,也就是选择了一种文明,选择了一种简单的快乐。

踢毽子如此。生活亦如此。

17. “怎么做”与“为什么”

有一次,一个朋友给我提出一个思考话题:“怎么做”与“为什么”。

朋友困惑:许多人好像喜欢被告诉“怎么做”,而不喜欢被告知“为什么”,这到底原因是为什么?比如电脑坏了,我会说“就是这现象,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人家说:“不要你分析原因,解释原因,帮我修好,能用就行。”

我给朋友的分析是:现实中,有人存在的逻辑是:你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只管照吩咐的去做就好了,做好就行,不要问为什么就像在皇宫里当差的宫女、太监一样。因为许多人不是专家,不想懂得太多,不想复杂,只想简单活着。我也这样,譬如办公室电脑启动特慢,我就跟专业技术人员说:“我的电脑慢了,你改天帮我看看,怎么才能快起来。”他马上帮我分析:问题可能是电脑桌面东西放多了,或者好久没杀毒了,没有整理文章碎片了。我就说:还是你来看看吧,反正能快起来就行,我不管原因,我不懂。

除非搞研究,没有人去想为什么,只是在想怎么做。许多人都在活着,但却只有很少人在思考活着的意义。

一句话,你是专家型,人家是现实型,不搞抽象派。不一定是全才,只要在某方面卓越就行了。我们的精力有限,做自己的优势,不为做得最好,惟求做得更好。

18. 点亮希望

每个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追求快乐、幸福、优质的生活状态,渴望进步、渴望优雅,在每天的有得有失中,经历着自己的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和一般将来时

用心生活的有心人一段时间,或者一天时间下来,总不忘盘点盘点心灵,总结总结经验,过去的不用再说了,没什么值得后悔的,因为天下没有后悔药现在正在进行,把自己沉浸在一片忙碌里将来充满美丽的憧憬,盛满了希望,沐浴着阳光,各人都有各人不同的获得。

人的一生必定要遇到很多事,必定会遇到很多人,激情在生命的长河里,需要不断地去激发,这样就会不断地燃起对生活的热望和探究。人们往往自然不自然地、浑然不觉中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在乎这些,在乎那些,总是瞻前顾后、被已知束缚住了手脚。

殊不知,对于一个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譬如有人说某某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有人说某某天马行空,摸不着边际;还有人说某某太过现实,真儿个市侩草民等等。 我这里想说的是:生命的感知就在我们行走过程的点点滴滴,譬如爬山,有人专注于顶峰,有人却特别留意那些身边的风景,弯腰即可触手可及。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思考。也许因为奔忙,心静如水的日子,感觉离自己已渐行渐远,但仍感念那种正气浩然、舍我其谁的豪,做一个能够点燃生活和工作激情的人,快乐他人,愉悦自己,尽所能,点亮希望。

19.霜下的冬青

上班的公交车上,偶尔透过车窗,瞥见马路花坛中矗立的冬青,笔直的干,舒展的枝,墨绿的叶,株株相簇着,棵棵紧挨着。这枝干和叶的上面是白白的一层,那是冻霜,冬天的音符。

据天气预报说,室外温度摄氏零下十度至零度,我想这怕是以来最干冷的天气了。路上的行人,全都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棉大衣,女士大都戴上了防寒口罩,裹紧了厚厚的围巾。骑摩托车的男士还扎紧了护膝,戴上了捂得严严实实的头盔和皮手套。单是冷,还可忍受,还有风,凛冽的风,刮在脸上,嗖嗖寒气,呵气成冰,地面冻得没了生气,走上去硬邦邦的。

看见冬霜,更添些冷,没有雪,使人更加怀念冬天里的银装素裹。再看那霜下的冬青,却突然给人一种慷慨激昂的凛然正气,那笑看风霜、无畏无惧的气势,霎时让人感到一种震撼。新绿,依旧在霜冻中绽放;生命,依然在严寒中蓬勃。

突然间,我想起了许多冬天的精灵,松竹梅岁寒三友。想起了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传世吟唱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寒梅扑鼻香?的咏叹诗句,还有关于翠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傲然风骨。

冬青不也是冬天的精灵吗?虽经风霜,但是愈加劲。

那么我们人呢比之冬青,有愈经洗礼愈加坚韧的气魄吧?!应该有的,因为人是通灵的尤物,自然界任何生物无与伦比。

20.生命的力

午餐后上班的路上,经过一个小巧玲珑的公园。

公园里的小径阡陌相通,自然而然地把整个公园分成了若干小块的部分。每个部分生长着草以及灌木乔木的植被,要在万木竞发的春季,或者绿意葱茏的夏季,这公园便是生命的合奏、便是绿色的集结。

眼下时值三九严寒时节,整个公园乍看过去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不少的树木,早已被风信子脱去了衣装,光秃秃的枝干在冷风中颤抖着;公园东南的一角矗立着密匝匝的竹子,竹叶已然经受了霜雪,面容憔悴,给人以萧瑟肃杀的气氛;秋去冬来,绵延的草坪变得枯萎,匍匐在人们的脚下,让人不由得想起一个成语叫做衰草连天 

凛冽的寒风中,我蹲下身,打算用手触摸一下草坪,抚慰那被冬天冷落的精灵,眷恋着它们用绿色装点大地的时刻。

突然,我被自己的发现惊呆了:那些枯干了的草坪下,竟然昂扬着一种绿色的生命的力,那是即将萌发的青草的嫩芽儿!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我幼年脑海中刻下的生命顽强的印记,不期然再次轻叩我的心扉。

→END←

投稿说明

●文章体裁不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