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论】普及古典音乐根本不靠有解说的音乐会,靠什么呢?

 乐迪文稿 2021-01-27

古典音乐的普及

主要靠媒体技术的推动

编译 / 于玥


古典音乐是一种纯粹的艺术,但在现代社会要依靠举行普及音乐会和进社区去推广,显然作秀成分很大。比这更重要的是,古典音乐的流行基本取决于媒体技术的推动,这是一个事实。

19世纪末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而后是录音机等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了大众喜欢古典音乐以极大的影响。

波西米亚的作曲巨匠古斯塔夫·马勒(1860~1911),活跃在十九世纪末的维也纳,但直到1980年代他才大受普通知识分子的欢迎,这个热潮一直持续到现在,马勒成了地位不可动摇的人气交响曲作家。他那恢弘而缜密的交响乐曲充满了后期浪漫派的炫烂之美与自然气息,包含了世界多种多样的声音。然而马勒作品的震撼力与质感,只有在经济高度成长期时,普通民众能轻易购买到高音质的音响设备这样的背景下才能够走进千家万户。

还有1970年代才开始真正受到关注的埃里克·萨蒂(1866~1925),也是超级流行的存在。他的“家具音乐”学说为西方人熟知。在巴黎,他创作出了以Gymnopedie 为主的安静钢琴曲。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大众开始喜欢这位孤独贫穷的作曲家的契机,竟然是因为社会经济上的富裕。

以媒介知音乐

马勒与萨蒂是有共同点的,这两位作曲家都没有出现在普通学校的音乐室里或者教科书中。普通人知道教材之外的音乐,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媒体的传播,通过广播、电视、录音机、唱片以及杂志等,人们逐渐知道了更多新鲜有趣的音乐。

这其中曾经最有影响力的是广播电视台放送的古典音乐节目,比如在日本,山木直纯主持的古典音乐节目《古典音乐来了》,曾经大受百姓欢迎。还有一个是黛敏郎主持的格调很高却又面向大众的古典音乐节目——《没有名称的音乐会》。这两个节目取得的成果,就是将优雅的古典音乐,带入了普通民众的茶余饭后。这也是日本在富裕时代,逐渐通过媒体表达,将古典音乐这样一种价值观带给民众的一种体现。

在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前后,世界古典音乐界发生了现象级的巨大事件,那就是卡拉扬与伯恩斯坦的离世。这两位古典音乐界全球领袖的去世,标志着古典音乐巨匠时代的结束,也意味着神话的结束。

权威的解体与媒体技术的大发展

古典音乐曾经是一种教养,应当被尊敬与敬畏,是作为一流的知识分子必备的高格调兴趣。它能够成为普通民众街谈巷议的对象,完全依赖于高度经济成长期新的媒体介质的产生。而两人的去世也引起了权威的解体。

1995年是互联网元年,《舒缓曲·卡拉扬》的系列CD唱片热卖,古典音乐普及这样一件事变得更加表面化。把之前的乐曲全部打散,仅仅选取其中一部分的录音做成新的唱片,就可以大赚一笔。一时间,所有的录音公司都竞相模仿,豪爽地挥霍过去的音乐录音财产。

那个年代,开盘式录音机和CD唱机开始走入千千万万个日本家庭。而后,是CD唱机和DVD播放机走入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

权威解体的同时,古典音乐也开始视觉化。唱片公司借鉴了流行音乐的销售方法去卖古典乐。最先使用的是日本哥伦比亚创始的“J CLASSIC”,通过新的销售方式,创造了新一批音乐吸金巨星。这也可以说是美女与帅哥时代的开始。

这样的现象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脱离了权威主义的时代可以给更多青年演奏家以机会,也造就了更多的“爱乐者”,但媒体技术的泛滥也形成了大众对古典音乐判断的表面化。大众喜欢古典音乐的“好听”,古典音乐普及家们也乐于这样去兜售古典音乐,美其名曰“普及”,但古典音乐的真实意义已经被淡化了。

但媒体技术不一定总是向上

就像古典音乐混搭风风靡一时一样,比如法国“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还有亚洲的“小提琴家”陈美,模糊了古典音乐的界限,让大众以为这就是古典音乐。在媒体方面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数码技术的介入,使得固化录音媒体的影响力急速下降,CD这种产品的意义被颠覆了。音乐网站的诞生,大量音质低劣、张冠李戴的音乐作品杀入民间。

人们总是会贪图便利,大量的古典音乐被转码压缩成mp3,、AAC,使得轻量化的声音文件成为常态。相比曾经的模拟制式全盛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音质低劣的再生音乐成为主流,这已经成为巨大的问题。

高分辨率音响设备的大量重回民间,可能是不久远的事情,这可能是古典音乐进一步普及的契机。人们只有通过媒体才能够邂逅更多丰富而多样的新鲜音乐。

原文作者:林田直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